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兽殿护界守则
总则
第一条【立规宗旨】
为定御兽殿之序、固三界星域之防,承起源殿道尊龙宇“护界守序”之旨,继封神劫后星域清剿、地球护持之绩,特颁此《御兽殿护界守则》(下称“本守则”)。凡入御兽殿名录之异兽、掌异兽调遣之殿众,皆需以本守则为纲,明职责、守界限、尽护持之力,杜绝怠惰、擅权、越界之举,共保天界、修仙界、幽冥轮回及地球星域圈之永续安稳,违则依律追责,概无例外。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下述三类主体,自颁行之日起生效,无时限终止,除非起源殿道尊龙宇亲下谕令修订或废止:
1. 御兽殿所辖全部异兽,含已驯化入库之星兽、洪荒遗兽、幽冥异兽,及后续新驯、新收之兽类,无论品阶高低、战力强弱,皆需受本守则约束;
2. 御兽殿在职殿众,上至殿主帝俊,下至负责异兽喂养、训练、记录之侍兽官,凡涉及异兽调遣、护界任务分配者,需依本守则行调度之权、尽监管之责;
3. 受御兽殿委派,临时协同异兽执行护界任务之三界力量,含天庭星宿部仙将、修仙界宗门弟子、幽冥鬼差,在任务期间需遵本守则中与任务相关之条款,接受御兽殿调度。
第三条【核心原则】
御兽殿执行护界任务,需恪守三大核心原则,违者即便护界有功,亦需酌情追责:
1. 护界不扰界原则:异兽护持三界及地球星域时,不得主动干涉界内正常运转——天界仙规、修仙界宗门秩序、幽冥轮回流程、地球人族文明衍化,皆非异兽可擅动者,仅在界内秩序遭外力破坏时出手,且需以“止乱为限”,不得过度干预;
2. 战力匹配原则:分派异兽执行任务,需依任务凶险程度匹配异兽品阶与战力,不得派低阶异兽应对超出其能力之威胁(如派凡兽对抗域外妖邪),亦不得滥用高阶异兽处理微末之事(如派混沌级异兽清剿人界普通妖兽),避免战力浪费或异兽折损;
3. 权责对等原则:殿众调度异兽时,需对任务目标、范围、时限明确告知,不得模糊指令;异兽完成任务后,殿众需如实记录功绩或过失,不得瞒报、虚报;若因调度失误导致护界失利,调度者与异兽主官需共同担责。
分则
第一章 异兽分类与护界职责
第一节 星兽类职责
星兽乃御兽殿护持星域之核心力量,依其驯化程度与战力,分为“戍边星兽”“巡逻星兽”“应急星兽”三类,职责各有明确界定:
1. 戍边星兽:指战力达金仙级以上、能长期驻守星域节点之兽类(如吞星巨蟒、星甲狮),主要职责为:
- 驻守地球星域圈外围十大星域节点(含北斗星枢、南河星门、西极星障、东瀚星礁),每日辰时、申时两次以自身灵力激活节点防御阵,确保阵基无裂痕、无外力渗透;
- 监测星域节点周边“域外裂隙”,若发现裂隙扩大或有妖邪气息溢出,需立即以本命神通压制,并通过御兽殿“星讯珠”向殿主帝俊传讯,不得擅自追击域外妖邪,除非接获明确追击指令;
- 协助太一殿主加固星域通道,在太一赴星域补阵时,需环绕通道外侧警戒,驱离靠近通道的野生星兽或低阶邪祟,确保补阵过程不受干扰。
2. 巡逻星兽:指战力达天仙级、擅长高速移动之兽类(如星羽隼、流光豹),以十兽为一队,设“队首兽”(由驯化时间最长、通人性者担任),主要职责为:
- 按“星域巡逻路线图”(由御兽殿与天庭星宿部共同制定)巡查地球星域圈内部通道,每日一轮,每轮需覆盖三条主通道、六条支通道,记录通道内灵力波动、星尘浓度等数据,于每日亥时前通过“巡星玉简”上报御兽殿档案阁;
- 遇星域内野生星兽作乱(如冲击修仙界护界阵、拦截天庭运宝船队),需先以“威慑吼”警示,若野生星兽不退,则以非致命手段制服(如捆缚、封印灵力),移交御兽殿驯化部处理,不得直接击杀,除非野生星兽已造成人员伤亡或界域损伤;
- 接获地球求援信号(由龙曦或鸿蒙宗弟子通过“地星传讯符”发出)时,需在半个时辰内抵达地球指定区域,协助护持华夏先民部落或邦国,应对地震、洪水等天灾引发的异兽躁动,若遇凶兽袭击人族,需优先护人,再清剿凶兽。
3. 应急星兽:指战力达太乙金仙级以上、可应对突发大威胁之兽类(如混沌麒麟、幽冥玄虎),由殿主帝俊直接管辖,非紧急情况不得调动,主要职责为:
- 驻守御兽殿“应急兽栏”,每日卯时接受战力检测,确保灵力充盈、神通无损,随时可投入战斗;
- 当三界出现“特级威胁”(含域外妖王入侵、幽冥怨灵暴动、修仙界大妖破封),接起源殿或殿主帝俊指令后,需在一炷香内集结,由帝俊亲自率领奔赴战场,战斗中需遵帝俊指令,不得擅自脱离阵型,若需分兵,需经帝俊许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