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劫,散仙真君仿若从混沌迷障中陡然清醒。他孤身立于洞府之内,四周静谧无声,唯有他沉重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往昔盲目追求炼体速度的种种过往,此刻如潮水般在他脑海中汹涌翻腾,每一个冲动冒进的画面,都似一把锐利的刀,刺痛着他的内心。
他终于恍然大悟,原来修行并非是一场争分夺秒、只求瞬间爆发力的短跑竞赛。在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上,一味地急切追逐速度,而完全不顾及身体的承受极限,就如同在流沙之上构筑巍峨高楼一般。
流沙本就难以承载重物,而高楼又需要坚实的地基才能稳固矗立。如此一来,尽管表面上看起来进展迅猛,高楼节节攀升,但实际上其根基却如同柳絮般飘摇不定。一旦遇到一丝变故,比如一阵强风或者轻微的震动,这座看似宏伟的高楼就会像泡影一样轰然坍塌,所有的努力都将化为乌有。
这种行为不仅是对修行真谛的背离,更是将自己置于岌岌可危的险境之中。因为在修行的道路上,身体和精神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过度透支身体,不顾及自身的承受能力,那么最终可能会导致身心俱疲,甚至会对修行产生负面影响。
散仙真君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审慎目光,重新审视形体锻炼与五脏之间那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联系。在他眼中,此时的身体宛如一座精妙绝伦的宏大庙宇,五脏便是支撑庙宇的擎天巨柱,形体锻炼则是维护庙宇稳固的修缮之法。任何一根巨柱若过度损耗,都如同抽掉了庙宇的关键支撑,引发的连锁反应将如汹涌的洪流,瞬间冲垮整个庙宇的结构,让整个身体系统陷入万劫不复的崩溃境地。
就拿之前的经历来说,为了尽快提升力量,他疯狂地投入到高强度的炼体训练中。日夜不停的负重练习、极限的体能挑战,使得肢体力量看似在短期内得到了显着提升。然而,他却忽视了肾脏在这一过程中承受的巨大压力。肾脏,在中医理论与修行认知里,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过度的肢体锻炼,犹如无休止的重压,使得肾脏精气不断被消耗,肾精逐渐亏虚。肾精一旦亏损,便如同源头干涸的河流,无法为肝脏提供充足的滋养,进而导致肝血不足。肝脏,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血不足使得其疏泄功能受阻,就像一辆失去精准操控的马车,开始偏离正轨。肝脏功能的异常又如同多米诺骨牌的起始一推,迅速波及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受肝脏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食物无法正常转化为气血,整个身体犹如失去动力的机器,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泥沼,最终将他推向了生死边缘。
痛定思痛之后,散仙真君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过去修行方式的不足之处。为了不再重蹈覆辙,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对自己的修行方式进行一次彻底的重塑。
他深知冲动和盲目是修行路上的大忌,因此,他摒弃了过去那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转而以一种沉稳如渊的姿态来面对修行。他开始精心雕琢一套全新的修行计划,这套计划既科学合理,又能循序渐进地提升他的修行境界。
这套修行计划就像一张紧密交织的大网,将各个方面的修行都囊括其中。首先,他注重形体锻炼,通过各种方式来强化自己的身体,使其能够更好地承受修行过程中的压力和挑战。
同时,他也认识到灵植辅助的重要性。于是,他精心挑选了一些适合自己的灵植,并将它们融入到修行计划中,以借助灵植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的修行效果。
除了形体和灵植,心境的修炼也是修行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散仙真君明白,只有心境稳定,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因此,他通过各种方法来磨练自己的心境,使其变得更加坚韧和沉稳。
最后,他还关注到了五脏的调养。他知道五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只有五脏健康,才能为修行提供坚实的基础。于是,他在修行计划中加入了五脏调养的内容,通过饮食、调息等方式来呵护自己的五脏。
这样一来,这套修行计划就将形体锻炼、灵植辅助、心境修炼与五脏调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散仙真君在修行道路上不断前进。
在形体锻炼方面,散仙真君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往日激进的修行策略。曾经,他为了快速提升实力,如同不知疲倦的蛮牛,不顾身体的疲惫与抗议,疯狂地进行高强度、超负荷的训练。而如今,他深知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犹如饮鸩止渴,虽能带来短暂的力量增长,却埋下了无穷的隐患。
他开始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量身定制一份详细且周全的锻炼进阶方案。每天清晨,当第一缕曙光温柔地洒落在洞府前的空地上,散仙真君便开启了他的修行之旅。他的身形缓缓舒展,仿若苏醒的远古神兽,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舒缓,如同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却又恰到好处。他的呼吸与动作完美契合,吸气时,仿若能感受到天地间那股纯净而磅礴的灵气,如同灵动的丝线,丝丝缕缕地融入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呼气时,体内积攒的浊气如被驱散的阴霾,缓缓排出体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