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堂三楼的网红奶茶店隔间里,张鸣手里的珍珠奶茶吸管都快戳出火星子了,刚吸到嘴里的芋圆愣是忘了咽 —— 对面的陆川刚把最后一块炸鸡推到他面前,旁边的裴滢正优雅地往空杯里续着柠檬气泡水。
“张学长真不考虑?” 陆川指尖敲了敲桌面,奶茶杯底的冰块发出清脆的碰撞声,“现在校园里的资讯 APP 都跟白开水似的,咱们搞个‘校园头条’,专做个性化推荐,你带的算法团队不正好能派上用场?”
说自家 “小怪兽工作室” 的用户量能跟学校官方 APP 掰手腕时,陆川自己都忍不住瞟了眼窗外的梧桐树 —— 这牛吹得,树叶都快被吹得翻肚皮了。
其实他心里门儿清,要是能把 “校园头条” 做起来,再嫁接上李慧娜乐队的直播接口,加上学生会那边给的宣传资源,这波稳赚不赔。真遇到搞不定的麻烦,大不了找学生会主席杜老哥,给他塞点奶茶基金,让他去求副主席嫂子通融,这套路百试不爽。
张鸣皱着眉把吸管往杯里一插:“合着让我们团队当你们的附属?”
“哪儿能啊!” 陆川把刚点的薯条推过去,金黄的薯条还冒着热气,“我是请学长当合伙人!你带的‘九九编程社’现在不也卡在瓶颈期?上次校园创业大赛连决赛都没进,再耗下去学弟们都要散伙了。” 他往椅背上一靠,阳光透过玻璃窗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出启动资金和场地,你出技术和人手,这不就是校园版的‘神仙组队’?”
张鸣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奶茶杯壁。他确实藏着张王牌 —— 编程社里一半是从字节跳动、腾讯实习回来的学长,还有几个是他以前参加信息奥赛的老队友,只要他一句话,这群人能立马拎着电脑来报到。
陆川这话算说到他心坎里了。“九九编程社” 最近确实像被按了暂停键,连招新海报都没人愿意设计。他盯着陆川那张还带着少年气的脸,突然有点心动 —— 这小子去年靠开发校园二手交易平台赚了上百万,听说最近又拿下了校外奶茶店的独家线上订单,说不定跟着他真能搞出点动静?
反正年轻就是资本,输了大不了再回实验室敲代码!
“我得想想。” 张鸣吸了一大口奶茶,珍珠在嘴里嚼得咯吱响。
“没问题,不过我明天得去上海参加高校创业峰会。” 陆川朝裴滢递了个眼色,后者立刻从帆布包里掏出张烫金名片,双手递过去,“张学长,这是我们陆总的联系方式。” 心里却在偷笑:陆总为了撑场面,专门找打印店做的限量版名片,发一张少一张,下次还得加急印。
张鸣捏着名片翻来覆去看了两遍,打算回去问问社团里的老学长,看看这陆川到底靠不靠谱。虽说对方画的饼挺香,但创业这种事,总得先摸摸对方的底细。
“张学长认识程一笑学长吧?” 陆川突然开口。
“当然!计算机系的传奇人物,听说上个月刚从大厂辞职,回来搞了个叫‘快享直播’的校园项目。” 张鸣眼睛一亮。
陆川慢悠悠地搅拌着奶茶:“那项目我投了五十万。”
张鸣手里的奶茶杯差点滑到桌上。他瞬间想通了 —— 就算自己单干,拉投资也得磨破嘴皮,少说也得几十万启动资金,到时候股份照样要分给投资人,还不如跟陆川这种爽快人合作。
这小子敢直接找上门谈合作,确实有点魄力。
“核心思路就是纯算法推荐,不搞人工编辑,也不自己生产内容。” 陆川用薯条蘸了蘸番茄酱,“就像给每个同学定制专属的资讯菜单,有人爱刷社团活动,有人爱看学术讲座,算法自动匹配。这玩意儿看着简单,实际得搭个大团队撑着。”
他估摸着至少得招五十个人,幸好学校刚批了创客空间的场地,不用跟其他创业团队抢工位,简直是天助他也。现在他在创业孵化中心的地位,说是 “亲儿子” 都不过分,管理员阿姨见了他都主动递矿泉水。
“我回去跟团队碰个头。” 张鸣站起身,奶茶杯底已经见了底,“明天给你答复。”
俩人边聊边往楼下走,路过食堂门口的宣传栏时,还在争论算法模型的优化方案。出了食堂大门,夕阳把俩人的影子拉得老长,陆川晃了晃手机:“我叫了车,顺道送你回宿舍?正好我也逛逛校园。”
“行,正好问问你那个二手平台的运营技巧。” 张鸣爽快地答应了 —— 好奇心这东西一旦冒头,就跟食堂阿姨给的菜量似的,根本收不住。
半小时后,张鸣在宿舍楼下下车。裴滢坐在副驾上,转头看向后排闭目养神的陆川,小声问道:“陆总,回创客空间吗?”
“绕学校转两圈。” 陆川睁开眼,窗外的玉兰花正开得热闹。
裴滢赶紧给司机指路,心里乐开了花:跟着陆总出差(划掉,是校园创业考察)也太爽了,不仅能蹭到网红奶茶,还能顺便逛校园,比在宿舍追剧有意思多了。就算每个月只给三千块实习工资,她都愿意干 —— 家里拆迁分了三套房,她早就实现奶茶自由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