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50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

洪武二年(4066年)冬季十月初一,高丽使者成惟得等人辞别回国。

皇上写信晓谕其国王王颛说:‘近来使者从你的王国归来,朕询问你王国的政治风俗,城墙、军队、住房情况如何?’使者说:‘当地习俗是没有城墙,虽然有武器装备但侍卫不严密,有居住的房屋却没有处理政务的地方。’国王一心喜好佛教,在离海边五十里或三十里的地方,百姓才开始有了安宁的住处。我询问原因,他说曾经被倭奴骚扰,如果真是这样,我很替大王担心。我虽然德行浅薄,但作为天下之主,你已经称臣进贡,这一做法合乎古代的礼仪。凡是诸侯的国家,形势将要接近危险的时候,所以挽救危局、保卫国家的方法,不能不明了,大王您要知道这个道理。古时候,王公设置险要地势来守卫自己的国家。现在大王您拥有百姓,却没有城墙,百姓将依靠什么来保护自己呢?治理国家的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军备。现在大王不整治军事装备,那么国家的威望就会丧失。百姓把粮食视为生存的根本,现在沿海地区的土地没有被耕种,百姓的食物就会匮乏。凡是国家,都一定有发布政令的地方。现在大王有居住的房屋却没有处理政务的厅堂,那么就无法向臣下显示尊严,朕很不赞同这种做法。历代的君主,不分华夏与四夷,只需要修习仁义礼乐来教化百姓。形成习俗。现在大王放弃治理国家的政事,每天以持斋守戒为要事,想要以此求得福报,这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了。佛教的教义学说,在三皇五帝的时候没有听说有过,而那个时候天下非常太平。后代致力于佛教(事务)却能够保全自己国家的,(人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情况啊。梁武帝(萧衍)的事情,可以作为明显的借鉴,大王难道不知道这件事吗?大王之所以能成为高丽的国王,都是因为前代积累的功业。如果推行先王的治国之道,和百姓一起兴办有利的事、除去有害的事,使百姓人口增多,父母妻儿都能吃饱穿暖,各得其所,那么国家就能长久存在。修养德行、祈求福分,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大王为什么不做这件事而做那件事呢?身为一国之君,应该重视祭祀的典礼。听说大王的国家,不饲养祭祀用的牲畜,拿什么来供给国内山川城隍的祭祀呢?古人说过:‘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战争。’如果军事不整治,祭祀之事不周全,那凭借什么来治理国家呢?现在元朝的气数已尽,沙漠边塞的百姓没有统领者,我的军队还没到达辽东、沈阳,这期间或许有强横凶暴之人出现,(他们)即使不成为中原的祸患,也一定会骚扰高丽。何况倭寇在海岛出没,已经有十多年了,必定知道大王的虚实,这也是不能不考虑的(事情)啊。大王想要抵御敌军,如果没有雄武的将领、勇猛的士兵,就不能到边疆之外去进行远距离作战。大王想要守住它,不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内部有储备积蓄,外部有救援的兵力,就不能挫败敌军的锐气并擒获敌人。由此说来,大王您所承担的责任也很重啊。明智的人在祸患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加以防范,把危险转化为安全。之前的这几件事,朕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过是想与大王共同分担这些忧虑罢了,大王要仔细考虑这件事。并且知道你想要制定合乎礼法规范的服饰来供奉家庙,我感到非常高兴。现在赐给你王冠服饰、乐器、陪臣冠服,以及洪武三年的大统历、六经、四书、通鉴、汉书,你可以去领取。我写的这封信,就不再多说其他的事了。’仍然赏赐了魏惟得等人数量不等的绫罗绸缎。

皇帝派湖广行省平章杨璟前去招降明升。杨璟到达蜀地,向明升说明祸福,让他献出国家,入朝拜见皇帝。明升被众人的议论所牵制,不能做出决断。杨璟回来后,又写信去开导他说:“我听说古代拥有国家的人,力量相同就比德行,德行相同就比道义,道义不足就不敢对抗,德行不够就归顺,所以能使自身和家族两全而得到保全,名声流传于无穷无尽的后世,福泽延及子孙,家族长久。反之,往往会招致失败。现在您凭借年轻的资历,继承前人的功业,占据了巴、蜀地区,安静地坐在那里,不向我咨询最高的策略,而是听取众人的意见,认为瞿塘峡、剑阁地势险要,只要一个人拿着武器守卫,一万个人也无法奈何,这都是不了解时势变化,而误导了您。为什么呢?过去占据蜀地且势力最为强盛的,没有谁比得上刘备,诸葛孔明辅佐他,训练士兵,但财物费用不足,就从南蛮获取(财物),然而仍然早晨不能为晚上打算(处境窘迫),仅仅能够保全自己。现在您的疆土,向南不超过播州,向北不到汉中,拿这个和中原相比,相差极远,而想靠着这小小一块地方,延续短暂的生命,可以说是明智吗?如果说险要阻塞之地可以依靠,那么三苗的旧址就不会被灭掉,有扈氏的国家就不会灭亡,蚕丛、鱼凫的属地就不会归您所有了。我们的皇帝仁义圣明,神武英明,调兵遣将,天下无敌,运用谋略,奇招迭出,神明也会响应他的号召,归顺的人都会受到恩赐,顽抗的人才会受到讨伐。因为您的先人与我们关系友好,所以我不忍心发兵攻打,多次派遣使者告诉您我的意思。又因为您年幼,没有经历过变故,恐怕会被狂妄无知的言论所迷惑,失去长远巨大的利益,所以又派遣杨璟,当面告知其中的祸福。我军深仁厚泽,对明氏的待遇也不薄,足下难道不能深思吗?而且以前那些犯上作乱的雄豪之人,如陈友谅、张士诚,他们偷偷占据吴楚之地,制造船只堵塞江河,囤积的粮食堆积得超过山丘,手下有强劲的将领和勇猛的士兵,自认为无人能敌。然而在鄱阳的这一场战役中,陈友谅被斩首;不久之后回师向东征讨,张士诚自缚投降。这不是凭借人的力量(做到的),实在是上天的旨意啊。您看看这个,觉得怎么样?陈友谅的儿子逃窜到江夏,朝廷派军队前去讨伐,他走投无路,出城投降,皇上宽恕了他的罪过,封他为侯爵,这样的恩德荣耀,天下人都知道。您没有他们那样的过错,而能幡然醒悟,独自判断,自我寻求更多的福分,就一定会享有分封的土地,保证先人的祭祀,世世代代不断绝,这难道不是很明智吗?如果你们一定要在一个角落里强硬抵抗,苟延残喘,就像鱼在沸腾的锅里游动,燕子在危险的帐幕上筑巢一样,祸患即将到来,自己却还不知道。田璟担心朝廷的军队一旦到来,其来势不可抵挡。前些日子您的大臣为您谋划,有的把郡县献给别人,有的把城池拱手让人,他们都为了自身的利益,想要谋取富贵。在这个时候,老母亲和年幼的孩子,将要归向何处呢?纵使你年纪小不明白事理,提到母亲,难道你不为此痛心吗?灾祸、幸福、利益、危害,清晰可见,叛逆和归顺的抉择,就在您审慎思考之后做出决定罢了。”郭升不能听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