清晨,当第一缕经过“虚空帷幕”过滤、失去了刺眼锐利、只余下珍珠般柔和光泽的天光,勉强挤进居住区那拥挤的“蜂巢”小巷时,小豆芽(这是她在艾瑟兰的ID,她觉得这名字很贴切自己)便准时醒了。她像一只警惕的小动物,先是竖起耳朵听了听同屋的动静——另外三个女孩还在沉睡,呼吸均匀而绵长——然后才极其轻巧地、几乎是凭借着一股惯性,从自己那张位于上铺、一动就会发出轻微呻吟的简陋床铺上溜了下来,赤脚踩在微凉但还算平整的石板地上。
她们的小屋位于居住区边缘,是由早期清理废墟时收集到的、还算完整的金属板、厚木板和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勉强拼凑而成的,面积不过十平米出头,却硬是塞下了两张双层床,挤着四个来自不同地方、却因命运聚集于此的女孩。空间虽极度狭小,却被她们用尽了心思装扮:墙壁上贴着从野外小心采集来的、散发着柔和蓝绿色荧光的苔藓块,如同天然的夜光壁纸;床头挂着用彩色碎布条和废弃的能量导管编织成的风铃,偶尔有风吹过(或者有人经过带起气流)会发出细微的、悦耳的碰撞声;窗台上甚至还用凿开的石臼养了几簇耐阴的、叶片会随着温度变化颜色的“变色兰”。这里简陋,却充满了她们努力经营出的、家的温馨。
小豆芽曾经很为自己的天赋感到困扰。【微弱加速】,听起来似乎有点用,但在实战中,那一点点速度的提升,根本不足以让她在凶猛的变异野兽或诡异的堕落精灵面前保住性命,更别提造成有效伤害了。她曾一度认为自己是个累赘,只能干些最基础的搬运、清洁之类的杂活,赚取微薄的贡献点,看着那些拥有强大战斗或生产天赋的玩家飞快提升,心里充满了失落和自卑。
转机发生在一个同样有些失意的夜晚,她在“流浪者酒杯”酒吧角落默默啃着干粮时,偶然听到邻桌一位ID是【启明】工程师(后来才知道是核心层之一)的玩家和人讨论城市劳动力优化的问题。她鼓起平生最大的勇气,上前结结巴巴地描述了自己的天赋和困境。那位工程师没有嘲笑她,反而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下,然后建议道:“【微弱加速】?听起来确实不适合正面战场。但你想过没有,某些需要精准把握时机、重复性高的精细工作,比如……农业部的孢子采集?成熟孢子喷发就那么一瞬间,快一点,收获可能就多不少。去试试吧,那里正缺细心的人。”
就是这句建议,改变了她艾瑟兰的生活。现在,她是农业部下属,专门负责深层菌圃孢子采集小组的正式成员。
匆匆用冷水抹了把脸,小豆芽从床下拖出自己的小箱子,拿出昨晚剩下的、已经有些干硬发脆的蕨麦饼,就着凉水小口啃着,这就是她的早餐。然后,她利落地换上那套从市政厅物资处领来的、结实的粗布工装,上面早已沾满了洗不掉的、五彩斑斓的孢子粉末,像某种抽象派的画作。她小心翼翼地将代表身份和贡献点账户的金属铭牌挂在脖子上,轻轻推开门,汇入了清晨赶往各自工作岗位的人流,小跑着向农业区深处的菌圃赶去。
菌圃位于一个经过大规模改造的天然地下洞穴入口深处。一靠近,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带着浓郁生命气息的暖湿气流,与外面清晨的清冷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复杂而奇异的香气,有类似泥土的芬芳,有类似成熟果实的甜腻,也夹杂着一些难以形容的、仿佛来自异界的古怪味道。洞穴内部空间巨大,高耸的穹顶上垂落着发光的钟乳石状菌丝,提供了主要照明。地面上,形态各异的菌类构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地下森林:有高达数米、伞盖如同巨伞般撑开、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灯塔菇”;有层层叠叠、形似珊瑚、闪烁着幽蓝色磷光的“蓝珊瑚菌”;还有紧贴地面生长、如同铺了一层紫色天鹅绒的“地毯霉菌”……而小豆芽她们小组主要负责的,是那些相对娇贵、需要精心照料、其孢子具有特定药用或工业价值的菌株。
“豆芽,来得正好!就等你了!”小组长【百草】的得意门生,ID【绿手指】的玩家远远看到她,立刻挥手招呼,声音在空旷的菌圃里带着回音,“今天有几株‘宁神花菇’到了最佳采集期,这玩意儿娇气,孢子喷发窗口期短得可怜,动作必须快、准、轻,不然孢子一飞散,这茬就算白等了!”
“来了来了!”小豆芽赶紧加快脚步跑过去,熟练地从工具架上取下属于自己的那套装备:一个特制的、带有细微静电吸附内衬的半球形收集罩,一个连接着柔软导管的密封孢子罐,以及必不可少的呼吸过滤口罩和一双轻薄却坚韧的防护手套。
她的工作看似简单,却极其考验专注力和那一点点天赋的运用。她需要时刻观察指定菌株的状态,通过菌盖颜色、纹路变化和散发出的微弱能量波动,判断孢子喷发的确切时机。然后在那一瞬间——真的只有短短一两秒——利用【微弱加速】带来的那一点点超越常人的反应和动作速度,迅速而平稳地将收集罩扣在菌盖上方,确保绝大部分喷发出的、如同细微光尘般的孢子被成功捕获,通过导管导入孢子罐中。快了,会惊扰菌株;慢了,孢子已然飘散;重了,可能损伤菌体。这份工作,正需要她这样的耐心、细心和那恰到好处的一点点“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