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爷被自己大胆想法吓着。
顿时睁大了眼睛。
心底也泛起一丝喜悦。
甚至有跟着过去,大杀四方的冲动。
他激动地站起。
一把抓住段青山的手,问道:
“你真的能回去了?”
段青山没想那么多,再次郑重地点头。
又指了指桌上的物品,笑道:
“当初,阿爷给我这穷途末路之人一饭之恩。”
“又拿出五百块,让我有了找到前路的希望。”
“这点薄礼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朱大爷冲动的想法,也只是稍纵即逝。
他早知道,这是准备送给他的。
也知道,不收段青山放不下心结。
他是见过世面的。
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也决定暂时收下。
平复心情后,将几个檀木盒子盖上。
微微一笑问道:
“这是打算还清债后。”
“与我这老头子恩断义绝?”
段青山摇摇头。
很明确也斩钉截铁地说道:
“不是,这份恩情永记于心。”
“感铭肺腑不敢言尔。”
“因此,这点薄礼。”
“相较阿爷救我于危难,那是不及万分之一。”
朱大爷点点头,觉得没看错人。
真是好小伙啊。
只是有些事情还需佐证。
也想知道更详细的情况,方便做出分析。
假如段青山真能回去。
那么他会做什么呢?
深层的东西。
朱大爷不敢细想,只是再次笑道:
“好吧,东西我收下,也领了你这份情义。”
“只是小段,我们都是军人出身。”
“我知道你想回去干什么。”
“可你想过没有。”
“你一个人回去能有多大作用。”
“何况,那场战争最终的结果,我们胜了。”
“才有了如今的煌煌大世。”
“作为一个军人,你回去也是保家卫国。”
“那么留下来呢?”
“其实,同样也可以保家卫国。”
“毕竟当今世界,照样是群狼环伺。”
“以你的本事和人品。”
“阿爷给你做个担保。”
“留下来建设祖国不好吗?”
段青山没有丝毫的犹豫。
淡定地摇摇头,微笑道:
“阿爷,那里有我的亲人,更是有我的根。”
“驱除外辱、保家卫国。”
“是我作为那个时代军人的使命。”
“不说粉身碎骨,起码要尽到自己的职责。”
“何况,小子是死过一次的人。”
“也差点点就粉身碎骨。”
“当然,有些历史的必然轨迹。”
“我也不会去强行改变。”
“也不是我一个小人物能改变的。”
其实,这才是朱大爷细思极恐的。
作为后世军人出身。
最为忧心的就是这样的异数。
毕竟段青山来过未来世界。
很多事情和历史走向都清楚。
假如他要改变历史,也许是唾手可为的。
这等于拿着上帝视角。
去应对百年前的时局。
而且,鬼知道他这大半年。
又学了多少现代科技,新型的战争手段。
出现那样的情况。
可想先辈们,将面临什么险恶局势。
那种结果,会是灾难式的。
有了段青山这番承诺。
他相信段青山的人品。
沉吟半晌。
站起身对着段青山敬个军礼,凝重地说道:
“我以一个老兵的名义,向你致以崇高的敬意。”
“你称得上一个合格的军人。”
聪明如段青山,自然能听出弦外之音。
也正是如此,他才郑重地说出。
会尊重历史的承诺。
其实,他尊重与否无关紧要。
的的确确是他改变不了历史轨迹。
见朱大爷敬礼,明显是要一个更正式的回应。
站起身回礼,随后笑道:
“阿爷,太郑重其事了。”
“我们都是为了这个民族。”
朱大爷忽然想起什么,坐下后又悄声问道:
“小子,你以前是哪支部队的?”
听到老爷子这么问。
估计又是好奇心起来了。
又或许出于进一步试探。
于是自信地报着履历道:
“段青山,1915年生人,祖籍云南陇川。”
“30年4月入滇军,在隆主席麾下警卫营当兵。”
“同年7月任班长、11月任代理排长。”
“由于文化太低,遂开始自学。”
“31年7月进云南讲武堂学习。”
“32年5月任第三旅六团侦察连一排长。”
“同年11月任侦察连长。”
“当时,自感学无所进,开始四处私下求学。”
“33年8月,考入陆军军官学校。”
“就读第十期二总队步兵科。”
“那一年,我年仅十九岁。”
“37年1月,预感日华之间的战争,气氛越来越浓。”
“为了尽快加入抵御外侮的战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