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劫战火燎原之际,朝歌城外的诛仙阵残墟上空,原本被硝烟与劫气遮蔽的苍穹突然骤变。先是流转的血色云层如被无形巨力撕扯,朝四方急速退散,露出一片从未有过的澄澈——那不是洪荒常见的湛蓝色天幕,而是近乎虚无的灰白,仿佛连光线都在此处失去了色彩与方向,唯有一缕缕若隐若现的道则丝线在其中沉浮,时而化作“阴”“阳”二字,时而凝为“生”“灭”符号,散发出远超天地法则的威压。
地面上,正率阐教十二金仙收拾阵眼残痕的元始天尊最先察觉异常,手中三宝玉如意骤然震颤,顶端的先天琉璃光黯淡了三分。他抬头望向苍穹,眉头紧锁:“此乃……合道之力?”话音未落,通天教主已踏剑而来,截教残余弟子紧随其后,他手中青萍剑嗡嗡作响,剑身上的混沌纹路竟浮现出细微裂痕:“师尊的气息……可为何带着如此重的‘定数’之威?”
不远处,刚以镇劫印护住朝歌流民的玄冥祖巫亦停下动作,她能清晰感受到体内本源之力的悸动——那是源自混沌初开时的先天感应,仿佛面对的不是某位圣人,而是整个洪荒天地的“道”本身。她下意识望向起源殿的方向,却见虚无灰白的天幕中央,一道身影正缓缓凝聚。
那身影初现时只是一团朦胧的光雾,既无具体形态,也无气息外泄,可偏偏让在场所有仙、妖、祖巫都生出“自惭形秽”之感——元始天尊的三宝玉如意、通天教主的青萍剑、帝俊的太阳真火、太一的东皇钟,甚至玄冥体内的祖巫本源,在这道光雾面前都如同凡铁遇骄阳,竟有隐隐溃散之兆。直到光雾中传出一声似虚似实的叹息,如春风拂过冰封的混沌,又如惊雷震醒沉睡的鸿蒙,光雾才渐渐凝为一位身着素色道袍的老者模样。
老者面容模糊,仿佛始终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光晕中,让人看不清具体轮廓,可那双眼睛却似包含了宇宙生灭、万物轮回——望向诛仙阵残墟时,地面的裂痕便缓缓平复;扫过战死仙妖的残魂时,那些怨念深重的魂魄便得到安抚,化作一缕缕清气归入天地;落在元始与通天身上时,两位教主竟下意识躬身,连反驳的念头都生不出来。
“鸿钧师尊!”姜子牙率先反应过来,手中打神鞭“啪”地落地,他双膝跪地,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阐教十二金仙、截教残余弟子、帝俊太一、玄冥祖巫,乃至远处观望的天庭仙将,尽皆躬身行礼,连大气都不敢喘——自紫霄宫三次讲道后,鸿钧合道归隐,亿万年来从未显身,今日却在封神劫最烈之时降临,显然关乎洪荒生死。
鸿钧没有回应众人的行礼,他的声音不似从口中传出,更像是直接在每个人的识海中响起,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封神劫起于道,亦终于道。汝等观今日洪荒,可知其已至末路?”
话音落下,虚空中突然浮现出一幅幅画面——龙汉初劫时,三族厮杀导致的混沌浊气尚未散尽,大地裂痕中仍残留着龙族的鳞甲、凤族的羽毛、麒麟族的蹄印;巫妖劫时,十二祖巫战死六人,妖族天庭崩塌,东皇宫化为焦土,亿万里洪荒大地沦为废墟,仅靠女娲补天留下的五色石勉强支撑;如今封神劫,阐截大战毁去了诛仙阵、万仙阵等先天阵法,商周伐战耗尽了人族气运,更有无数仙妖战死,他们的残魂与怨气融入大地,使得原本就脆弱的洪荒根基愈发不稳,地面已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痕,每一次仙术碰撞,裂痕便扩大一分,仿佛随时都会彻底崩碎。
元始天尊脸色凝重,他此前虽知封神劫惨烈,却未想洪荒根基已坏到这般地步,忍不住开口:“师尊,弟子等愿以自身修为修补洪荒,哪怕耗尽圣人本源,也愿保洪荒周全!”通天教主亦点头:“师尊,截教虽损,但若能护洪荒,弟子与众徒甘受天罚!”
鸿钧缓缓摇头,身影在虚空中微微晃动,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非汝等之力可挽。洪荒自盘古开天辟地而来,承载了三次量劫的因果——龙汉初劫的三族因果、巫妖劫的人妖因果、封神劫的仙凡因果,如今因果交织,已如附骨之疽,除非逆转时光,重开天地,否则绝无修补可能。”
帝俊心中一紧,他想起此前龙宇以鸿蒙盘推演时的凝重神色,连忙问道:“师尊,难道洪荒真的……无可救药?”太一也握紧了东皇钟,钟身上的金乌纹路闪烁不定,似在抗拒这个答案。
鸿钧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玄冥身上,似是察觉到她与龙宇的三世情缘,也知晓龙宇一直在以鸿蒙盘护持洪荒:“道尊龙宇以自身道力,借鸿蒙盘布下护界阵,已拖延洪荒碎裂之期三百年。可劫数天定,非人力可改——盘古开天时有‘清升浊降’之定数,今日洪荒便有‘碎而为界’之定数,此乃道之循环,不可逆转。”
“碎而为界?”玄冥轻声重复,她体内的祖巫本源突然传来一阵共鸣,脑海中闪过此前看到的未来碎片——三十三重天的云海、修仙界的山川、幽冥轮回的忘川河,还有那片名为“地球”的洪荒碎块。原来那些不是幻象,而是洪荒碎裂后的景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