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的云气还凝着鸿钧合道后残留的道韵,殿外十二根盘龙柱上,先天纹路流转间将洪荒的风、雨、雷、电尽数隔绝在外。昊天捧着一方刻满星辰轨迹的玉盘跪在殿中,玄色朝服的下摆垂落在云纹地砖上,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这是鸿钧自上次开讲后,首次召他入紫霄宫,且只传了他一人。
“封神劫起,三界秩序待立。”鸿钧的声音从殿内深处传来,不似人声,更像道则流转的回响,“汝为天庭之主,当承此责,拟‘封神榜’,定六御之职,统摄劫后诸天。”
话音落时,一道金光自殿顶垂落,化作一卷泛着混沌气息的斑单虚影。昊天抬眼望去,只见榜单边缘以先天篆文刻着“封神”二字,榜身空白处似有无数光点沉浮,那是待定的神位与应劫者的命数。他连忙伏身:“弟子遵道祖法旨,只是洪荒仙、妖、人各族繁杂,神位如何划分,还请道祖示下。”
“六御为天枢,封神榜为枝干。”鸿钧的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道威,“六御之职,承先天星序,掌诸天权柄。其一为‘玉皇大帝’,总摄三界六道,统御万神,此位非汝莫属;其二为‘东极青华大帝’,掌幽冥救度,度化亡魂;其三为‘南极长生大帝’,掌人间寿夭,司福禄绵延;其四为‘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掌兵戈武事,镇洪荒妖邪;其五为‘中天紫微大帝’,掌星辰运转,定四时更替;其六为‘承天效法后土皇地只’,掌大地生灵,护万物生长。”
每说一个职位,昊天手中的玉盘便亮起一道对应的星芒,将“六御”的职责、权柄乃至所需的先天道韵都清晰地拓印在玉盘之上。他越听越心惊——这六御之职看似各掌一方,实则环环相扣,将天界、人界、幽冥的核心权柄尽数囊括,若能定下合适人选,天庭便能真正从“道祖麾下童子所掌之地”,变为统摄洪荒的正统。
“道祖,”昊天斟酌着开口,“后土祖巫此刻仍在巫族,掌大地本源,若封‘承天效法后土皇地只’,她是否愿意……”
“此为命数,亦是她的机缘。”鸿钧打断他的话,“巫妖劫中,后土已生悲天悯人之心,封神劫后,她自会寻到应走的路。至于其他五御,需从应劫者中择取——或为阐教、截教弟子,或为妖族残余,或为人族俊杰,需依其根骨、功德、命数定夺。”
昊天点头应下,指尖轻划玉盘,将“六御”之位先刻在封神榜虚影的顶端,以星辰金篆固定。接着,他开始梳理鸿钧此前透露的“应劫者名录”:阐教十二金仙中,黄龙真人擅御龙,或可入“勾陈上宫天皇大帝”麾下掌龙族兵戈;截教中的赵公明掌财禄,若能度化,可助“南极长生大帝”司福禄;人族中,商汤后裔有功德在身,或可掌人间部分职权……
正思索间,殿外传来瑶池的脚步声。她捧着一个装着先天灵液的玉瓶进来,见昊天正对着封神榜虚影沉思,便轻手轻脚地将玉瓶放在旁边的案几上,低声道:“道祖让我送些灵液来,说你拟榜需耗心神,可补本源。”
昊天抬眸看她,眼中带着几分疲惫,却更多的是振奋:“瑶池,你看这六御之职,道祖已定下框架,咱们需从洪荒各族中择取最合适的人。就说‘中天紫微大帝’,需掌星辰运转,必须对先天星序了如指掌,阐教的太乙真人曾随元始天尊观星,截教的金灵圣母更是精通星象推演,你觉得谁更合适?”
瑶池走近玉盘,目光落在“中天紫微大帝”的星芒上,指尖轻轻拂过:“金灵圣母虽在截教,但她曾助通天教主整理过先天星图,对星辰轨迹的掌控远超太乙真人。只是截教弟子多有傲气,若将她列入六御,怕是会有非议。”
“道祖说,封神榜只论根骨与功德,不论教派。”昊天拿起玉笔,在玉盘上写下“金灵圣母”的名字,旁边标注“中天紫微大帝候选”,“况且截教弟子众多,若能让金灵圣母入六御,也能安一部分截教的心,免得他们觉得道祖偏私阐教。”
瑶池点头,又指向“东极青华大帝”的位置:“掌幽冥救度,需有慈悲之心,还得能镇住幽冥的煞气。阐教的文殊广法天尊曾在幽冥斩过怨灵,截教的无当圣母也有净化煞气的功法,或许可以将他们都列为候选。”
两人一唱一和,从清晨到日暮,紫霄宫的烛火始终未熄。昊天负责敲定神位的职责范围,瑶池则梳理应劫者的功德与跟脚,将合适的人选一一列在玉盘上,再标注对应的神位候选。比如“南极长生大帝”之下,除了赵公明,还列了阐教的普贤真人——他曾在人间传下养生之法,有延寿功德;“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之下,除了黄龙真人,还有妖族的九灵元圣,他曾统御万妖,掌兵戈经验丰富。
待六御的候选名单初定,昊天又开始拟封神榜的其他神位。他依着鸿钧的指示,将神位分为“雷部”“星宿部”“水部”“火部”“瘟部”“斗部”等,每一部都定下正神、副神之职。比如雷部,正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需掌三界雷法,候选人为截教的闻仲——他曾在商朝掌军,能号令雷将,且有忠勇之德;星宿部则以“二十八星宿”为核心,候选多为妖族中的星宿妖仙,如奎木狼、昴日鸡等,他们本就与星辰相连,掌星宿之职最为合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