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集:会说腹语的发光水母与实验室“失窃案”
凌晨三点的“深海棱镜”科研站,警报声没响,倒是苏小满的尖叫声先刺破了走廊。她举着沾满荧光颜料的防化手套,盯着培养舱里那团本该安静吐着蓝光的水晶水母,声音都在发颤:“它、它刚才用我外婆的语气问‘今天喝海带汤没’!”
值班的机械工程师林野叼着没拆封的薄荷糖冲进来,刚按亮应急灯,就看见水母透明的伞状体上浮现出一行歪歪扭扭的荧光字:“你们的冻干草莓藏哪了?”林野差点把糖咽下去——这水母昨天才从马里亚纳海沟2000米处捞上来,基因测序还没做完,怎么先学会“敲诈”零食了?
苏小满蹲在舱边,指尖贴着玻璃。作为科研站唯一拥有“海洋生物共情”能力的研究员,她能清晰感知到水母的情绪:不是恶意,是馋。准确说,是它体内寄生的一种未知微生物馋,那些微生物吸收了苏小满昨天对着培养皿抱怨“草莓不够吃”的脑电波,又模仿了她手机里外婆语音的语调,硬是把水母变成了“腹语播报机”。
两人翻遍了实验室的零食柜,找出最后一包冻干草莓。苏小满刚把草莓碎撒进培养舱,水母突然剧烈收缩,吐出一串气泡,气泡在水面炸开时竟飘出一句清晰的“谢谢”,还带着草莓味的甜气。林野摸着下巴笑:“得,以后咱们科研站多了个‘零食监工’,常吃的得防着水母了。”
可没等两人松口气,苏小满突然跳起来:“不对!我昨天放在操作台的深海沉积物样本呢?就装在银色保温盒里的那个!”林野的笑容瞬间僵住——那样本里可能含有能分解塑料的远古菌群,要是丢了,半个月的勘探就白忙活了。
两人围着实验室翻找,从通风口到冰箱缝隙都没放过。直到苏小满的共情能力突然捕捉到一丝慌乱的情绪,顺着方向找过去,竟在实验室角落的除湿机里,听见了“沙沙”的响动。林野拆开除湿机滤网,里面掉出个银色保温盒,盒盖还开着条缝,一只巴掌大的寄居蟹正抱着块沉积物样本,举着苏小满掉的半块饼干啃得正香。
“好家伙,这是把样本当‘夹心饼干’了?”林野笑得直不起腰,苏小满却盯着寄居蟹的壳——那壳上竟有人类刻的符号,像极了十年前失踪的“深海探索者”号科考船的标志。水母这时又飘过来,伞状体上闪着光:“它说……它是跟着船的碎片来的。”
第1002集:会跳踢踏舞的深海虾与“地震预警乌龙”
苏小满盯着显微镜里那只不断用虾螯敲玻璃的磷光虾,揉了揉眼睛——这虾不仅会敲玻璃,还敲出了《快乐崇拜》的节奏,连带着它透明的虾脚都在跟着踮脚,活像在跳踢踏舞。
“你确定它不是被你昨天放的音乐洗脑了?”林野端着咖啡凑过来,刚把杯子放在桌上,磷光虾突然停止跳舞,猛地缩成一团,虾螯飞快地敲着玻璃,节奏急促得像在敲鼓。苏小满的共情能力瞬间绷紧:“它在害怕!而且……它感知到了震动!”
科研站的地震监测仪这时才慢悠悠地发出“滴滴”声,屏幕上显示海底板块正发生轻微位移,震级预估3.2级,不会影响科研站。可磷光虾还在疯狂敲玻璃,苏小满甚至能感受到它传递来的“危险”信号。
“会不会是乌龙啊?”负责地质监测的赵晓雨抱着数据本跑进来,她刚对比完近一个月的地质数据,“板块位移很正常,3.2级震连珊瑚礁都震不坏。”话刚说完,磷光虾突然跳出培养皿,踩着桌子一路蹦到监测仪旁,用虾螯狠狠戳了戳屏幕上的一个数据点。
苏小满突然反应过来:“不对!它感知到的不是板块位移,是位移引发的甲烷气泡!”她立刻调出深海探测器传回的实时画面——果然,距离科研站10公里的海沟处,正有大量甲烷气泡从海底裂缝冒出,要是气泡聚集过多,可能会引发小型爆炸,虽然伤不到科研站,但会毁掉附近的深海生态观测点。
三人立刻启动应急方案,远程操控水下机器人去封堵裂缝。林野盯着屏幕上还在跳踢踏舞的磷光虾,笑着说:“以后咱们地质预警不用等仪器了,直接请这位‘虾老师’来当报警器,还自带BGM。”苏小满没忍住笑,给磷光虾丢了块丰年虾干:“奖励你的‘预警舞’,下次能不能换个温柔点的节奏?”
可就在机器人即将抵达裂缝时,监测仪突然黑屏,赵晓雨拍了拍机器,屏幕又亮了,只是上面多了一行由磷光虾的荧光粉组成的字:“后面还有‘小尾巴’哦~”苏小满愣了愣,突然感受到磷光虾传递来的“好奇”情绪——甲烷气泡后面,好像跟着个会发光的“大东西”。
第1003集:能模仿手机铃声的章鱼与“失联的补给船”
“我的手机怎么又响了?”苏小满摸遍口袋都没找到手机,低头却看见培养缸里的拟态章鱼正用触手卷着个贝壳,贝壳开合的声音竟和她的手机铃声一模一样。她刚走过去,章鱼立刻换了个声音,变成了林野的闹钟铃声:“起床干活!太阳晒屁股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