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随着赵母走进宽敞的砖瓦房堂屋。 屋内收拾得干净整洁,虽然家具朴素,但透着一种过日子的利索劲儿。 铁柱和秀芹赶紧招呼大家坐下,屋里的长条凳、方凳和马扎全都用上了。
铁柱搓了搓手,开始简单介绍:“娘,大舅,二舅,李婶,这位就是周陌先生,俺的老板。 这位是詹妮弗小姐,先生的秘书。 这位是秀兰,跟秀芹一样在先生家里帮忙。 这几位是陈志远陈哥、王建国、刘富贵……这三位是汤姆、卡洛斯、迈克尔,都是我的同事。”
他又转向周陌等人:“先生,这就是俺娘,这是俺大舅赵大山,二舅赵大河,这是秀芹的娘李婶,这是秀芹的妹妹秀英。”
周陌微笑着向几位长辈点头致意:“大娘,两位舅舅,李婶,打扰你们了。”
詹妮弗也学着用不太标准的中文说:“你们好。”
陈志远、刘富贵等人也纷纷打招呼。 赵母和李寡妇等人显然有些紧张,尤其是看到还有外国人在场,赵母连忙摆手:“不打扰,不打扰,周先生,各位同志,快坐,快坐,俺给你们倒水。”说着就去拿暖水瓶和搪瓷缸。
铁柱趁着母亲倒水的功夫,凑到她耳边低声说:“娘,俺们这一大帮人还没吃晚饭呢,路上就吃了点干粮。”
赵母一听,立刻说道:“哎呀,你看俺这脑子,光顾着高兴了!” 她立刻展现出了农村主妇的干练,转身就对李寡妇、以及刚刚闻讯赶来的铁柱大舅妈、二舅妈说道:“他李婶,大嫂,二嫂,赶紧的,咱们拾掇饭食!” 又对眼巴巴看着姐姐的秀英说:“秀英,快去厨房帮着烧火!”
秀英响亮地应了一声:“哎!”
李寡妇和铁柱的大舅妈、二舅妈连忙应声。 铁柱的大舅赵大山和二舅赵大河不用吩咐,立刻起身说道:“俺们去菜地里摘点新鲜的菜去。”说着就拿起墙角的篮子出了门。
铁柱和秀芹麻利地从他们带来的食材里拿出鸡、鱼、肉和一些副食递给赵母等人。 赵母一边接食材一边对周陌等人歉意地说:“周先生,各位同志,你们先歇歇脚,喝口水,饭一会儿就得!”
周陌温和地说:“大娘,不着急,慢慢来,辛苦你们了。”
赵母、李寡妇带着两位舅母和秀英就在旁边的厨房里忙碌起来,洗菜、切肉、烧火、炖煮,分工明确,动作利索,充满了农村灶间特有的热火朝天的气氛。
堂屋里,铁柱和秀芹陪着周陌等人说话。 这时,一只黄白相间、身形矫健的狸花猫不知从哪里溜达了进来,它先是警惕地看了看满屋子陌生人,然后迈着优雅的步子,竟然径直走到了坐着的周陌腿边,用脑袋亲昵地蹭了蹭他的裤腿,还“喵呜”叫了一声。
“咦?这猫……”詹妮弗第一次见到这种中国常见的狸花猫,觉得很是新奇。
张秀兰也好奇地看着,她在美国长大,见的更多的是各种宠物猫,对这种看起来略带野性的田园猫颇感兴趣。
周陌微微一笑,伸手轻轻挠了挠狸花猫的下巴,那猫立刻舒服地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仿佛知道这里谁才是核心人物。
铁柱笑道:“先生,这是俺娘养的猫,抓老鼠可厉害了,平时挺怕生的,没想到跟您这么亲。”
在众人的闲聊和猫咪的陪伴下,时间过得很快。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浓郁的饭菜香味就从厨房飘了出来。 赵大山和赵大河也提着满满一篮子沾着泥土气息的新鲜蔬菜回来了,有嫩绿的小油菜、菠菜,还有几个水灵灵的萝卜。
赵母和几位妇人开始往堂屋的方桌上端菜。虽然时间仓促,无法完全备齐沂水传统的“八大碗”,但也尽力做出了几样体现当地特色的家常菜。
一大盆热气腾腾的“不柴鸡”,鸡肉炖得软烂,里面的松菇吸饱了汤汁,粉皮滑溜入味;一盘“瓦块鱼”,鲤鱼块炸过后用酱汁烧制,咸香可口;一碗色泽红亮的红烧五花肉;一盘用豆芽、胡萝卜丝和鸡杂快火炒出的“炒合菜”,旁边还配了一小碗蒜泥芥末汁供蘸食;还有一大碗冒着热气的“松菇丸子汤”,肉丸紧实,汤头鲜美;再加上几盘清炒的时蔬:蒜蓉小油菜、清炒菠菜、凉拌萝卜丝。主食是刚蒸好的、冒着热气的大白馒头。 虽然不像城里饭店那样精致摆盘,但分量十足,香气扑鼻,充满了农家菜的朴实与真诚。
“周先生,各位同志,乡下没什么好招待的,都是些家常菜,千万别客气,一定要吃饱!”赵母一边摆放碗筷,一边热情地招呼着。
周陌看着满桌的菜,说道:“大娘,这已经很丰盛了,辛苦各位了。”
众人落座。赵母特意拿出了周陌他们带来的白酒,给几个男人倒上。 她对着赵大山、赵大河和铁柱说:“大山,大河,铁柱,你们陪着周先生和陈同志他们喝点。” 她又看向周陌,有些不好意思:“周先生,家里没有什么酒,只有用你们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