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盏路灯闪烁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林辰站在原地,目送勘测车尾灯消失在街角,转身对刘伟说:“回单位。”
车行途中,刘伟几次欲言又止。林辰没问,只是低头翻看手机里刚归档的扫描文件,手指在“SUB_12M_ANOMALY_C03.dat”上停顿片刻,锁屏,放入公文包夹层。
到达单位后,林辰先将昨晚勘测数据从手机加密相册导出,完成归档。
次日七点四十五分,林辰推开办公室门。陈雪已在工位前整理档案,听见动静抬头,递来一份签收回执。他接过,目光落在签字栏——“郑文昭”三个字工整清晰,“昭”字末笔收得干脆,毫无昨日拖痕般的刀锋走势。他不动声色地将回执夹进文件夹,放在桌上。
“昨晚数据都备份了?”他问。
“两份原始记录,一份交测绘公司指定接收人,一份封存在档案室保险柜,我亲自监督的。”陈雪答,“系统日志也同步归档,可追溯操作时间。”
林辰点头,刚要说话,门口传来脚步声。两名科员并肩进来,低声交谈戛然而止。其中一人迅速把手机屏幕扣在桌上,另一人低头整理文件,动作僵硬。
办公室空气像被抽走了一部分。
林辰走到自己位置,打开电脑,调出勘测项目进度表。他能感觉到几道目光在背后闪躲,有人刻意压低声音说话,有人频繁查看手机。他没回头,只在心里划出几道线:谁回避视线,谁频繁走动,谁始终盯着屏幕却未输入任何内容。
八点二十分,他起身走向茶水间。走廊拐角,两个年轻科员站在饮水机旁,声音压得极低。
“……说是林局和测绘公司早有勾连,项目没预算硬推,就是为了走这笔款。”
“那咱们签的备忘录算什么?出了事是不是也要担责?”
“听说上面有人盯上了,就等着抓把柄。”
林辰脚步未停,轻咳一声。两人立刻噤声,慌忙端起水杯离开。他接了一杯热水,转身时故意提高音量拨通供热公司电话:“王工,C区管网维修进度现在到哪一步了?群众反映夜间温度回升,你们那边监测数据确认了吗?”
电话那头回应:“昨晚十点完成三号支线焊接,今早测试压降正常,预计今晚六点前恢复全段供热。”
林辰对着空气点头:“好,保持节奏。群众投诉率比上周同期降了四成,这个数据要记入日报。”
他挂断电话,顺口对旁边值班的保安说:“今天设备运输应该不受天气影响吧?”
保安愣了一下:“没听说有预警。”
“那就好。”林辰笑了笑,端着水杯走回办公室。
回到工位后,他取出签收回执,对比昨日现场交接单上的签名,确认笔迹差异确实存在。他没有立即声张,而是将回执拍照,通过加密渠道发给陈雪,并附言:“比对近三年郑文昭所有签字样本,尤其是项目相关文件,看是否仅有本次出现收笔干净的情况。”
不到十分钟,陈雪回复:“共比对17份历史文件,‘昭’字末笔均有轻微拖痕,唯本次无此特征。签字人身份需进一步核实。”
林辰沉思片刻,拨通测绘公司办公室电话,以“资料归档需确认签字人权限”为由,请求核实郑文昭今日是否亲自到场签署文件。对方查证后回复:“郑总今日全天在总部开会,未外出,签字应为授权代签。”
林辰挂断电话,眼神微凝。他将信息整理成简要备忘,锁入公文包夹层,决定暂不公开细节,但需在会议上掌握主动。
九点整,他召集综合科全体人员开会,未发正式通知,只让刘伟口头传话:“十分钟后,小会议室,所有人到场。”
九点零七分,人到齐。有人带了笔记本却未打开,有人坐在角落低头刷手机。林辰站在投影幕前,按下播放键。
画面亮起,是C区停车场清晨布设传感器的场景。镜头平稳推进,记录着设备架设、参数校准、扫描启动全过程。林辰站在控制台旁的身影多次出现,与郑文昭对话的片段也被完整收录。
“这是昨天的原始录像。”他声音不高,“每一帧都由我们自己人拍摄,全程公开,无剪辑。”
他暂停播放,点名刘伟:“你来说说,数据移交流程。”
刘伟站起身,语速略快但清晰:“扫描结束后,原始文件当场加密,生成唯一哈希值。测绘公司代表郑文昭现场签收一份,我们留存另一份。交接单有双方签字,时间戳精确到秒。”
“陈雪。”林辰又叫道。
“档案接收流程合规。”她翻开记录本,“文件入库时拍摄了全过程视频,存入技术档案室独立服务器,访问权限仅限三人:我、林局、档案管理员。所有调阅操作留痕可查。”
林辰重新播放录像,画面切换到郑文昭签字那一刻。他放大局部,指着“昭”字末笔:“注意这个拖痕。这是原始签字。而今天早上,我们收到的档案回执上,同一个名字,末笔收得干净利落——经初步比对,该签名与郑文昭近期所有签字样本不符,且测绘公司证实其本人今日并未到场签署文件。这张回执的来源,需要彻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