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将从苏门答腊岛带回的 “海底艾” 种子种进试验田后,几乎每天都会泡在后院。清晨天还没亮,他就提着水壶去浇水,指尖轻触刚冒芽的嫩绿叶片,能清晰感受到叶脉里流动的温润气息 —— 这是普通灵艾没有的特质,正如祖父在《海外艾考》里写的 “海艾得水之精,性柔而力韧”。
苏清瑶拿着最新的检测报告匆匆赶来,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林墨,你看!海底艾的黄酮类物质含量是普通灵艾的 12 倍,还含有两种新的活性成分,对抑制蛊虫幼虫活性的效果能达到 98%!” 她指着报告上的曲线图,“我们用卡玛的血液样本做了模拟实验,这些成分能在 24 小时内破坏虫卵细胞壁,比之前的解蛊草药效率高 3 倍。”
林墨接过报告,目光停在 “新活性成分” 的标注上。他突然想起林小婉奶奶说的 “蛊疮需以水克之”,海底艾生长在海底溶洞,常年受海水滋养,或许正是这份 “水性” 让它成为蛊毒的克星。“我们得尽快做临床实验,” 林墨抬头看向苏清瑶,“之前治疗过的‘蛊疮’患者还有随访记录吗?可以邀请他们来试试海底艾制成的药膏。”
赵铁山这时也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块刚熬好的药膏:“我按《海外艾考》里的方子,用海底艾灰混合芝麻油和珍珠粉熬的,你们看这质地,比普通药膏细腻多了。” 他将药膏涂在自己手腕的旧伤疤上,“刚试了下,不刺激还挺滋润,用来治皮肤溃烂正好。”
陈小雨抱着平板电脑跑过来,屏幕上是她刚整理好的患者名单:“我联系了肯尼亚的奥马尔医生,他说有 10 位患者愿意接受后续治疗,我们可以把药膏寄过去,让他帮忙记录疗效。另外,直播间里有很多网友问海底艾能不能治湿疹,我整理了 20 个本地湿疹患者的案例,想邀请他们来百草堂做免费治疗。”
林小婉的奶奶则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晒干的海底艾枝叶:“我把海底艾和驱蛊草药混在一起制成了药枕,晚上枕着能安神,还能预防蛊虫近身。” 她递给林墨一个药枕,“你试试,这味道比普通艾枕更清润,夏天用也不觉得燥。”
接下来的日子里,百草堂围绕海底艾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林墨负责制定临床方案,用海底艾艾条为湿疹患者做隔姜灸,每次施灸前都会仔细观察患者的舌苔和脉象 —— 湿热体质的患者会多加一味茯苓粉在姜片上,阴虚体质则搭配麦冬茶,这正是祖父 “辨症先辨人” 的诊疗思路。
苏清瑶则在实验室里忙碌,她尝试从海底艾中提取活性成分,希望能开发出更便捷的外用凝胶。一次实验中,她不小心将提取液洒在了实验室的霉菌培养皿里,第二天竟发现霉菌全部死亡。“林墨,你快来看!” 苏清瑶激动地拉着林墨,“海底艾的活性成分不仅能抗蛊虫,还能抑制真菌生长,对脚气、灰指甲这些真菌感染也有效果!”
这个发现让团队欣喜不已。赵铁山立刻用海底艾提取液调配了脚气药膏,送给经常来百草堂泡脚的环卫工人王大爷试用。王大爷患脚气多年,脚趾缝溃烂流脓,用了三天药膏后,溃烂处就开始结痂。他特意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 “海艾神药,解民疾苦”,还拉着林墨的手说:“小林医生,这药膏比我之前用的西药管用多了,还没副作用!”
陈小雨则将海底艾的研究过程拍成系列短视频,标题定为 “揭秘能解百蛊的海底艾”。视频里,她跟着林墨学习制作海底艾药膏,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还带着网友 “云参观” 试验田。其中一条 “海底艾种子发芽记” 的视频,点赞量突破了 50 万,评论区里全是求购种子和药膏的留言。
就在团队忙着推进海底艾研究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再次来访。这次,他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经过评审,你们的‘海底艾防治蛊毒与真菌性疾病研究’项目,被纳入了国家中医药重点研发计划,拨款已经下来了!” 领导还透露,国际传统医学组织也关注到了海底艾的研究成果,希望林墨能在明年的国际会议上做专题报告。
林墨拿着项目批复文件,心里百感交集。他走到祖父的祠堂,将文件和检测报告放在供桌上,点燃三根海底艾香:“爷爷,您当年没能完成的事,我们做到了。海底艾不仅能解百蛊,还能帮更多人摆脱病痛,以后,它会成为中医传承的又一瑰宝。” 香烟袅袅中,供桌里的《海外艾考》突然自动翻开,露出夹在里面的一张泛黄照片 —— 年轻的祖父和阿卜杜勒长老站在海底溶洞前,手里举着刚采到的海底艾,笑容灿烂。
这天下午,百草堂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患者是位 60 岁的老人,名叫周建国,患顽固性灰指甲多年,十个脚趾甲又厚又黄,还散发着异味。他去过很多医院,用了不少西药,要么没效果,要么反复发作。“我在网上看到你们用海底艾治脚气的视频,就想来试试。” 周建国不好意思地说,“这灰指甲让我夏天都不敢穿凉鞋,太折磨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