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叶面沉似水,不再看他们一眼,默默地拿出手机,直接拨通了济州市公安局局长张利仁的电话,电话那头几乎瞬间就被接起。
“利仁同志,我是郑开叶,我现在在天桥区大学街派出所……”郑开叶言简意赅地将情况说了一遍,然后下达了明确指令,“你亲自带人过来处理!第一,对王德发等犯罪嫌疑人,从严从快侦查,深挖背后可能存在的黑恶势力及保护伞!第二,对天桥区派出所相关责任民警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严肃查处,绝不姑息!第三,以此事为切入点,在全市公安系统开展一次执法规范化教育整顿,重点整治面对不法行为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我要看到处理结果!”
电话那头的张利仁闻之如坠冰窖,连声称是,即刻着手落实。
放下电话,郑开叶看着惊魂未定的郑奕和尚雨菲,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下来:“小奕,雨菲,这件事三叔会处理到底,给你们一个公道,以后遇到这种事情,不要怕,更不能忍气吞声,要第一时间相信法律,相信政府,当然,也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里,知道吗?”
郑奕重重地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后怕,尚雨菲也感激涕零,她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公平和正义的力量。
郑开叶的到来,如同一场风暴,瞬间席卷了这个小派出所,也必将掀起济州市政法系统的一场整肃,他用自己的行动表明,“强基固本”绝非空话,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从每一个具体的案件、每一次基层的执法做起。
他让郑奕和尚雨菲先跟周启去医院检查身体,自己则留在派出所,等待张利仁的到来,他要亲自督办此案,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这场意外的“暗访”,虽然起因是家事,却成了检验D省“强基固本”成效的一块试金石,也让郑开叶更加坚定了将这场风暴推向纵深的决心。
郑开叶站在大学街派出所调解室的窗边,看着窗外张利仁的车队闪着警灯疾驰而至,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他并没有回头去看被戴上手铐、面如死灰的王德发一伙,他的目光越过喧嚣的街道,投向更远处隐约可见的D省大学校园轮廓,郑奕和尚雨菲已经被周启和何晨光稳妥地送往医院做详细检查,此刻他心中除了对侄子的疼惜,更多的是一个封疆大吏面对治理沉疴的沉重思考。
这次意外的“家事”,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又一次猝不及防地划开了D省省会基层治理看似平滑的表皮,露出了内里的脓疮,优化营商环境?公平正义?如果连一所重点大学门口、一个基层派出所里,都能发生如此明目张胆的敲诈勒索和执法不公,那么那些报表上的数字、汇报中的成绩,究竟有多少含金量?
门外传来急促而略显凌乱的脚步声,济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利仁几乎是跑着进来的,额头上一层细密的冷汗,呼吸都有些不稳,他身后跟着市局督察支队长、治安支队长等几名精干下属,个个脸色凝重。一进门,张利仁的目光迅速扫过现场,锁定在窗边那个挺拔却散发着低压的背影上,心脏猛地一缩。
“省长!”张利仁快步上前,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惶恐,“我来晚了!让您……受惊了!”他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词,眼前的景象让他头皮发麻——郑省长亲自出现在这个小小的派出所,涉事的是他的亲侄子,而自己手下的民警竟然在处理中如此昏聩无能。
郑开叶缓缓转过身,脸上没有雷霆震怒,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但这平静比任何咆哮都更让张利仁感到压力,“利仁同志,你来得不算晚。”郑开叶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正好亲眼看看,在我们济州,在省会城市的核心区域,光天化日之下,一些人是如何无法无天,而我们的执法者,又是如何‘秉公处理’的。”
张利仁汗如雨下,连声道:“省长,我们工作存在严重问题!我向您检讨!向省委检讨!”
“检讨的话,以后再说。”郑开叶摆了摆手,走到刚才的调解桌前,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现在,我说几点意见,你记一下,立刻落实。”
“第一,”郑开叶的目光锐利如刀,看向被民警控制着的王德发,“这个人,王德发,康华医院医生,他的行为,已远超普通医疗纠纷或债务纠纷,利用患者家属危急心理,设置金融陷阱,涉嫌诈骗勒索;组织社会闲散人员,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威胁、恐吓、甚至试图强行带离,涉嫌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未遂;其持有的所谓借条,利率远超法定红线,是典型的非法高利贷。我要求,市局立即成立专案组,由你亲自挂帅,对此案进行深挖彻查!不仅要查清王德发个人的所有违法犯罪事实,还要查清他背后的关系网!康华医院是否存在系统性违规?是否有公职人员充当其‘保护伞’?我要一查到底,无论涉及到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