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的余晖尚未完全褪去,九天之上的云海却已泛起不同寻常的霞光。那霞光并非寻常晨晖暮霭,而是带着鸿蒙初开时的清透与庄严,从三十三天外缓缓铺展,将整片云海染成了介于金与紫之间的玄妙色泽——这是天道意志与鸿钧合道之力交融的征兆,亦是新天庭即将诞生的序幕。
昊天立于紫霄宫外的云阶之上,指尖仍残留着方才鸿钧递来那枚“昊天镜”的微凉触感。镜面隐有流光流转,映出他一身玄色镶金边的道袍,袍角绣着尚未完全成型的日月星辰纹路——这是玄空奉龙宇之命,提前为他备好的天帝法袍,只待正式登临帝位时,纹路便会因天道认可而焕发生机。他身旁的瑶池则着一袭水绿宫装,裙摆垂落的银丝绣线如云雾缭绕,发间斜插一支玉簪,簪头嵌着的“瑶池玉盏”碎片,正随着她的呼吸轻轻闪烁,散发出能滋养仙泽的温润气息。
“师兄,你说……众仙会认吗?”瑶池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她与昊天同为鸿钧座下童子,数万年来只在紫霄宫打理道务,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执掌九天秩序。此前随昊天踏遍九天选天庭根基时,虽见了不少洪荒景象,却也深知众仙心思各异——有巫妖劫后幸存的老牌妖仙,仍念着帝俊、太一的旧恩;有隐居昆仑、蓬莱的散仙,向来不问世事;更有阐教、截教的弟子,背后牵着圣人因果,未必会轻易臣服。
昊天侧过头,目光落在云海尽头那座正在拔地而起的宫殿轮廓上。那是玄空以时空神魔本源之力,结合龙宇赠予的“凌霄殿图谱”所建,殿基由混沌青石铺就,每一块石板都刻着防御阵法,殿顶的琉璃瓦则融入了太阳真火与太阴真水的精华,在霞光下泛着水火交融的奇光。他深吸一口气,将昊天镜握得更紧了些:“师尊既已合道传旨,龙宇道尊亦让玄空长老助我们稳固根基,这便是天道所向。何况……洪荒不能再乱了。”
话音刚落,云海中突然传来一阵悠远的钟鸣。那钟声并非凡铁所铸之钟能发出,而是玄空在凌霄殿外悬挂的“镇天钟”首次鸣响,钟声穿透云层,传遍九天十地——这是召集众仙的信号。顷刻间,云海翻腾,一道道流光从不同方向汇聚而来:有踩着青鸾的阐教弟子,有骑着玄龟的东海老龙,有手持拂尘的散仙,也有身披战甲、尚未褪去巫妖劫伤痕的妖仙将领。
最先抵达的是镇元大仙。他仍是一身道袍,手持人参果树的枝条,目光扫过凌霄殿的轮廓,眼中闪过一丝赞叹:“玄空长老的手段,果然不愧是追随道尊之人。这凌霄殿的根基,竟能引动大地灵脉与星空之力相连,倒是比当年帝俊的妖庭更显稳固。”他身后的红云残魂虽尚未完全复苏,却也被龙宇以起源珠护着,化作一道淡红色的虚影随行,见到昊天与瑶池,微微颔首示意——他与镇元向来交好,此次前来,亦是为了助新天庭稳住局面。
紧随其后的是阐教十二金仙。广成子手持番天印,面色肃穆:“师尊已传下法旨,命我等助天庭安定秩序。巫妖劫后,洪荒法则松动,确需有天庭统御,方能避免乱象再生。”赤精子则补充道:“我等已约束门下弟子,日后若有仙娥作乱,必当依规处置,绝不偏袒。”他们身后,太乙真人抱着九龙神火罩,目光在昊天镜上停留片刻,似是在确认这法宝的威能——毕竟,昊天镜能辨真伪、镇气运,乃是新天庭的重要象征,有此宝在,便能减少不少争端。
妖族将领的到来则带着几分复杂。为首的是当年妖庭的星宿神君,他身披残破的星甲,身后跟着数十名幸存的星官。见到昊天与瑶池,他先是沉默片刻,而后单膝跪地:“巫妖劫中,妖庭覆灭,我等虽念旧主,却也知天道轮回,不可逆天而行。如今道尊认可新天庭,我等愿率星宿部归降,继续执掌星轨,为洪荒定四时轮转。”他身后的星官们也纷纷附和,眼中虽有伤感,却已无反抗之意——毕竟,龙宇收走帝俊、太一残魂时曾言,日后会为二人重塑肉身,这让他们多了几分期待,也少了几分抵触。
东海龙王敖广则带着四海龙族前来。他化作人形,身着龙袍,手持龙珠,语气恭敬:“四海龙族愿奉新天庭为主,日后若有水域作乱,我等必率龙族镇压。此前巫妖劫中,龙族损失惨重,也盼着新天庭能带来太平,让四海生灵得以休养生息。”他身后的敖钦、敖闰、敖顺亦点头附和,龙珠散发的水光与凌霄殿的霞光交相辉映,显得格外和谐。
随着众仙陆续汇聚,凌霄殿前的云阶上已站满了身影。玄空不知何时出现在凌霄殿的正门前,他身着鸿蒙宗的灰色长老袍,手中捧着一卷金色的“天庭建制诏”,目光扫过众仙,声音清晰有力:“奉鸿钧道祖法旨,龙宇道尊授意,今日立昊天为临时天帝,瑶池为天后,执掌九天秩序,统御洪荒仙娥。凡归降天庭者,皆依功授职,依规行事;若有违抗天道、扰乱秩序者,必以昊天镜辨其罪,镇天钟警其魂,雷部将士诛其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