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黄城的议事厅内,林峰将星陨传承的核心内容(跨域空间法则、域外防御阵、规则灾厄的基本特性)详细阐述完毕后,众人立刻展开讨论——万宗盟负责整合各宗门的修士资源,阵道宗负责解析星陨玉简中的空间坐标技术,天道盟则牵头搭建跨域防御网,各方势力分工明确,原本松散的抵抗格局,因星陨传承和天人境印记的出现,彻底凝聚成一股合力。
“规则灾厄的具体爆发时间尚未可知,但根据天人境印记的提示,最多不超过半年。”林峰看着石桌上的玄黄界地图,指尖落在碎星渊与边境战场之间的区域,“这段时间,我会闭关参悟印记中的本源规则,尝试突破法则境中期,争取在灾厄爆发前,能掌握更强的规则力量。”
周源点头,眼中满是赞许:“玄黄城的防御有我们盯着,你放心闭关。我已为你安排了城内最核心的‘星辰静室’,那里的星辰能量浓度是玄黄城最高的,还叠加了星陨文明的‘规则共鸣阵’,能帮你更好地感悟法则。”
议事结束后,周源亲自将林峰送至星辰静室。
静室位于玄黄城的地底深处,由一整块巨型星辰晶石开凿而成,墙壁上刻满了与星陨古殿同源的星纹,中央的聚灵阵能自动吸收虚空中的星辰能量,转化为精纯的规则之力,笼罩在静室中,让人神念格外清晰。
“静室内的星辰能量能直接用于修炼,若遇到感悟瓶颈,可将神念融入墙壁的星纹,能获得星陨文明的规则共鸣辅助。”周源递过一枚淡金色的令牌,“这是静室的掌控令牌,可调节能量浓度,若有紧急情况,捏碎令牌即可联系我。”
林峰接过令牌,拱手道谢:“多谢盟主,闭关期间,玄黄城的安危就拜托你了。”
周源离开后,静室的石门缓缓闭合,室内瞬间陷入一片宁静,只剩下星辰能量流动的细微声响。
林峰盘膝坐在聚灵阵中央,闭上眼睛,开始梳理此次星陨古殿之行的所有收获。
首先是规则层面的积累:雷(100%掌控)、火(85%)、风(90%)、空间(70%)、星辰(60%)、地(50%)、冰(40%),七系规则已形成初步的融合框架,借助“风雷引星,空间定轨”的技巧,能实现短时间的多规则协同,但距离真正的“法则融合”还有差距。
其次是功法与技巧:星辰锻体法能淬炼肉身,空间折叠术提升机动能力,跨域空间法则的基础原理让他对空间规则的理解更上一层,加上天人法则印记中蕴含的世界本源脉络,这些都是突破法则境中期、甚至迈向“法则大成”的关键。
最后是核心难题:如何将七系规则熔炼为一体,形成属于自己的“混元法则雏形”——这是系统在后台整合所有数据后,“推演”出的突破方向(林峰将其转化为自己的顿悟)。
之前的多规则协同是“临时搭配”,而混元法则雏形是“永久共生”,需要找到一种核心规则作为纽带,将其他规则的特性彻底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法则体系。
“世界本源规则……天人法则印记中的核心,或许就是融合的关键。”
林峰的神念沉入识海,调动那道淡金色的天人法则印记——印记中蕴含着“秩序”与“共生”的本质,这与他早年领悟的“规则平衡之道”不谋而合。
他按照印记的指引,开始尝试调动各系规则:以雷系规则为“净化核心”(负责剔除规则中的杂质),风系规则为“流动纽带”(负责衔接各系能量),星辰规则为“稳定根基”(提供纯净的能量支撑),空间规则为“范围框架”(拓展法则的覆盖维度),火、地、冰三系规则则作为“功能延伸”(分别提供攻击、防御、控制特性)。
规则能量在体内缓缓流转,按照“净化→流动→稳定→拓展→延伸”的顺序循环。
起初,各系规则的特性相互冲突——火系的灼热让冰系能量收缩,地系的厚重阻碍风系的流动,空间规则的折叠甚至会撕裂雷系的净化能量,循环数次后就会紊乱,让林峰的经脉传来阵阵刺痛。
“问题出在‘衔接节点’上,各系规则的能量频率不同,直接循环会产生排斥。”林峰没有放弃,神念再次探入天人法则印记——印记中闪过一道“频率同步”的核心原理:所有规则在世界本源层面,都有一个统一的“基础频率”,只要将各系规则的能量频率调整至这一数值,就能实现无缝融合。
他立刻调整体内的规则能量,以星辰规则的频率(250赫兹,之前在星陨古殿感悟到的核心频率)为基准,逐步调整其他规则的频率:雷系从300赫兹降至250,风系从220赫兹提升至250,火、地、冰三系也各自微调,空间规则则以250赫兹为核心,展开“稳定折叠”。
这一次,规则能量的循环顺畅了许多——雷系净化后的能量,顺着风系的流动轨迹传递,被星辰规则稳定后,通过空间规则的框架均匀分配,火、地、冰三系能量则在延伸过程中相互补充:火系的灼热被冰系中和为温和的能量,冰系的寒冷被地系的厚重滋养,地系的凝滞被风系的流动化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