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忙碌与平静的交织中又过去了一个星期。周陌的生活依旧遵循着公寓与公司两点一线的节奏,但在这看似单调的表象下,暗流涌动。
在太平洋资本的办公室里,气氛紧张而有序。玛丽带领的交易团队如同精密的仪器,按照周陌的指令,通过遍布不同券商、难以追踪的隐蔽账户,悄无声息地吸纳着那五家目标银行的股票。每一笔交易都尽可能拆散,融入市场庞大的日常交易流中,如同水滴汇入海洋。
李维斯则严密监控着资金的流向,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同时规避任何可能引起监管注意的红线。大卫·泰珀很快进入了角色,他提供的每日市场情绪和风险点摘要,虽然略显青涩,但角度新颖,有时能提供一些玛丽和李维斯忽略的细节。
周陌坐镇中央,大部分时间都在听取汇报、审阅报告、做出微调决策。他很少直接下达具体操作的命令,更多的是设定边界和原则,给予玛丽和李维斯充分的发挥空间。但在更高层面上,一场更为隐秘的布局正在他脑中勾勒,并通过极其隐晦的方式逐步实施。
他运用“千门”秘传中的“种生局”之法。此法并非直接操控,而是通过散布看似无关紧要的消息、引导某些关键人物的关注点、在特定的社交圈层内埋下心理暗示,如同在肥沃的土壤中播下种子,等待时机成熟,自然生长,最终引导局势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他可能会在与格林教授通话时,“无意”间提及对某个地区性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可能会让伊莎贝尔在安排与某些财经记者“偶然”的午餐时,透露一点关于市场“过度恐慌”的看法;甚至在与罗杰·克莱门特讨论古董时,也会“顺带”聊几句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测”,而这些话总会通过某种途径,流入需要听到它们的人的耳朵里。这些举动单一来看毫无异常,但交织在一起,却能在无形的信息场中逐渐营造出一种微妙的氛围,为太平洋资本的收购行动提供一层无形的掩护。这一切他都做得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甚至连具体执行任务的伊莎贝尔和偶尔被利用的罗杰,都未必能察觉到其中深意。
下班回到顶楼公寓,周陌则换上了另一幅面孔。如果当晚没有与伊莎贝尔的“友谊赛”,他便会钻进那间临时改为工作间的客房。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化学药剂和金属打磨的味道。工作台上,摆放着那尊布满铜锈的青铜雕刻和那件品相一般的狗首。
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将那尊疑似多纳泰罗的青铜雕刻浸泡在特制的溶液中,软化附着其上的硬结污垢和部分锈蚀。然后,他运用“疲门”传承中类似于中医“望、闻、问、切”的法门,结合“千门”对于物性纹理的极致洞察力,手指以一种极其轻柔而稳定的动作,用各种自制的小工具——木签、驼毛刷、细腻的磨石——一点点地剥离杂质,露出底下古朴而精湛的雕刻线条。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需要绝对的耐心和对力道精准到毫厘的掌控,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对古董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但在周陌手中,这个过程却如同艺术创作,充满了一种沉静的力量感。
对狗首的处理则更为细致。除了清理表面的污垢和铜锈,他还需要小心地修补一些细微的磨损和划痕,尽量恢复其原有的神韵。他调配了特殊的矿物颜料,一点点地进行做旧和补色,力求浑然天成。
这些工作对他而言,不仅是对收获的古董进行维护,更是一种对“千门”和“疲门”技艺的深入修炼和融合,能让他的心绪在金融市场的波澜诡谲之外,找到一份难得的沉静和专注。
李卫国很快接管了公寓的厨房,他的到来受到了所有保镖和住户的一致欢迎。浓郁的北方炖肉、精致的南方小炒、花样繁多的面点…每天变着花样的美食,极大地提升了公寓的生活品质和凝聚力。刘富贵则在布鲁克林的修车场干得热火朝天,虽然语言还不大利索,但他扎实的技术和肯吃苦的劲头很快赢得了老师傅们的认可。秀芹则安静地负责六楼的清洁,她把每一处都打扫得一尘不染,做事细心周到,偶尔还会帮李卫国打打下手,脸上也逐渐多了笑容。
这段时间里,周陌也对两位新助理艾琳·帕尔默和詹妮弗·史密斯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艾琳宏观视野开阔,对政策和经济趋势的把握敏锐;詹妮弗则对数据有着近乎偏执的严谨,构建模型和风险控制的能力突出。两人都展现出了超越普通助理的专业素养,而且工作勤勉,无可挑剔。
这天晚上,在公寓的506主卧内,又是一番缠绵之后。
(此处省略详细描写三百字)
… …
伊莎贝尔慵懒地趴在周陌胸口,手指无意识地在在他结实的胸肌上画着圈,金色的长发披散开来,碧蓝的眼眸中水光潋滟,满足中带着一丝倦怠。
周陌抚摸着她的光滑的脊背,忽然开口道:“伊莎贝尔,最近感觉怎么样?带领艾琳和詹妮弗,还顺手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