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如丝导灵脉,脊枝挺拓贯九霄
春分启幕·万象更新
1046 年,丙午之年,春分时节宛如一位温柔的使者,悄然降临于广袤大地。仿佛被大自然那神奇的画笔轻轻一挥,世间万物皆从沉睡中悠悠苏醒,焕发出勃勃生机。
天空湛蓝得如同深邃无垠的宝石,澄澈而纯净,几朵洁白似棉絮的云朵悠悠飘荡其间,宛如梦幻中的仙境。燕群如黑色的精灵,排着整齐而有序的队伍,欢快地掠过刚刚泛起新绿的柳枝。它们灵动的身姿恰似一道道黑色的闪电,迅速而敏捷地划破长空。每一次振翅,都带起一阵轻柔的微风,那风里裹挟着泥土特有的芬芳,混合着青草萌发的清甜气息,丝丝缕缕,弥漫在整个天地之间,仿佛是大自然为这春日谱写的一曲清新乐章。
我静静地坐在庭院中的石桌旁,周围的一切静谧而祥和。身旁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新茶,袅袅升腾的热气中,茶香四溢,为这宁静的氛围增添了几分雅致。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如同细碎的金箔,轻轻落在我的身上,带来丝丝惬意的暖意。
我缓缓伸出手,动作轻柔而虔诚,轻轻翻开那本已然尘封千年的日记。纸张早已发黄,岁月的痕迹在它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指尖触碰到粗糙的纸面时,我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翻开书页,一行行工整的小楷映入眼帘——“以意引气,如丝穿珠”。这几个字旁边,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我的心得体会。那些文字形态各异,有的是用毛笔匆匆写下的草稿,笔画间透着急切与专注;有的是后来反复修改后确定的定稿,字迹工整而稳健;有的字迹遒劲有力,透露出我当时坚定不移的决心;有的则略显潦草,记录着我在修炼过程中瞬间闪现的感悟。每一个字,每一笔划,都承载着我多年来修行的点点滴滴。
就在我沉浸于回忆之时,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宛如大自然温柔的抚摸。纸页间飘出几缕轻柔的柳絮,它们像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空中欢快地翩翩起舞,旋转、飘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随后,它们缓缓落在一幅精美的图绘上。这幅画描绘的是“脊枝通天”的奇妙景象:一个人笔直地站立着,身姿挺拔如松,他的脊柱如同一棵参天大树的主干,从尾椎开始,一路向上延伸,直至头顶的百会穴。沿着脊柱,分布着一个个闪烁着微光的穴位,宛如夜空中璀璨的繁星,镶嵌其上,散发着神秘而柔和的光芒。而在他的头顶上方,一道耀眼的光柱自天际垂落而下,与他的脊梁完美衔接,仿佛将天地间的灵气贯通,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氛围,令人心生敬畏。
意念为引·真气流转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让自己的内心逐渐平静下来,如同波澜不惊的湖面。按照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我开始尝试以意念作为引导,去牵引体内蛰伏已久的真气沿着脊柱缓缓攀升。
起初,一切都进展得颇为顺利,就像平静湖面上泛起的第一圈涟漪,细微而又清晰。随着心意一动,一股温热的能量从丹田处悄然涌出,如同沉睡的巨龙渐渐苏醒。这股能量起初还很微弱,如同山间潺潺流淌的涓涓细流,沿着腹腔内错综复杂的经络缓缓上行。它小心翼翼地前行着,仿佛在探索未知的领域。但很快,这股细流便汇聚成一条细小却稳定的溪流,带着坚定的信念,向着脊柱的方向奔涌而去。
当这股真气进入脊柱的那一刻,奇妙而震撼的事情发生了。每一寸椎骨都像是被赋予了生命的活力,仿佛被点亮了一盏盏灯笼,散发出柔和而明亮的光芒。这些光芒并非杂乱无章地闪烁,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亮起,仿佛在遵循着某种神秘的规律。
首先是大椎穴,它位于颈椎的最下端,宛如一座重要的关卡,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关键所在。这里的光亮如同黎明时分的第一缕曙光,虽然尚显稚嫩,却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希望。紧接着是陶道穴,它的名字寓意着陶瓷般的坚韧与纯净。在这个穴位处,真气仿佛经历了一次洗礼,变得更加凝练,光芒也愈发稳定,好似经过精心打磨后的美玉,散发着温润而迷人的光泽,彰显出一种内敛而深沉的力量。再往上便是身柱穴,这里是支撑身体的关键所在,如同大厦的栋梁。真气至此,仿佛找到了坚实的支柱,光芒陡然增强,将整个胸腔照得通明透亮,仿佛要驱散一切黑暗与阴霾。
我全神贯注地感受着这一过程,意识紧紧地跟随着真气的流动轨迹,不敢有丝毫懈怠。我能清晰地察觉到每一个穴位的微妙变化,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阀门,精确地控制着真气的通行速度和强度。有时,真气的运行会遇到一些阻碍,比如某个穴位因为长期不通导致气血瘀滞,仿佛道路被巨石阻挡。这时,就需要我用更强的意念去冲击它,如同汹涌的海浪冲击着礁石,直到将其打通为止。每一次突破都伴随着一阵轻微的刺痛感,那是身体在经历蜕变的信号,但随后而来的则是难以言喻的舒畅与畅快,仿佛重获新生一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