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咸鱼的逆袭》
鱼腥气像一张湿透发霉的渔网,沉沉地笼罩着宝船底舱。昏黄的鱼油灯勉强驱散一小片黑暗,光线所及之处,堆积如山的渔获正迅速走向**。惨白的鱼眼在幽暗中泛着呆滞的微光,鱼鳃无力地翕张,渗出浑浊粘液。几个年轻水手正弯腰从这恶臭泥淖里捞出勉强还能入口的鱼身,动作麻木,每一次弯腰都引来一阵抑制不住的干呕,空气里弥漫着绝望的酸腐气息。
“三天,”欧阳菲菲的声音在浑浊空气中微微发颤,她摊开掌心,几颗珍贵的维生素C药片已明显受潮变黄,“存粮告罄,连这‘仙丹’都撑不住了。再吃这些烂鱼,坏血病会比风暴先一步要了所有人的命!”她身后,罗子建眉头紧锁,正用一根细竹签徒劳地拨弄着一条鱼鳃腐烂殆尽的死鱼。
“盐呢?朝廷不是配了海量官盐?”张一斌捏着鼻子凑近,声音闷闷的。
“看看这个,”陈文昌的声音从阴影里传来,他拎起一条硬邦邦的“木板”——那是用船上粗盐反复腌渍暴晒后的“成品”。它呈现出一种毫无生气的棕红,边缘粗糙锐利,表面析出灰白的盐霜。“盐层锁住水分的同时也榨干了鱼肉细胞的最后生机,盐分渗入肌理,每一丝纤维都饱含苦涩。”陈文昌屈指一弹,“当”一声脆响,仿佛敲在朽木之上。“更糟的是,盐腌消耗惊人,船上的盐,根本撑不到下一个补给港口。”他语气沉重。
这严峻的现实像冰水浇在众人心头。张一斌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妈的,空有大海,难道要饿死在鱼堆里?”
陈文昌没接话,目光却锐利地扫过舱角堆叠的空陶罐——那是船医用来盛放药膏的容器。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骤然擦亮的火柴,瞬间照亮了混沌的思路:密封!高温杀菌!隔绝空气!现代罐头食品的基本原理闪电般划过脑海。他猛地蹲下,手指在冰冷潮湿的船板上急促勾画:“罐藏!高温蒸煮杀死**之源,密封隔绝外界侵蚀……就像……时间被强行按下了暂停键!”线条在他指尖下飞快成形,勾勒出一个简易蒸馏装置的雏形——铜管、冷凝、密封陶罐。
“可行?”罗子建眼睛一亮,他立刻领悟了其中物理隔绝和生物灭活的精髓。
“必须可行!”陈文昌斩钉截铁,目光灼灼,“这是唯一的生路!找铜匠老赵,拆几个不紧要的铜件!欧阳,去收集所有能密封的罐子!罗子建,设计冷凝回流!张一斌,准备柴火,我们要在底舱开炉!”
底舱深处,临时改造的“实验室”像个蒸汽缭绕的战场。铜匠老赵贡献出的几段废弃铜管被巧妙地铆接弯折,组成了蒸馏器的核心骨架。张一斌负责的炉膛里,柴火噼啪作响,舔舐着充当蒸馏锅的大铜盆底部。炽热的水汽带着浓烈的鱼腥,沿着铜管向上奔涌。
“压力!注意压力!”陈文昌嘶吼着,脸颊被火光映得通红,汗水小溪般淌下,双眼紧紧盯住连接处。罗子建半蹲在另一端,双手稳稳扶住充当冷凝水槽的木桶,冰凉的海水不断浇淋在螺旋缠绕的铜管上,蒸汽与冷水激烈交锋,发出尖锐的嘶鸣,白雾弥漫。欧阳菲菲紧张地守在一排大小不一的陶罐和药瓶旁,手里紧握着一小盒用于测试密封性的珍贵胭脂膏——这是她能找到最接近现代显像剂的东西。
“开阀!”陈文昌一声令下,罗子建猛地扳动一个简陋的黄铜旋塞。嗤——!一股滚烫、带着奇异浓缩鲜味的乳白色鱼汤激射而出,精准注入欧阳菲菲手持的陶罐中。滚烫的液体迅速填充罐体,欧阳菲菲眼疾手快,用浸透油脂的厚布垫着滚烫的罐口,另一只手将预先切割好的、涂了蜡的软木塞狠狠压入!趁着热汤翻滚的余温,软木塞受热膨胀,将罐口死死封住!
“成了!第一罐!”欧阳菲菲兴奋得声音发颤,将热得烫手的陶罐小心翼翼放在旁边冷却。罐壁上凝结的水珠迅速滑落,那简陋的木塞,此刻如同守住生命线的忠诚卫士。
然而,欢呼尚未出口,异变陡生!连接蒸馏锅与冷凝铜管的一个关键铆接处,承受不住持续的高温高压,猛地发出刺耳的金属呻吟!
“不好!”罗子建瞳孔骤缩。
轰——!
一声闷响,铆钉如同被火药炸开般激射而出!灼热的鱼汤混合着滚烫的蒸汽,如同失控的白色怒龙,从破裂处疯狂喷涌!滚烫的液体和灼人的气浪瞬间横扫整个工作区域!
“小心!”张一斌反应最快,一把将身边的欧阳菲菲猛地拽开。滚烫的鱼汤擦着欧阳菲菲的裙摆泼溅在舱壁上,发出“滋啦”的恐怖声响,留下一大片焦黑的印记。陈文昌躲闪不及,手背被飞溅的热液烫到,皮肤瞬间通红,剧痛钻心。
混乱中,一道矮壮的身影如同鬼魅般从弥漫的蒸汽边缘闪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迅速消失在通往上层甲板的黑暗甬道里——正是对陈文昌“邪术”深恶痛绝的厨师长赵大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