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一片沉默,只有极低的音乐声。
这结局算是经典的悲剧收尾,看的现场观众情绪都不是太高。
很快,灯光一亮,压抑的气氛才渐渐消散。
简单的掌声过后,谢砚洲说道:“朴选手,可以开始你的创作阐述了。”
作者朴志勋点点头,开口道:“大家好,我是这篇小说的作者,朴志勋。”
“在构思这个故事时,我最核心的想法,是想剖开数字霸权是如何统治生活的。”
“这里的评分也不简单是找一家高分餐厅,或是打完车要评服务。”
“现实中很多评分是隐形的。”
“你放假带儿子去旅游啦?嗯,增长见识,加教育分!”
“你宠女儿?是女儿奴啊?嗯,好父亲,加父爱分。”
“数字从每个方面支配着我们的生活。”
“所以我想追问,当评分思维,从工具变成规则,人会变成什么样子?”
“探讨的是,当人的价值被简化为一个冰冷分数时,个体所面临的身份焦虑、情感异化与生存困境。”
“所以我采用的结构是渐进式窒息感的设计…”
朴志勋滔滔不绝的讲着自己的创作思路,不少观众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宛如毕业答辩般的模式,一时间听的颇感兴趣。
“最后结局我不喜欢,留下小孩子好残忍…”
“短篇小说读少了。”
“这小说写的不错,我就喜欢给人颜值打分,怎一个爽字了得。”
“你3分。”
“你2分。”
“你十分,百分制的。”
“你老婆。”
“你老公。”
“你们没看懂,评分本身是没问题的,重点是不能只有一套评分标准。”
“弹幕笑死,我真觉得写的挺好的。”
“没人觉得不好,毕竟能参加比赛的都是大手子,金敏宰除外…”
“我发现网络上各种隐形打分还真不少,最后大家都变得一样了,都选那个晒出来的最优解了。”
“我还以为只有咱们这打分多呢,没想到泡菜也这样?”
“去那呆过几年,泡菜也挺卷。”
弹幕中聊的飞起,现场则是静悄悄的听着朴志勋介绍。
“一旦有了评分,就会产生表演。”
“而社会上,大家都很忙,其实并不关心你的表演。”
“最后你在演给谁看呢?”
“你自己在看,社会在看。”
“所以最后你变成了社会系统里冰冷的一块。”
朴志勋的阐述结束,现场再次响起阵阵掌声。
高金优思忖片刻,提问道:“你最后这个结尾设计的这么极端,目的是什么?”
“我认为正常的走向,设计一个不看重评分的智者,将这份低分蛋糕修复好,让李美妍自己悟到这份评分的影响,会不会更好?”
朴志勋立刻解释道:“因为我觉得一个人的醒悟是没用的。”
“我想让读者觉得刺眼。”
“生命的消逝比不上一个 0.02的数字更有价值,这种刺眼,才能让人更警惕。”
三位评委彼此对视一眼,高金优说道:“立意和结构不错,我给75分。”
谢砚洲沉吟片刻,说道:“我比较喜欢这篇小说叙述的角度。”
“很多生活中的高分,只代表不容易出错,不代表其拥有独特的魅力。”
“我们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一套私人的,多维度的评分体系。”
“我给80分。”
大江健次郎对这种题材是没什么兴趣的,他更喜欢发掘的是人,而不是“造”人,所以他的评分是三人中最低的,只给了70分。
在后面的一众陪审评委发表意见后,朴志勋走下台去。
这也让很多没看过文学比赛的观众,理解了这种比赛的模式。
说白就是先上来展示作品,然后表明下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用了哪些精妙的技巧,最后再由评委询问打分。
观赏性确实不如诗歌高,但却更有深度,不少喜欢写作的人,看看大佬拆解结构,还能学到不少叙事技巧。
尤其是,故事确实写的不错,所以很多奔着宋御来的人,还是有不少留在了直播间。
很快,第二位选手山口弘树就上台了。
短篇小说篇幅都不长,所以想写出好文章,对结构的把握就是重中之重。
可以说不应该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山口弘树的故事,就十分短小精悍,名字叫做《美丽山洞》。
故事大致可以概括为:
有两个人被卡在了山洞中,这个洞穴狭小的简直可怜,岩壁紧贴着身体,连转身都成奢望。
A被卡在了洞口,他的头勉强可以看到外面,手也可以摘到树上的果子。
B就可怜了,他只能被挤在深处,动一下身子都很费劲。
不过,B倒并不觉得时间难熬。
因为A能看到洞口外面的世界,每日清晨,A会开始他的播报。
湖面今天像撒了金粉,一群白鹭贴着水飞,翅膀划过时带起的水珠,在阳光下像水晶一样落回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