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完渔业办的检查,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林海心里清楚,孙经理那边绝不会善罢甘休。
合作社必须更快地积累实力,才能应对接下来的风浪。
而积累实力,离不开真金白银。
“组织夜捕小队,今晚出海。”
下午,林海在合作社办公室里做出了决定,语气果断,“目标,冷水团海域,重点是东星斑和锦绣龙虾。”
夜捕小队是合作社的王牌之一,由林海亲自带队,成员包括经验最丰富的老根叔、体力充沛的小虎子,以及心思缜密的阿水伯(负责观察海况和辅助)。
他们使用合作社性能最好的“海溪号”和另一条经过声纳升级的渔船,装备了强光诱鱼灯和改良的深水刺网。
“好!早就该出海了!窝在村里都快生锈了!”老根叔第一个响应,摩拳擦掌。
“我这就去检查船只和网具!”小虎子兴奋地跳起来。
阿水伯则沉稳地点点头:“我看了天气预报,今晚海况不错,月光也亮,是出海的好时机。”
苏晓月立刻开始准备出海所需的物资和记录单据。
秦雨虽然不直接参与捕捞,但也提供了那片冷水团海域最新的水文数据和分析,帮助小队更精准地定位鱼群。
夜幕降临,两艘渔船亮起灯火,如同两颗星辰,驶离了笼罩在静谧夜色中的白沙湾,向着远海那片富含高价值渔产的神秘冷水团区域进发。
海上的夜晚并不寂静。
发动机的轰鸣、海浪拍打船舷的哗哗声、以及海风中特有的咸腥气息,构成了独特的交响曲。
林海站在“海溪号”的船头,感受着略带凉意的海风,视野中的UI界面在夜色中泛着微光。
【气运值:41/100】
气运值没有明显波动,看来这次夜捕更多是依靠技术和准备,而非纯粹的“运气”。
到达预定海域后,探鱼器屏幕上开始出现密集的鱼群信号。
老根叔熟练地操控船只,小虎子和阿水伯则合力将一道道改良的深水流刺网放入海中。
这种网具网目尺寸经过精心设计,主要针对体型较大的石斑鱼、龙虾等,能有效减少对幼鱼的误捕。
强光诱鱼灯投入海中,在幽暗的海底形成一片光域,吸引着趋光性的生物聚集。
等待收网的时间是漫长而充满期待的。
林海没有闲着,他凭借【声波诱鱼器】(持续使用,效果已不如初时惊艳,但仍有辅助)的微弱指引,在船尾进行垂钓。
鱼线猛地一沉,经过一番较量,一条体色鲜艳、布满白色斑点,约莫三斤重的东星斑被他拉出水面!
“开门红!林海哥,厉害!”小虎子羡慕地喊道。
林海笑了笑,将这条价值不菲的东星斑放入活水舱。光是这一条,估计就能卖到近千元。
几个小时后,开始收网。
绞盘转动,沉甸甸的渔网被缓缓拉上船。
网衣离开水面的瞬间,在船灯照射下,一片银鳞闪烁,夹杂着青黑色、红色的身影,噼里啪啦地挣扎跳跃。
“有了!大丰收啊!”老根叔声音洪亮,带着压抑不住的喜悦。
这一网的收获远超预期!
光是品相极佳的东星斑就有七八条,个头都在两斤以上。
更令人惊喜的是,网里还有五六只生猛威武的锦绣龙虾,它们巨大的鳌足在空中挥舞,甲壳上的彩色花纹在灯光下绚丽夺目。
此外,还有几条个头不小的黑鲷和黄鳍鲷,以及一些杂鱼。
“快,分拣,入舱!注意保持鲜活!”林海立刻指挥道。
众人一阵忙碌,小心翼翼地将高价值的东星斑和锦绣龙虾挑出来,放入专门的活水舱增氧。
剩下的鱼类则放入冷藏箱。
第一网就收获颇丰,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紧接着,第二网、第三网……直到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两艘船的活水舱和冷藏箱都几乎被装满,夜捕小队才心满意足地开始返航。
清晨,当两艘满载的渔船驶回白沙湾码头时,早已得到消息的苏晓月和其他一些社员已经等在岸边。
看到船舱里那些活蹦乱跳的高档海货,码头上响起一片欢呼。
“这么多东星斑!还有大龙虾!”
“这下发财了!”
“还是阿海有本事!”
简单的称重和分拣后,林海立刻联系了海悦酒店的赵经理。
赵经理闻讯亲自开车赶来,看到如此多高品质的野生东星斑和锦绣龙虾,眼睛都亮了。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定价:东星斑按大小和鲜活程度,均价480元/斤,总共86斤,卖得元;锦绣龙虾620元/斤,总共28斤,卖得元;其他黑鲷、黄鳍鲷等杂鱼统一打包,卖了2850元。
本次夜捕总收入:元!
扣除掉船只燃油、网具损耗等成本约3000元,净利润高达元!按照合作社章程,这部分收入的百分之七十用于参与夜捕的社员分红,百分之三十纳入集体发展基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