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定法》三焦畅达之法——手少阳三焦经疏通要诀
立夏的午后,阳光透过老槐树繁茂的枝叶,在地上洒下一片片斑驳的浓荫。蝉鸣初起,那一声声怯生生的鸣叫,仿佛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暑气的深浅,为这宁静的夏日增添了几分别样的生机。1043年的这一天,我翻开那本已然泛黄的日记,上面赫然记载着:“三焦主气机,升降连目眦。一窍若阻滞,眼神必纷驰。” 这几行字,如同在我对经络与眼动关系的探索旅程中,又点亮了一盏明灯,引领我深入探寻手少阳三焦经的奥秘。
在漫长的修炼生涯里,我逐渐认识到人体经络系统犹如一个浩瀚而神秘的宇宙,各条经络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生命的正常运转和修炼的进程。而手少阳三焦经,虽不像一些主要经络那般广为人知,但其在人体气机调节方面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与眼部的联系,更是微妙而关键。
我曾在诸多古籍中探寻关于三焦经的记载,发现它 “主气机升降”,其循行路线 “至目外眦”,这意味着它如同一个精密的调控枢纽,协调着眼部气血的运行。若三焦经气机不畅,就如同交通堵塞,气血无法顺畅抵达眼部,眼神便会失去滋养,变得纷扰不定,定力也随之难以凝聚。
为了深入了解三焦经与眼部的关联,我四处寻访高人。在一座古老的道观中,我遇见了一位隐居的道长。他面容祥和,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当我向他请教三焦经与修炼的关系时,道长微微点头,缓缓说道:“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主持诸气,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三焦气机通畅,则周身气血调和,眼神自能安定。若三焦阻滞,气机逆乱,不仅眼部受扰,全身皆会不适。” 道长的话如醍醐灌顶,让我对三焦经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坚定了我探寻疏通三焦经之法的决心。
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与思考,我结合自身修炼经验,总结出一套以 “三焦扩胸式” 为核心的修炼方法,旨在通过特定的动作,推动三焦气机升降,调和眼部周围气血,缓解眼目干涩疲劳,使眼神更加灵动且不滞,从而提升修炼时的专注力和定力。
双脚稳稳地站立,与肩同宽,仿佛扎根于大地,汲取着大地的沉稳之力。双手握拳,缓缓置于胸前,拳心向内。接着,以一种缓慢而沉稳的节奏,将双手向两侧打开,如同展翅的雄鹰,肘部微微弯曲,保持自然舒适的状态。在双手打开的过程中,目光随着双手的移动,看向两侧预先选定的固定物,仿佛要将视线延伸至无尽的远方。然后,再缓缓将双手收回至胸前,重复这个动作15次。每一次打开与收回,都像是在引导着三焦经的气机流动,感受着气息在体内的顺畅运行。当双手打开时,能感觉到胸部的扩张,仿佛为三焦经的气机开辟出更广阔的通道,气血随之涌动;双手收回时,又似将散开的气机凝聚,使其更加凝练。
初练 “三焦扩胸式” 时,我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僵硬和动作的不协调。双手打开时,肩部和背部的肌肉紧绷,难以完全放松,而且气息也有些急促,无法很好地配合动作。眼神在看向两侧固定物时,也容易分散,难以保持专注。但我知道,这是身体在适应新的动作模式,是修炼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于是,我每天坚持练习,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逐渐适应了这个动作,僵硬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舒展和畅快的感觉。肩部和背部的肌肉变得更加灵活,气息也能与动作完美配合,在双手打开时自然吸气,收回时缓缓呼气。眼神在练习过程中也变得更加专注,能够稳定地跟随双手的移动,清晰地注视着两侧的固定物。我能明显感觉到三焦经的气机在体内顺畅地升降,带动着眼部周围的气血活跃起来,原本干涩疲劳的眼睛也变得清爽明亮,眼神更加灵动,不再有那种滞涩之感。
除了 “三焦扩胸式”,按摩外关穴也是疏通三焦经的重要环节。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是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每天,我都会抽出一定时间,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外关穴,以适中的力度进行按揉。按揉时,能感觉到穴位处微微发热,一股温热的力量沿着三焦经向上传导。随着按揉的持续,这种温热感逐渐扩散,仿佛在为三焦经注入一股活力,促进其气血的流通。每一次按揉,都是对三焦经的一次深度滋养,让我在修炼时能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三焦经的气机运行。
拉伸手臂 “三焦经段” 也是我日常修炼的一部分。我会站立或坐下,将一侧手臂伸直,掌心向上,然后用另一侧手轻轻抓住伸直手臂的手指,缓慢地向身体方向拉伸,感受手臂外侧三焦经路线上的拉伸感。在拉伸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在手臂的三焦经上,想象着气血在经络中顺畅地流动。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疏通三焦经在手臂上的经络,增强其气血运行的活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