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冥之域,亘古凝冰。千仞玄冰峰下,族民皆具玄鳞覆体,能御极寒,以冰髓为食,凭风雪传语,是为玄冥族。族中长老玄苍,已历三千寒岁,玄鳞泛着深幽光泽,双眼如冻湖般沉静,却藏着对域外世界的思索。这日,他召集族中精锐于玄冰殿,殿内冰柱垂挂,寒气沁骨,却压不住众族民眼中的好奇。
“先祖传训,玄冥之外,有族曰人,居于暖土,以五谷为食,以言语通意。今闻人族有圣主伏羲,定八卦、教渔猎,治世有方。吾等当化人形,往探其域,观其治,亦寻两族共存之径。”玄苍的声音穿透冰层,落在众族民耳中。
族中最勇锐的玄澈应声而出,他玄鳞刚劲,曾徒手破冰寻得千年冰髓,此刻上前一步:“长老,我愿往!”身旁的玄汐亦随之颔首,她擅感知天地气息,曾于风雪中辨出百里外的兽踪,轻声道:“我可助玄澈感知人族气息,避祸趋利。”玄苍点头,引二人至殿后冰泉——此泉乃玄冥族圣物,泉水中蕴含的化形之力,能褪去玄鳞,塑成人形。
玄澈与玄汐步入冰泉,刺骨寒意瞬间包裹全身,玄鳞在泉水中泛起微光,而后缓缓消融。玄澈只觉骨骼阵阵酥麻,原本覆满玄鳞的躯体逐渐变得光洁,指尖的利爪褪去,化作人类的手掌;玄汐的尾鳍渐渐收束,化作双腿,长发如墨般垂落肩头。待二人走出冰泉,已身着玄冥族特有的冰丝织就的素衣,模样与人类无异,唯有眼底深处偶尔闪过的幽蓝,还藏着玄冥族的痕迹。
临行前,玄苍将一枚玄冰玉佩交予二人:“此佩能助你二人在暖土中维持人形,若遇危急,捏碎玉佩,族中便能感知方位,前往驰援。”二人接过玉佩,躬身行礼,而后踏着玄冰族特制的破冰靴,朝着玄冥之域外的暖土走去。
越靠近人族疆域,气温渐升,玄澈与玄汐初遇暖风,只觉肌肤微痒,若非玉佩散发的寒气护持,险些因暖意过甚而不适。行至数日,前方出现一片开阔平原,平原上有人影晃动,手中握着木耒,正弯腰耕作。玄汐轻拉玄澈衣袖,低声道:“此处应是人族聚落,我们且先隐匿身形,观其动静。”
二人躲在近处的树林中,只见人族男女分工有序:男子或耕作,或手持石斧砍伐树木,搭建木屋;女子则采集野果,或在溪边洗涤衣物,孩童在田埂间追逐嬉戏,口中唱着轻快的歌谣。玄澈皱眉,低声道:“玄冥族以捕猎为生,从不这般费力耕作,他们为何要如此?”玄汐凝视着田地里的禾苗,缓缓道:“你看那禾苗,虽此刻矮小,但若悉心照料,待成熟时定能收获良多。人族或许是以此为食,不必如我们般依赖冰髓,倒也稳妥。”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钟声,族人纷纷朝着聚落中心聚拢。玄澈与玄汐对视一眼,悄然跟了上去。聚落中心有一座高台,台上站着一位身着兽皮长袍的男子,面容温和,双目深邃,周身散发着沉稳的气息。族民见他,皆躬身行礼,口中呼道:“伏羲圣主!”
玄澈心中一动——这便是长老口中的伏羲?他见伏羲抬手示意族民起身,而后开口道:“近日溪水上涨,恐淹及东边田垄,今日需组织族人加固堤岸,再寻一处高燥之地,储存今年的新粮,以防冬寒。”族民齐声应和,无一人推诿。随后,伏羲唤来几位族人,分别指派任务:有的带领青年加固堤岸,有的指导妇女晾晒谷物,有的则带着孩童清理聚落周边的杂草,避免蛇虫出没。
玄澈与玄汐混在族民中,默默观察。他们见伏羲并非只发号施令,而是亲自前往溪边,与族民一同搬运石块,加固堤岸。他的手掌被石块磨得泛红,却依旧谈笑风生,鼓励族民:“堤岸坚固,方能护得禾苗,待秋收时,家家户户都能有粮过冬,这点辛苦,值得!”族民听了,干劲更足,连孩童都学着大人的模样,用小手捧着泥土,堆在堤岸边。
入夜后,人族聚落点燃了火把,火光映照着木屋,暖意融融。玄澈与玄汐寻了一处无人的角落,玄汐轻声道:“伏羲此人,果然非同一般。他不似玄冥族的首领,只靠武力统领,而是亲力亲为,懂族人所需,难怪族民皆服他。”玄澈点头,想起白日里见人族孩童虽年幼,却也会帮着大人做事,不禁道:“人族虽无玄鳞护体,无利爪御寒,却能凭借团结与智慧生存,这份力量,倒比我们的蛮力更难得。”
次日,玄澈与玄汐决定现身与人族接触。他们走到聚落边缘,被一位巡逻的人族青年发现。青年手持石矛,警惕地问道:“你们是谁?来自何方?”玄澈上前一步,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温和:“我们来自北方玄冥之域,听闻伏羲圣主治世有方,特来拜访。”青年闻言,眼中闪过惊讶,却并未放松警惕,只道:“你们在此等候,我去禀报圣主。”
不多时,伏羲亲自前来,他目光落在玄澈与玄汐身上,并未因二人陌生的来历而显露敌意,反而温和一笑:“远方来客,一路辛苦。既然前来拜访,便是贵客,随我入聚落歇息吧。”玄澈与玄汐心中一暖,随伏羲走进聚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