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厂救援行动后的第三天,仓库基地已经初具规模。
新增的人手让建设工作速度显着提升:围墙被进一步加固,了望塔加装了防雨顶棚,生活区用隔板划分出更多私人空间。
沈鸿带来的技术知识与江季黎的科学理论相结合,产生出令人惊喜的化学反应。
“如果把这个手动泵改成脚踏式,效率能再提升15%。”沈鸿正在改进水处理系统,向江季黎展示他的设计,“而且可以解放双手做其他工作。”
江季黎点头认可:“很好的改进。但更重要的是能源持续性。柴油发电机噪音太大,容易吸引不必要的注意。”
两人正讨论着,李薇突然从了望塔上发出警示信号——三短一长,表示“发现人类活动”。
江季黎立即登上了望塔,接过望远镜。远处国道上,一个孤独的身影正在缓慢移动,行动方式异常谨慎——时而停顿观察,时而快速穿越开阔地,专业得不像普通幸存者。
“一个人,男性,28到30岁,有军事训练背景。”江季黎冷静地分析,“携带自制长矛和背包,左腿轻微受伤但不影响行动。”
沈鸿惊讶地看着她:“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细节?”
“步态、装备携带方式、观察模式。”江季黎没有放下望远镜,“他正在向我们这个方向前进,但不是直线,而是在侦察周边环境。”
正如她所说,那个身影在距离仓库约一公里处突然改变方向,开始绕行,显然是在评估这个突然出现的据点。
“要接触吗?”李薇紧张地问。
“不,先观察。”江季黎下令,“所有人进入警戒状态,但保持隐蔽。沈工,启动备用发电机,准备需要时启动防御措施。”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那个神秘的身影始终在基地周边徘徊,保持着安全距离,但明显对仓库表现出浓厚兴趣。
江季黎通过望远镜注意到几个细节:他使用的陷阱设置手法专业而高效;对感染者行为模式极为熟悉;有一次甚至瞬间解决了两个突然出现的感染者,动作干净利落。
“退伍军人,很可能是侦察兵背景。”她最终判断,“独自行动,经验丰富,威胁等级中高,但可能不是掠夺者类型。”
傍晚时分,当那个身影开始在一处相对隐蔽的破屋中布置过夜营地时,江季黎做出了决定。
“我出去一趟。”她突然说,开始准备装备——只带必要的武器和一瓶净水,还有那套自制净水装置的设计图复印件。
沈鸿立即反对:“太危险了!如果他是专业军人,你一个人...”
“正是因为他专业,所以才不会轻易攻击。”江季黎检查着装备,“专业人士更看重资源和情报,而不是无谓的战斗。”
她没有走正门,而是通过一个隐蔽的应急出口离开。夜幕正在降临,为她提供了很好的掩护。她选择了一条迂回路线,避开对方可能设置的警戒陷阱。
在距离破屋约一百米处,她停下来,将一个包裹用弹弓发射到破屋门口附近,然后立即隐蔽到预定位置。
几分钟后,破屋门悄无声息地打开,那个身影如同猎豹般敏捷地出现,警惕地观察四周后,迅速捡起包裹退回屋内。
包裹里有一瓶净水、一份食物,以及一张字条:
“观察到你的专业技能。我们提供安全住所和资源,交换劳动力和忠诚。若感兴趣,明早日出时独自到西面红色谷仓。带此纸条为凭。——炼金术士”
这一夜,仓库基地无人入眠。江季黎和沈鸿轮流监视着破屋的动静,但那里整晚几乎没有亮光和声响,显示出屋主极强的隐蔽能力。
日出时分,江季黎准时来到红色谷仓——同一个会面点,但这次她提前做了更多准备:隐藏的观察点、应急撤退路线、甚至几个非致命的控制装置。
那个身影准时出现,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他站在谷仓中央,目光锐利地扫视每一个阴影角落。
“我在二楼。”江季黎出声,同样选择声东击西的方式,从相反方向现身。
男子瞬间转身,手中长矛微抬,但没有任何过激动作。他看上去比望远镜中更精干,脸上有未完全愈合的伤疤,眼神警惕但无恶意。
“陆岩。”他简洁地自我介绍,声音低沉沙哑,“前侦察兵。”
“江季黎,材料科学家。”她回应,“你观察我们一天了。为什么?”
陆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举起那个净水瓶:“这个水平很高。你们有净水系统?”
“自制设备,效率87.3%。”江季黎说,“我们还有电力、医疗设备和持续改进的防御系统。”
“代价是什么?”陆岩直截了当地问。
“劳动和忠诚。”江季黎同样直接,“每个人根据能力分工。我们有一个工程师、一个护士、几个技术工人。缺少专业安保人员。”
陆岩微微眯眼:“你怎么知道我会接受?”
“因为你腿伤未愈,独自行动风险日益增加。”江季黎平静分析,“而且你昨天有机会攻击我们,但没有这样做。说明你更倾向于合作而非对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