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集:“平衡盐晶手环”的全球热销与“手环乌龙”的温暖化解
“共生平衡节”后,陆时衍研发的“平衡盐晶能量手环”彻底火了——手环用平衡盐晶粉末混合五色能量水晶制成,戴在手上能实时释放温和的平衡能量,既能稳定能量波动,又能在能量不足时补充能量,苏晓晓的“鱿鱼图案款”更是成了爆款,联盟成员和小镇居民几乎人手一个。
陆时衍原本只做了50个手环,没想到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国外加盟商要订1000个,说要作为连锁店的“会员礼物”;南极冰鳞族要订200个,给族里的老人和孩子用;淡蓝鱼鳞族的族人甚至打视频电话,要求定制“治愈之光款”,在手环里加淡蓝水晶;最离谱的是鱿大,用触手拍着水箱壁,林知寒翻译:“鱿大要给鱿鱼族的每个成员,订一个‘触手款手环’,要能缠在触手上,还要刻上鱿鱼图腾。”
陆时衍只能加班加点赶制手环,苏晓晓主动来帮忙——她负责给手环刻鱿鱼图案,虽然刻得歪歪扭扭,有的像鱿鱼,有的像章鱼,有的甚至像烤串,但大家都不介意,反而觉得“越丑越有特色”。陆时衍给不同族群定制了专属款:“治愈款”加淡蓝水晶、“生机款”加七彩水晶、“冰系款”加冰蓝水晶、“鱿鱼款”加红色水晶,每种款式的平衡盐晶含量都精准控制在30%,确保能量温和。
手环全球发货后,却接连出现“乌龙事件”——
- 南极冰鳞族的一位老奶奶,戴着手环去冰面散步,手环的冰系能量与南极的寒流产生共鸣,竟让老奶奶的冰系异能变强,不小心把冰面冻出了一道小裂缝,老奶奶吓得赶紧摘下手环,结果裂缝又慢慢融化了,陆时衍检测后发现,是“冰系款手环的能量与南极寒流叠加,导致能量过剩”,他赶紧给南极的手环加了“寒流缓冲层”,问题才解决。
- 国外加盟商的“会员手环”,在运输过程中,平衡盐晶粉末不小心洒了一些,手环的能量变弱,顾客戴了后觉得“没效果”,加盟商急得打视频电话,苏晓晓提议:“给每个顾客补寄一包平衡盐晶粉末,让他们自己撒在手环上,还能体验‘手工平衡’的乐趣!” 没想到顾客们很喜欢,有的甚至故意撒多撒少,调试自己喜欢的能量强度。
- 鱿大的“触手款手环”更搞笑——手环缠在触手上后,平衡能量与鱿鱼族的红光产生共振,鱿大的触手变得特别灵活,巡逻时不小心卷走了苏晓晓的烤鱿鱼架,还把鱿鱼串都甩到了地上,苏晓晓非但没生气,反而笑着说:“手环让鱿大的触手变灵活了,以后可以让它帮忙烤鱿鱼!” 陆时衍趁机给“触手款手环”加了“能量调节扣”,能控制共振强度,鱿大戴着调整后的手环,真的学会了用触手帮苏晓晓翻鱿鱼串,成了“鱿鱼摊最佳帮手”。
最温暖的乌龙,发生在小镇的一个小女孩身上——她戴着手环去池塘边喂鱼,手环的能量不小心吸引了一群锦鲤,锦鲤们围着她的手转,有的甚至用嘴碰手环,小女孩吓得哭了,以为手环“引来了鱼群要咬她”。林知寒赶来,笑着说:“锦鲤是喜欢你的手环能量,它们想和你做朋友呀!” 她教小女孩用手环的能量,轻轻抚摸锦鲤,锦鲤们果然温顺地蹭着她的手,小女孩破涕为笑,从此每天都戴着手环去喂鱼,成了“池塘小守护者”。
陆时衍看着这些乌龙事件,非但不头疼,反而很开心——他在手环的说明书上,加了一行“温馨提示”:“手环的能量平衡,不是绝对的精准,而是与使用者、与环境的动态适配,偶尔的乌龙,正是共生平衡的有趣体现。” 苏晓晓则在手环的包装上,印了一行字:“每只手环都有小脾气,慢慢磨合,就能找到属于你的平衡。” 原来,最好的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精准,而是像手环乌龙一样,在意外中彼此适配,在磨合中找到温暖的平衡。
第152集:苏晓晓的“平衡美食课堂”开课与“盐晶家常菜”的意外走红
苏晓晓看着大家对“平衡美食”很感兴趣,决定在研究所开一门“平衡美食课堂”——教大家用平衡盐晶,做简单的家常菜,既保证口感平衡(咸淡适中、软硬合适),又能让食物含少量平衡因子,吃了后能量稳定,适合老人、孩子和所有族群。
课堂的第一节课,苏晓晓教的是“盐晶番茄炒蛋”——用平衡盐晶代替普通盐,鸡蛋炒到八分熟,番茄炒出汁,两者混合后,撒上少量平衡盐晶粉末,出锅前滴两滴淡蓝汁愈之光浓缩液(陆时衍建议加的,能提升口感平衡)。陆时衍用仪器检测:“每100克含3%平衡因子,咸淡平衡,软硬适中,能量波动控制在178-182Hz之间,完美符合平衡标准。”
来上课的大多是小镇的居民和人鱼族的族人——老奶奶们学得很认真,一边记笔记,一边问“盐晶放多少合适”;人鱼族的族人则好奇地看着锅铲,问“为什么鸡蛋要炒八分熟”;最搞笑的是鱿小,它坐在小水箱里,用触手托着小盘子,等着吃“平衡炒蛋”,苏晓晓刚炒好,它就用触手卷了一块,烫得直甩触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