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异所”挂牌成立后,立刻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那场面,简直比双11的物流仓库还要疯狂,只不过这里流通的不是商品,而是各种匪夷所思的idea和足以颠覆现代医学认知的数据。用苏小萌的话说,这里的学术浓度高到让人窒息,随便吸一口空气都感觉智商能涨几个点。
钱老院士团队的实验室里,画风是这样的:
一群穿着白大褂、头发乱成鸡窝的博士们,围着巨大的基因序列分析屏,上面密密麻麻的碱基对如同瀑布般流淌。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咖啡因和某种若有若无的灵草香气——这是林晓雅带来的“醒神香”,据说是用北渊山特产的“清心草”混合了几味提神开窍的药材制成,效果比浓缩咖啡因强十倍还不上头,深受熬夜秃头研究员们的喜爱。
“林顾问,目标基因片段‘LIF-Guardian’表达量提升了15%!小鼠的生命力场稳定性指标上升了8个点!”一个顶着浓重黑眼圈的博士盯着实时数据流,激动地喊道,声音都劈了叉。
林晓雅闭目凝神,指尖萦绕着淡淡的生命气息,轻轻按在实验小鼠(经过特殊培育,对能量敏感)的背上,感知着其体内最细微的能量流动变化。她闻言睁开眼,微微蹙眉:“能量流转在肝经区域仍有轻微阻滞,感觉像是……河道里卡了块小石头,虽然不影响大局,但不够丝滑。可能是诱导表达不够均匀,肝经对应的能量节点没有被完全覆盖,影响了整体‘气场’的圆融。钱老,建议调整纳米载体的靶向精度,最好能兼顾到足厥阴肝经的能量节点分布。”
钱老院士戴着特制的AR眼镜,看着眼前叠加了传统经络图谱和实时基因表达热力图的复合全息影像,兴奋地直拍大腿,把旁边助理端着的咖啡都震洒了:“妙啊!微观的基因表达热区,竟然真的能与宏观的经络能量节点高度重合!这就是生命系统的多层次统一性!微观与宏观的完美交响!调整!立刻按照林顾问的意见,重新计算载体参数,把肝经能量节点也给我纳入优先靶向区域!我们要打造的不是简单的基因强化战士,而是与生命能量场完美契合、毫无短板的‘灵根补丁’!”
助理一边手忙脚乱地擦着咖啡渍,一边欲哭无泪:“院士,这已经是本周第三套计算方案了,超算中心的账单……”
钱老眼睛一瞪:“账单算什么!这是要改写医学史的重大突破!快去!”
另一边,李国手团队的实验室则更像一个大型、高科技的中医理疗现场。
几位身强体壮、阳气旺盛的龙组成员(自愿报名,据说有高额补贴和优先体验北渊盟新产品的机会)身上贴满了各种传感器,像极了被连接上母舰的宇航员,躺在特制的、能监测微重力变化和生物磁场扰动的检测床上。李国手亲自坐镇,手指搭在志愿者的手腕上,闭目体会,口中念念有词,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在安静的实验室回荡:“寸脉浮紧,有如木浮水面;关脉弦细,恰似琴弦轻颤。此乃外邪入侵,客于肌表,导致营卫不和,正气略虚之象……”
他话音刚落,旁边那台价值堪比一架战斗机的“华佗”号高精度脉象仪屏幕上就同步显示出极其复杂的波形图和一长串实时数据,冰冷的AI语音冷静地分析道:“检测到桡动脉波形峰值前移,符合数据库‘浮脉’特征谱,波形张力增加且伴有细微震颤,确认为‘紧脉’与‘弦脉’复合特征。体表红外成像显示对应区域微循环略有异常。综合判断,与数据库第73号‘外感风寒轻症’模型匹配度87.3%。”
苏小萌则在一旁的操作台上,十指飞舞,利用“灵枢”系统的强大功能,将李国手感知到的、那玄之又玄的“气”的流动与走向,与遍布志愿者全身的传感器捕捉到的生物电信号、红外热辐射分布、甚至局部空间引力微曲率变化数据(这是龙组黑科技,试图探测“气”对时空的微观影响)进行叠加分析和可视化处理。
“李老!太神奇了!”苏小萌兴奋地指着自己光屏上构建出的、一个不断闪烁流转的3D人体能量模型,“您刚才判断‘外邪入侵,营卫不和’,系统清晰地捕捉到志愿者体表‘卫气’能量层在风池、风府穴附近出现了明显的区域性衰减和能量涡流紊乱!这与您判断的‘外邪入侵’位置高度吻合!而且,‘营气’在体内的流转速度也受到了影响!如果我们能建立一套足够庞大的、标准化的‘中医证候-能量场特征’对应数据库,以后AI辅助中医诊断的准确率和客观性,绝对能提升好几个量级!”
李国手捻着雪白的胡须,看着光屏上那将古老医学概念用现代科技语言直观呈现出来的能量模型,脸上满是欣慰和激动,连说了三个“善”字:“善!大善!至善!如此一来,我中医数千年‘望闻问切’之精髓,便可借科技之力,破除‘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藩篱,定标准,立规范,真正普惠天下苍生矣!苏小友,此事若成,你当居首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