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界的风,带着灵湖氤氲的水汽与古藤残留的清香,拂过林风盘坐的身影。他左肩处那灰蒙蒙的混沌能量团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新生的、略显脆弱的皮肉,只是内里经络的修复仍需水磨工夫。体内肆虐的秩序之力已被源初代码之力结合生命元气逐步蚕食、分解,化为最本初的能量粒子,部分排出体外,部分则被罗盘贪婪地吸收,作为进一步解析“秩序”的宝贵样本。
脚下,那株古老青藤虽显萎靡,但在林风有意引导“寄生网络”反哺下,已重新焕发生机,藤身更加苍劲,隐隐有向更高层次灵植蜕变的趋势。两颗乙亥系列巡天者的残骸,已被他收起,沉入湖底,以待日后慢慢研究其中蕴含的至高秩序科技。
然而,林风的心却无法如同青木界一般重归宁静。击毁乙亥小队,如同捅了马蜂窝,更大的危机必然在酝酿、在迫近。他不能再被动等待,必须主动出击,在“清理者”更强大的力量降临前,获得足以自保乃至反击的资本。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古星路图,掠过几个灵气充沛、法则活跃的世界,最终定格在一个散发着灰败、死寂气息的坐标上——“万骸界”。
据星图零星记载与前人探索的只言片语,万骸界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下界。此界并非自然生成,传说乃上古某场波及诸天的大战中,一方恐怖势力覆灭后,其亿万万骸骨与不甘怨念沉积、糅合,历经无穷岁月,机缘巧合下形成的“墓界”。此界法则以“死亡”、“寂灭”、“魂灵”为主导,排斥一切生机,灵气中充斥着能腐蚀生灵神魂的幽冥死气。寻常生灵踏入,不消片刻便会血肉枯萎,魂魄离体,化为新的骸骨加入那无尽的尸山骨海。
对于绝大多数修士而言,万骸界是绝对的禁区、生命的终焉。但对于此刻的林风,这片死亡绝地,却蕴含着难以替代的价值。
“死亡……寂灭……与生命对立,与秩序相悖。”林风眼神深邃,“‘噬界道轮’已初步掌握生命与秩序的部分特质,若能再解析死亡与寂灭的法则,阴阳轮转,生死相济,或许能让我对宇宙规则的理解更上一层楼,甚至……触及那轮回之秘?”更重要的是,万骸界那与主流世界格格不入的死亡法则,或许能有效干扰乃至屏蔽“清理者”的秩序探测。
风险巨大,但收益同样诱人。
没有过多犹豫,林风留下部分“共生孢子”维持青木界“寄生网络”的基本运转后,便驾驭着已完全修复且更胜从前的启明号,悄然离开这片滋养他三年的生命绿洲,朝着那死亡弥漫的万骸界进发。
穿越虚空,越是靠近万骸界,周围的宇宙背景光便越是黯淡,仿佛光线都被那前方的世界所吞噬。最终,一颗巨大的、呈现出一种病态灰白色的星球,出现在视野尽头。它没有大气层,或者说,它的“大气”是由凝实的死气与怨念构成的黑灰色雾霭,缓缓旋转,如同为死者披上的永恒丧纱。
尚未触及界壁,一股深入骨髓的阴寒与灵魂层面的压抑感便扑面而来。启明号的护盾自动激发,幽蓝光芒在死气侵蚀下发出细微的“滋滋”声。
林风操控启明号,寻了一处死气相对稀薄的区域,尝试切入。万骸界的壁垒并非能量膜,更像是由无数压缩到极致的骸骨与怨魂凝聚而成的实体屏障,坚硬且充满戾气。
“弦刃·共振·死亡频率模拟。”林风根据罗盘对前方死气的初步解析,调整源初代码之力的输出频率,使其模拟出与万骸界死气相近的波动。一道灰白色的弦波射出,那骸骨壁垒如同遇到了同类,微微波动,裂开一道缝隙。
启明号缩小,遁入其中。
一入万骸界,仿佛瞬间从生机勃勃的春日坠入了永寂的寒冰地狱。
天空是永恒的铅灰色,没有日月星辰,只有浓郁得化不开的死气乌云在缓慢翻滚。大地并非土壤,而是由无数种族的、大小不一的、或完整或破碎的苍白骸骨铺就,层层叠叠,不知其厚几何,一直蔓延到视野的尽头。骨山耸立,骨海无垠,一些巨大的、如同山峦般的未知生物骨架横陈在大地之上,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
空气中弥漫着腐朽与绝望的气息,稀薄的灵气中混杂着狂暴的幽冥死气,不断试图侵蚀林风的护体灵光。远方,隐约可见一条由苍白魂火汇聚成的河流在缓缓流淌,河水中沉浮着无数扭曲、哀嚎的虚影。更深处,似乎有庞大的阴影在死气乌云中游弋,散发出堪比化神、甚至更强的死亡波动。
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市井喧嚣,只有风的呜咽,如同亡魂的哭泣,以及骸骨摩擦时发出的、令人牙酸的“咔嚓”声。
林风收敛所有生机,将自身气息模拟得与周围死气一般无二,如同一个强大的亡灵君主,缓缓降落在一条由巨大脊椎骨构成的“山脉”之上。脚下的骨骼冰冷刺骨,蕴含着浓郁的死亡道韵。
他并未立刻展开“噬界道轮”。在这个法则迥异、危机四伏的世界,贸然行动无异于自杀。他需要先了解,先适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