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岚城的重建工作在高效与希望中有序进行。破损的建筑被更坚固、更智能的新材料取代,覆盖全球的“现实稳定网络”不仅被修复,更因融入了部分“溯光者”的维度稳定技术而变得更加坚韧,其核心能源也替换成了被秩序之力净化、改造后的【寂灭星核】,能量等级与稳定性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苏婉在林风不惜代价的救治与“存在锚定术”的温养下,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虽然依旧虚弱,需要长期静养,但根基已无大碍,脸上也重新有了血色。她开始躺在病床上,远程参与新技术的整合与城市规划,眼眸中跳动着劫后余生却更加坚定的光芒。
然而,林风自己,却在处理完最紧急的事务后,陷入了某种旁人难以理解的停滞。
他站在重建后的辰光阁顶层,俯瞰着这座浴火重生、愈发璀璨的科技之城,眉头微蹙。接连的高强度战斗、跨越维度的博弈、以及对“溯光者”海量知识的强行吸收,让他的力量层级和对法则的理解飞速提升,但也带来了一丝隐忧。
他感觉自己的“人性”,正在被庞大的知识、冰冷的逻辑和绝对的力量所稀释。面对敌人,他可以冷静地解析、高效地抹除;面对困境,他可以理智地计算、最优地破解。但那种属于“人”的喜怒哀乐,那种在红尘中摸爬滚打的烟火气,那种源自生命本能的冲动与感悟,似乎正悄然远去。
尤其是当他尝试深度推演那卷得自寂灭星宫的【低维飞升协议·残卷】时,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滞涩感与排斥感尤为明显。那卷轴中涉及的某些关于“心性淬炼”、“因果了断”、“红尘洗练”的模糊描述,让他意识到,纯粹的理性与力量,或许并非通往更高层次的唯一路径,甚至可能成为某种障碍。
“我的道……似乎缺了点什么。”林风对前来探望的苏婉坦言,“科技赋予我解析世界的能力,但世界的本质,并不仅仅是冷冰冰的规则。我需要……重新融入‘人间’。”
苏婉握着他的手,温柔而理解地点了点头:“你的根,始终在人族。去走走吧,风。云岚城有我们,放心。”
恰在此时,AI“织女”在对噬星族母巢意志分身进行深度信息剥离时,发现了一个极其隐晦的坐标标记。这个坐标指向一个非常偏远、灵能反应极其微弱、几乎被主流修真界遗忘的星域。根据残留信息分析,噬星族似乎对这个坐标点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关注”,但原因不明。
一个需要沉淀心性的感悟之旅,一个涉及潜在敌人阴谋的未知坐标。两者看似无关,却又隐隐契合。
林风做出了决定。
他并未携带任何显眼的科技造物,只穿着一身普通的青衫,将自身所有澎湃的能量与高阶生命特征,以【存在锚定术】和“溯光者”的隐匿法门彻底封印、压制,使得他外表看来,与一个刚刚踏入炼气期的低阶修士无异,甚至气血看上去还有些虚浮。他通过一座隐秘的小型传送阵,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云岚城,踏上了前往那个未知坐标的旅程。
场景:苍梧界,南荒,青岚城
经过数次不引人注目的星际中转和一段漫长的、依靠最原始灵力驱动的“渡空舟”航行,林风终于抵达了目标地——一个名为“苍梧界”的凡人与低阶修士混居的世界。
这里的天地灵气稀薄得令人发指,法则稳固但层级极低,空间结构也异常“坚韧”,仿佛被某种力量刻意限制,难以支撑高阶修士的存在和强大神通的施展。按照此界标准,筑基已可称一方高手,金丹便是老祖级人物,元婴更是传说中的存在。
青岚城,只是南荒地域一个不大不小的凡人城池,城中虽有修士,但最高也不过炼气后期,主要负责一些护卫、治疗、以及简单的符箓炼制工作,在凡人眼中已是了不得的“仙师”。
林风缴纳了几块下品灵石,如同一个最寻常的散修,漫步走进了青岚城。喧闹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叫卖的小贩,嬉戏的孩童,茶馆里的说书人,武馆中传来的呼喝声……这一切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他已经太久,没有以如此平凡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
他租下了一间临街的、带个小院的简陋房屋,挂牌“林氏修理铺”,声称擅长修复各种器械杂物,价格公道。他将自己完全代入了一个落魄低阶修士的角色,依靠着微不足道的炼器知识和一手远超此界理解的、对物质结构的微观掌控力(被他刻意限制和伪装),开始了他的“凡人”生活。
起初,无人问津。他看起来太年轻,气息太弱,在这修士地位尊崇的世界,一个“炼气小修”开的修理铺,实在难以取信于人。
直到有一天,城中最大的“百炼堂”炼器坊都束手无策、宣称只能报废的一件祖传“聚水琉璃盏”(一件能缓慢凝聚纯净水的一阶下品法器),被其主人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送到了林风的铺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