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风带着几分凉意,掠过林家老宅门前的老槐树,将几片泛黄的叶子吹落在青石板路上。林悦刚把晾晒好的被褥收进屋里,就听见院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伴随着王婶爽朗的笑声:“林悦在家吗?我蒸了些南瓜馒头,给你送几个尝尝!”
林悦连忙擦了擦手,快步走到门口,只见王婶手里提着一个竹篮,篮里用白布盖着的馒头还冒着热气。王婶是林家的老邻居,自打林悦在村里创业起,就一直对她多有照拂。当年林悦被村里人造谣时,王婶还主动站出来为她说话,这份情谊,林悦一直记在心里。
“王婶,您太客气了,快进屋坐!”林悦笑着接过竹篮,侧身让王婶进门,“苏然刚从厂里回来,正在院子里劈柴呢。”
王婶走进院子,一眼就看见苏然正抡着斧头劈柴,地上已经堆起了一小堆劈好的木柴。她笑着打趣道:“苏然这身子骨还是这么硬朗,这么冷的天劈柴,也不怕累着!”
苏然放下斧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着说道:“没事,活动活动身子暖和。王婶快坐,我去给您倒杯热茶。”
林悦把王婶让到堂屋里的椅子上坐下,刚要去拿茶杯,就听见王婶叹了口气:“唉,说起来,我今天来还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林悦心里一动,在王婶对面坐下,轻声问道:“王婶,您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我能帮上忙的,一定尽力。”
王婶端起苏然递过来的热茶,喝了一口,才缓缓说道:“是这样的,我家那小子你也知道,一直在镇上的修理厂当学徒,最近想自己开个小修理厂,可手里还差些本钱。我跟你叔商量了半天,实在没办法了,才想着来跟你开口,看看你能不能先借我们些钱,等将来修理厂盈利了,我们一定尽快还你。”
林悦闻言,没有立刻回答。她知道王婶家的情况,王婶的儿子王小虎为人踏实肯干,在修理厂当学徒时,就深得师傅的赏识,手艺也学得不错。只是王婶家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之前为了给王婶的老伴治病,还欠了不少外债,如今要凑齐开修理厂的本钱,确实不容易。
苏然在一旁说道:“王婶,您放心,小虎这孩子我们信得过。钱的事,我们可以帮您凑一凑,不过您得跟我们说说,小虎开修理厂的具体打算,比如场地选在哪里,有没有客源之类的。”
王婶见他们没有一口回绝,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说道:“小虎已经在镇上看好了一个场地,就在国道旁边,来往的车辆多,客源应该不成问题。而且他还跟之前的几个老客户联系好了,只要修理厂一开张,他们就会过来照顾生意。”
林悦想了想,说道:“王婶,钱的事我们可以帮您,但我们有个条件。小虎的修理厂开张后,要是村里有人想学习修车技术,希望他能收几个学徒,给村里的年轻人一个机会。”
王婶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林悦的用意,连忙点头说道:“没问题!这是好事啊,小虎肯定愿意。村里的年轻人要是能学到一门手艺,将来也能有个好出路,我们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林悦笑了笑:“王婶,您别这么说。大家都是邻居,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您先回去跟小虎商量一下,明天我让苏然把钱给您送过去。”
王婶感激地说道:“真是太谢谢你了,林悦!你真是个好人,我们家小虎能遇到你这样的贵人,真是他的福气!”
送走王婶后,苏然看着林悦,笑着说道:“还是你考虑得周到。既帮了王婶家的忙,又能给村里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学习技术的机会,一举两得。”
林悦叹了口气:“其实我也是想着,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没什么文化,要是能学到一门手艺,将来就能靠自己的双手赚钱,不用再像我们年轻时那样,只能靠种地勉强糊口。而且邻里之间,只有互相帮助,才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第二天一早,苏然就按照约定,把钱送到了王婶家。王婶和她的老伴拉着苏然的手,不停地道谢,还非要留苏然在家吃饭,苏然婉言谢绝了。
过了几天,王小虎的修理厂正式开张了。林悦和苏然特意去镇上给他们道贺,还带去了一块写着“诚信经营”的牌匾。开业当天,修理厂的生意就很不错,有不少过往的司机都来这里修车。
自从王小虎的修理厂开张后,村里有几个年轻人果然找上门来,想跟着王小虎学习修车技术。王小虎按照林悦的嘱咐,爽快地答应了,还跟他们签订了学徒协议,保证会把自己的手艺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冬天。一天,林悦正在家里准备午饭,突然听见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她放下手里的活,连忙跑去开门,只见邻居李嫂一脸焦急地站在门口,身上还沾着不少雪花。
“林悦,不好了!我家老头子在山上砍柴的时候,不小心摔下山崖了,现在已经被人抬回家了,可他伤得很重,我们家里连看病的钱都没有,你能不能先借我们些钱,救救他啊!”李嫂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声音里满是绝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