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门被轻轻推开时,方英正趴在书桌上演算数学题,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细碎的声响。“方英,忙完了吗?妈妈跟你说件事。”方妈妈的声音带着点小心翼翼,手里还抱着妹妹的小奶瓶,瓶身贴着一张写着“温奶后试温”的便签。
方英抬起头,看见妈妈把奶瓶放在床头柜上,顺手理了理妹妹的小毯子:“爸爸妈妈明天有事要出门,你在家帮忙照看一下妹妹,辛苦你了。”她顿了顿,仔细叮嘱起来,“妹妹还小,每隔两个小时要喂一次奶,冲好奶粉后一定要先滴几滴在手背上试试温度,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凉,不然会烫到她,或者喝了拉肚子。”
“还有啊,她只要一哭,你就先看看尿布是不是湿了,要是沉甸甸的就赶紧换,换的时候动作轻一点,她怕痒。”妈妈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点了点便签上的字,“我都写下来贴在奶瓶上了,你照着做就行。”
“好。”方英认真地点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知道爸妈说的“有事”是什么——最近他们总是趁着妹妹睡着后低声讨论“试管医院”“检查项目”,抽屉里还多了好些印着医院名字的单据,她虽然不懂那些弯弯绕绕,却明白这趟出门对爸妈有多重要,需要耗费多少心神。
妈妈又检查了一遍妹妹的纸尿裤和备用衣物,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对了,爸妈今晚可能要到后半夜才能回来,你带着妹妹在家要是害怕,妈把隔壁的舒文相叫过来陪你们一会儿。”
她拉过方英的手,语气里带着点放心:“人家舒文相虽然是男孩子,但是学习好又细心,正好让他给你讲讲你不会的题目。中午和晚上记得留他在家吃饭,简单炒两个菜就行,别亏待了孩子。”
“好,我知道了。”方英把妈妈的话一一记在心里,看着妈妈眼下的乌青,轻声说,“你们路上小心,不用担心我们。”妈妈这才松了口气,又揉了揉她的头发,转身轻轻带上门去给妹妹准备夜里的口粮了。房间里只剩下台灯的光晕,方英看着那张写满叮嘱的便签,悄悄握紧了笔——明天一定要把妹妹照顾好,让爸妈安心。
天还没亮透,窗外的麻雀刚开始叽叽喳喳,方英就醒了。她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刚走到客厅,就听见爸妈房间传来压低的争执声——大概是妈妈在催爸爸快点,爸爸又在念叨忘了带检查单,细碎的吵闹声里藏着掩不住的匆忙。直到大门“咔嗒”一声关上,楼下传来渐行渐远的脚步声,方英才长长舒了口气,心里像卸下了一块无形的石头。没有爸妈在耳边叮嘱学习,也不用小心翼翼揣摩他们的情绪,整个家都显得格外安静放松。
她先去看了眼熟睡的妹妹,小脸红扑扑的,呼吸均匀。方英搬了张小板凳坐在妹妹的婴儿床边,摊开作业本写了起来。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妹妹偶尔的呓语交织在一起,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课本上,暖融融的。她时不时抬头看看婴儿床,妹妹咂咂嘴翻个身,她就忍不住弯起嘴角。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十一点,作业本刚写了大半,婴儿床里突然传来“哇”的一声哭啼。方英手忙脚乱地放下笔冲过去,一边哄着“妹妹不哭”,一边伸手摸尿布,还没来得及分辨是饿了还是尿了,门外突然响起“咚咚咚”的敲门声。
她心里一紧,刚升起的慌乱被敲门声搅得更乱。“谁啊?”她隔着门问了一句,手还在轻轻拍着妹妹的背。
“是我,舒文相,阿姨让我过来看看。”门外传来清朗的男生声音。
方英这才想起妈妈的叮嘱,赶紧走到门边,透过猫眼一看——舒文相背着书包站在门外,手里还拎着一袋水果。她悬着的心瞬间落了地,连忙拧开门锁,把门拉开一条缝,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来了,快进来吧,妹妹刚醒,有点闹。”
妹妹的哭声像小喇叭似的在房间里回荡,方英抱着她颠来颠去,又拿玩具摇铃逗她,甚至学着妈妈的样子哼起不成调的儿歌,可小家伙就是不买账,小脸憋得通红,眼泪珠子一串串往下掉,小手还一个劲地乱挥。方英急得额角冒了汗,怀里的小人儿软乎乎的,她却觉得手忙脚乱,不知道该怎么才能让妹妹安静下来。
“我来吧!”舒文相放下水果,自然地伸出手,“你把她给我试试。”
方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小心翼翼地把妹妹递过去。没想到舒文相接过妹妹的动作格外熟练,他一手托着小家伙的屁股,一手轻轻护住后背,把她竖起来靠在肩头,又用指腹轻轻拍着妹妹的背,嘴里还低声念叨着:“哦——妹妹乖,是不是饿啦?还是想找人陪呀?”
神奇的是,不过半分钟,妹妹的哭声居然真的小了下去,小脑袋在舒文相肩膀上蹭了蹭,渐渐止住了眼泪,还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打量他。
方英看得目瞪口呆,心里那股紧绷的劲儿一下子松了,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没想到你还会哄小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