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西,群英阁。
作为古武大会官方指定的下榻之处,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江湖生态圈”。各门各派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弟子们身着不同风格的服饰穿梭其间,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真气波动,时而平和,时而锐利,时而灼热,时而阴寒。打招呼的方式也五花八门,有抱拳拱手商业互吹的,有眼神对视暗中较劲的,也有直接放开气息互相试探的,主打一个“表面笑嘻嘻,心里MMP”的江湖常态。
北渊盟所在的独立院落,算是群英阁里的“高端住宅区”,这是龙组特批的待遇,彰显其“国家队”预备役的身份。但这待遇,显然也让某些“老钱”……啊不,是老牌势力,看得有些眼热。
“啧,凭什么他们北渊盟能住甲字院?我们神拳门就得挤乙字院?”
“听说走了龙组的关系,现在这世道,啧……”
“医修嘛,总会抱大腿,懂得都懂。”
类似的酸言酸语,隔着院墙都能飘进来几句。王铁柱在院子里把撼山槌舞得虎虎生风,恨不得一槌子把那些阴阳怪气的声音全砸回娘胎里去。林晓雅则优哉游哉地在整理药材,仿佛那些话是背景音乐。凌霜在树下擦剑,眼神都没斜一下。苏小萌和玄玑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扒对手数据。
朱北坐在院中的石凳上,面前泡着一壶用“清心草”炮制的灵茶,气定神闲。他甚至在识海里跟“世界娃”吐槽:“看,这就是江湖,卷不动就开酸,老祖宗的传统艺能了属于是。”
“虚空之心”传来一阵微弱的、类似打哈欠的波动,似乎在表示:就这?还不如我混沌初开时热闹。
真正让北渊盟感受到“国术界疑虑”的,是第二天上午,几位不速之客的正式拜访。
来者三人,皆是老者,但精神矍铄,太阳穴高高鼓起,眼神锐利如鹰。他们穿着不同款式的传统练功服,一人身形挺拔如松,气息沉凝,是八极拳的代表,姓吴;一人步伐轻盈,身形灵动,是形意拳的代表,姓孙;还有一人面色红润,气息悠长,是太极拳的代表,姓陈。这三位,在各自门派内都是长老级别的人物,在传统国术界颇有声望。
他们联袂而来,名义上是“拜访新晋同道”,但那股子审视和若有若无的威压,就差把“我们是来踢场子的”写在脸上了。
“朱盟主,久仰大名。”八极拳吴长老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带着金石之音,“听闻北渊盟独创‘医武双修’之道,老夫等人心中好奇,特来请教。”
这话说得客气,但“请教”二字,在江湖上往往意味着“掂量掂量你的斤两”。
朱北起身,笑容温和,如同春风拂面:“三位前辈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快请坐,尝尝我们北渊盟特产的‘清心茶’,降火明目,对调理因常年修炼刚猛功法导致的气血暗涌颇有奇效。”
他这话一出,吴长老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确实最近感觉胸口有些发闷,运劲时偶有滞涩,还以为是年纪大了,没想到被这年轻人一眼点破。
形意拳孙长老呵呵一笑,眼神却更加锐利:“朱盟主果然医术通神。不过,我等今日前来,更想见识见识贵盟的‘武’。毕竟,医者仁心固然可敬,但在这古武大会上,终究还是要手底下见真章。”
太极拳陈长老抚须颔首,语气看似柔和,实则绵里藏针:“孙长老所言极是。武道一途,讲究根基扎实,循序渐进。贵盟的‘医武’之道,听起来颇为新颖,但不知与我等传承数百年的国术相比,孰优孰劣?老夫担心,年轻人步子迈得太大,容易……伤着根基啊。”
这话就有点倚老卖老,暗指北渊盟是“速成班”,根基不稳了。
王铁柱在一旁听得直撇嘴,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嘀咕:“俺看你们是怕被拍在沙滩上吧……”
朱北脸上笑容不变,亲自给三位长老斟上茶:“三位前辈的担忧,晚辈理解。国术博大精深,是我华夏瑰宝,晚辈一直心怀敬意。我北渊盟的‘医武’,并非要取代国术,而是希望能与国术相辅相成,探寻一条更契合现代人体质、更能发掘人体潜能的道路。”
他顿了顿,看向八极拳吴长老:“便如吴长老所修八极,发力刚猛,讲究‘崩撼突击’,威力无匹。但刚不可久,猛易伤身。长老是否感觉,每逢阴雨天气,右肩胛旧伤便会隐隐作痛,发力至七分时,肘部经络便有针刺之感?”
吴长老端着茶杯的手猛地一顿,眼中闪过惊骇。他年轻时与人争斗,右肩胛确实受过重创,虽经调养,但留下了病根,这隐秘连他亲传弟子都不甚清楚!这朱北,竟能一眼看穿?
朱北不待他回答,又看向形意拳孙长老:“孙长老的形意身法,灵动如猿,爆发似炮。但追求极致速度与爆发,对膝踝关节负荷极大。长老近日,是否感觉左膝酸软,久站或骤然发力时,会有瞬间的失控感?此乃‘筋络磨损,气血不养’之兆,若不及早调理,恐成顽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