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色的星风裹挟着碎石流,擦过刚成型的地球大气层,在天际划出转瞬即逝的炽白弧光。玄冥立于华夏大地雏形的昆仑山脉之巅,十二祖巫之力凝成的黑袍在虚空中猎猎作响,她垂眸望着脚下这颗洪荒碎块——陆地还带着未褪尽的熔岩赤红,海洋是浑浊的墨蓝,唯有几处绿洲初生的绿意,像鸿蒙初开时的第一缕生机,在天地间倔强地舒展。
“道尊说,此球乃洪荒余脉所聚,未来会育出‘华夏’一脉,承洪荒文明火种。”玄冥指尖掠过一缕从起源殿带来的本源清气,那气息里还残留着龙宇为地球定序时的道韵,“可这新生的星宇,藏着太多未化的混沌残魂与域外邪祟,若不设阵守护,刚萌芽的生机,迟早会被星尘里的凶戾吞噬。”
话音未落,西北天际突然传来刺耳的撕裂声。玄冥抬眸望去,只见一团裹着紫黑色瘴气的陨石群正冲破大气层,瘴气中隐约可见无数扭曲的虚影——那是龙汉初劫时陨落的神魔残魂,被星风卷着漂泊万年,此刻嗅到地球的生机,竟循着气息扑了过来。
“孽障,也敢染指道尊护持之地!”玄冥冷哼一声,十二祖巫的土、水本源之力在掌心交融,她踏空而起,黑袍下摆扫过云层,留下一道道淡金色的道痕。那些道痕落地即化,沿着华夏大地的山脉走势蔓延:东起东海之滨的琅琊台,西至昆仑山脉的瑶池秘境,北抵漠北荒原的阴山雏形,南达岭南丘陵的丹霞地貌,竟在无形中勾勒出一道与洪荒山川脉络隐隐相合的阵基轮廓。
紫黑色陨石群已逼近地面,最前端的一块陨石突然炸裂,从中跃出一个生有三头六臂的邪祟,其躯体由混沌残魂与星岩碎片凝聚而成,嘶吼着抓向下方一片刚长出蕨类植物的绿洲:“洪荒已碎,这颗破球也该成吾等的养料!”
玄冥眼神一凛,左手结印按向地面。刹那间,昆仑山脉深处传来沉闷的震动,十二根由地脉精华凝成的玄黄石柱破土而出,石柱表面刻满了她以祖巫本源之力绘就的符文——那是融合了龙宇传授的鸿蒙阵法与祖巫传承的“镇元符”,符文流转间,竟引动了地球核心处太一留下的东皇钟残韵,发出清越的嗡鸣。
“起阵!”玄冥右手挥出,十二根玄黄石柱同时亮起金光,一道淡青色的光幕从柱顶升起,迅速覆盖整个华夏大地,继而向地球其他区域蔓延。光幕触碰到紫黑色瘴气的瞬间,发出“滋滋”的灼烧声,瘴气如同遇到烈阳的冰雪般迅速消融,那些神魔残魂的嘶吼声也渐渐微弱。
“这是……鸿蒙阵法的气息?”三头六臂的邪祟惊怒交加,它曾在龙汉初劫时见过类似的阵法,只是眼前这阵法多了几分祖巫之力的厚重,“你是洪荒的祖巫?洪荒都碎了,你还护着这颗破球做什么!”
玄冥没有应答,她身形一闪,已出现在邪祟面前,右手凝聚的本源水之力化作一柄透明长剑,直刺邪祟心口:“此球承洪荒余脉,护的是道尊定下的文明火种,岂容尔等放肆!”长剑刺入的瞬间,玄黄石柱再次亮起,光幕中降下无数金色符文,如同细密的网,将邪祟及身后的陨石群牢牢困住。
邪祟挣扎着想要挣脱,却发现那些符文竟在不断吸收它体内的混沌残力,转而汇入地球的地脉:“你敢……你这是在以吾等之力养这颗球!”
“废物利用罢了。”玄冥收回长剑,转身望向天际,“道尊说,万物皆有其用,尔等生前为祸洪荒,死后若能为新生的地球添一分地脉之力,也算是赎了些许罪孽。”
话音刚落,光幕突然剧烈波动起来。玄冥抬头,只见遥远的星宇深处,一艘由域外金属打造的巨舰正缓缓驶来,舰身布满了诡异的血色纹路,船头雕刻的骷髅头标志,散发出比混沌残魂更甚的凶戾气息。
“域外天魔的战船?”玄冥眉头微蹙,她曾在龙宇的推演中见过这类存在——他们来自洪荒碎块形成的星域之外,以掠夺其他星球的生机为生,“看来这隐护阵,还得再加固几分。”
玄冥落在昆仑山脉最高的山峰上,盘膝而坐。她双手结出复杂的印诀,体内的祖巫本源之力源源不断地涌入地面,十二根玄黄石柱的光芒愈发炽盛,光幕也从淡青色转为深邃的墨蓝色,如同给地球披上了一层与星空相融的外衣。同时,她将自己一半的本源水之力注入阵法核心,使得光幕具备了自我修复的能力——即便遭遇攻击,只要地脉不绝,阵法就能快速恢复。
“隐护阵,不仅要防外敌侵扰,还要隐藏地球的生机,避免被域外势力察觉。”玄冥睁开眼,望着那艘在星宇中徘徊片刻、最终因未发现生机而缓缓离去的域外战船,轻轻舒了口气,“道尊,你交代的事,我暂且守住了。”
她起身走到玄黄石柱旁,伸手抚摸着石柱上的符文,目光落在华夏大地雏形的黄河流域——那里已有几个人族先民的部落,正围着篝火取暖,虽然他们还未开化,却已懂得用石块打磨工具,用语言交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