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之巅,云气翻腾间漫着尚未散尽的仙光与劫灰。姜子牙身披阐教所赐的杏黄旗,手持打神鞭立于封神台中央,台前“封神榜”悬浮半空,金色榜文流转着鸿钧亲赐的道韵,将伐商之战中阵亡的仙将、妖修姓名一一显化,每念及一人,便有一缕残魂自虚空中飘来,被榜文之力牵引着入榜受封。
此时,虚无之海与洪荒交界的起源殿内,龙宇一袭玄金龙纹道袍端坐于鸿蒙宝座上,指尖鸿蒙盘缓缓旋转,盘面混沌色光晕中清晰映出岐山封神的全貌。他那双能洞穿万古的金瞳平静地扫过封神台上下,目光掠过姜子牙肃穆的神情,掠过阐教十二金仙分立两侧的身影,也掠过那些残魂入榜时或不甘、或释然的姿态,唇角勾起一抹淡不可察的弧度。
“玄空,你看这封神之序。”龙宇开口,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穿透殿宇的道威,守在殿侧的玄空——那位追随龙宇记录万载典籍的时空神魔残魂所化大长老,闻言上前一步,目光落在鸿蒙盘投影上,拱手道:“尊上,鸿钧道祖所定‘封神榜’果然有序,阵亡者依生前修为、功过来定神位,雷部、星宿部、瘟部等空缺皆被填补,天庭建制渐趋完整,此般封授,倒也能暂平劫后纷乱。”
龙宇微微颔首,指尖轻弹鸿蒙盘,盘面光晕骤缩,聚焦在封神台周围的天地灵气上。只见那些因仙妖大战、伐商厮杀而躁动的劫气,正随着封神榜的封授缓缓沉降,原本翻涌的乌云渐散,龟裂的大地开始渗出微薄的生机,就连远处朝歌方向残留的血腥气,也在榜文道韵的滋养下慢慢淡化。
“鸿钧这一步,算是稳住了表面的劫乱。”龙宇语气平淡,金瞳中却无半分轻松,“他以封神榜收拢残魂、定天庭神位,实则是将劫气暂时封印于神位体系中,借诸神之力压制天地间的戾气,看似平和,却治标不治本。”
玄空心中一凛,凑近鸿蒙盘仔细观瞧,果然见那些沉降的劫气并未消散,而是化作极细微的黑色丝线,缠绕在受封者的神位光晕上,甚至有几缕顺着封神榜的道韵,悄悄渗入了洪荒大地的深处,如同埋在土壤里的种子,只待时机便会破土而出。他不禁问道:“尊上,如此说来,这封神并非劫的终结?可如今商亡周立,阐截大战落幕,三界看似已归平静……”
“平静?”龙宇轻笑一声,指尖鸿蒙盘突然逆转,混沌光晕中浮现出一幅幅未来的虚影:洪荒大地深处,几处原本稳固的地脉开始微微震颤,裂缝中渗出黑色的劫气;三十三重天方向,昊天端坐于未建成的凌霄宝殿内,眉宇间带着对神权的焦虑;更远处,幽冥轮回边缘,几缕未被平心娘娘察觉的怨灵,正顺着轮回通道悄悄向上攀爬。
“你看到的平静,不过是劫气暂歇的假象。”龙宇的声音沉了几分,金瞳中闪过一丝凝重,“封神劫的惨烈,远超龙汉初劫与巫妖劫——前两劫虽乱,却未伤洪荒根本,可此次封神,仙妖厮杀、人神混战,早已将洪荒的地脉、灵气、轮回秩序搅得千疮百孔。鸿钧的封神榜,只能暂时填补表面的空缺,却补不了洪荒破碎的根基。”
他抬手一挥,鸿蒙盘虚影散去,目光望向殿外虚无之海的方向,那里混沌气流缓缓涌动,仿佛在呼应他的话语:“你且记着,今日封神台上的‘有序’,不过是为日后更大的劫数埋下伏笔。洪荒大地经此一劫,早已不堪重负,今日暂压的劫气,终有一日会随着地脉的破碎、灵气的枯竭而爆发,到那时,便不是封神能平息的了……”
玄空闻言,心中震撼不已,连忙取出玉册,以神魂之力记录下龙宇的话语,笔尖划过玉册时,竟因心绪激荡而微微颤抖。他抬头看向龙宇,见这位自鸿蒙之前便存在的道尊,正抬手轻抚身前悬浮的起源珠,珠子表面流转着柔和的光晕,似乎在默默滋养着洪荒大地深处的生机。
“尊上,那我们……”玄空欲言又止,他知道龙宇早已洞晓未来,却不知为何不直接出手阻止这潜在的劫数。
龙宇似是看穿了他的心思,淡淡道:“道有定数,劫有轮回。洪荒的命运,需由它自身去经历,我若强行干预,只会打乱道的秩序,引发更可怕的后果。今日观封,不过是确认劫的走向,待日后洪荒真到破碎之时,起源殿自会有应对之法。”
说罢,他再次看向鸿蒙盘,盘面重新亮起,这次映出的不再是封神台的景象,而是岐山脚下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族百姓——他们正扶老携幼,在周军的安抚下重建家园,孩童的笑声、妇人的织机声,渐渐盖过了战场上的厮杀余音。
“好在,人族尚有生机。”龙宇的语气缓和了些许,金瞳中闪过一丝暖意,“周室虽承天命建朝,却需谨记‘民心即道心’,若能护佑人族繁衍生息,或许还能为洪荒多争取几分存续的时间。只是……”
他话锋一转,目光重新变得深邃:“劫未终结,这平静,终究维持不了太久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