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两家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再度升级。
消费者显然乐见这样的竞争,也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优惠的产品。
火腿肠的高价正逐渐下滑。
金狮火腿肠的销量再次急剧上升。
此消彼长,何师傅火腿肠的销量增长陷入停滞。
价格战仍在继续。
何师傅火腿肠进一步降低了含肉量,将其降至70%,同时价格调整到与金狮火腿肠相同的水平。
一样的价格,消费者自然会优先选择何师傅火腿肠。
于是顾客们又涌向何师傅火腿肠,大量购买。
457王中王系列,表现突出!
许大茂得知何师傅火腿肠降价的消息后,
一边怒骂,一边也不得不降低金狮火腿肠的含肉量和价格。
许大茂疯狂地将金狮火腿肠的含肉量从70%降至50%,
随后一路再降。
最夸张时,金狮火腿肠的含肉量只有15%。
价格也低得惊人。
单卖一根金狮火腿肠尚能盈利,
但袋装销售却因利润无法覆盖包装成本而亏本。
何雨柱则把何师傅火腿肠的含肉量降到50%
便不再降低。
50%是他的底线,
低于这个比例,也就不配称为火腿肠了。
在金狮火腿肠工厂里,
工人们不再称其为火腿肠,
而是改称“面棍”。
毕竟15%的含肉量,基本全是面粉,
名副其实。
为了生存,为了与何雨柱打价格战,许大茂已不顾及消费者的感受。
如今消费者购买火腿肠,
是因为肉价太贵,
用火腿肠来弥补肉食的不足。
许大茂却将几乎全是面粉的产品推向市场。
市场上,
金狮火腿肠以极低价格吸引了不少人,
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
毕竟,仍有人吃不起更好的食品,
对他们来说,带一点肉味的面棍也算不错。
晓雨食品公司总部,
何雨柱坐在总经理办公室。
马华焦急地向他汇报:“师父,金狮火腿肠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我们了,
他们的销量比我们更大。
再这样下去,我们会被压制的,
我们是否也要降低何师傅火腿肠的含肉量?
现在我们的成本是他们的五六倍。”
何雨柱撇嘴,不屑地回答:
“马华,你还不明白吗?
这一切都是我的布局。
许大茂太年轻,这么快就上钩了,
而且如此丧心病狂。
15%的含肉量,真把消费者当傻子?”
何雨柱递给马华一份设计书,接着说:
“马华,
从明天起,工厂开始生产何师傅王中王系列火腿肠。”
这份设计书详细介绍了何师傅王中王系列,
该系列为纯肉型火腿肠,
含肉量超过98%,
主打高端市场,面向高端客户。
同时,何雨柱还设计了何师傅王中王火腿肠的经典广告,
广告中男主角对金狮火腿肠极尽嘲讽,
并喊出:
“吃火腿肠,就得吃王中王火腿肠,
纯肉才够味!”
这就是王中王火腿肠的优势所在。
王中王火腿肠一经推出,便迅速获得市场青睐。
这主要是因为金狮火腿肠做得太过火。
竟然把含肉量下调到了15%。
之前体验过高肉含量产品的消费者,自然对金狮火腿肠很不满。
觉得完全不是那个味道。
而就在此时,何师傅火腿肠推出了王中王系列。
凭借十足的肉感与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
在全国打响了名声。
金狮火腿肠被贴上了“偷工减料”“面粉肠”的标签。
何师傅的王中王系列反而销量大涨,
利润可观。
经济条件好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王中王系列,
预算有限的顾客,
则购买何师傅的普通系列火腿肠。
虽然普通系列含肉量只有50%,但王中王系列为何师傅树立了高品质形象,
让市场对何师傅品牌评价颇高。
许大茂一气之下,亲手砸了金狮火腿肠的招牌。
连他所在城市的商店和供销社,也停止采购金狮火腿肠。
许大茂这时才意识到情况不妙,
赶紧效仿晓雨食品公司,推出金狮火腿肠的王中王系列,
同样主打纯肉概念,
宣传含肉量高达100%。
可惜为时已晚,
金狮火腿肠“劣质”“面粉肠”的标签已经深入人心,
撕不下来了。
即便金狮王中王口感再好、肉量再高,市场始终不认可。
再加上之前金狮一直烧钱做市场,
此时已支撑不住,
公司转眼倒闭关门。
许大茂从香江大佬那里拉来的大笔投资全数蒸发。
引资时许大茂使了些手段,
还签了对赌协议,
金狮一倒,他就背上了巨额债务。
再次,许大茂选择了跑路。
这一回,没有尤凤霞陪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