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时之后,窗外的天色已经由深沉的墨蓝转为浅淡的灰白,东方天际泛起一抹鱼肚白,清晨的微光悄无声息地浸润着大地。
杂物房内,烛火早已燃尽,只剩下窗外透进的熹微晨光。
吴升轻轻放下手中最后一册边缘磨损、墨迹深浅不一的账本,指尖在粗糙的纸面上停留片刻。
经过这三个时辰心无旁骛的翻阅、比对与推演,从那些零散的书信、隐晦的暗账以及看似无关的流水记录中,他已然拼凑出了天弘武馆这三名馆主行事的大致脉络,以及他们为何会对自己出手的原因。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刘莽、赵阔、韩铁山这三人,盯上藏剑山庄的遗物,并非一时起意,而是他们一贯的生存方式使然。
从那些与不同势力的秘密通信碎片,以及几笔语焉不详的收货记录来看,他们如同盘旋在腐肉上空的秃鹫,长期游弋在十二听风楼及其周边地带,专门寻觅那些内部空虚、濒临瓦解或突遭变故的小型宗门、没落世家。
他们的策略并非强攻硬取,而是耐心潜伏,窥探时机,一旦确认目标失去外部援手或内部陷入混乱,便会趁虚而入,以各种手段,窃取、强夺、乃至欺诈,攫取对方积攒的功法秘籍、稀有灵材、祖传宝物。
行事颇为狡猾,善于抹去痕迹,往往待得目标势力彻底烟消云散,也无人会为其追索旧账,这使得他们屡屡得手且相对安全。
藏剑山庄此次遭逢灭顶之灾,自然成了他们眼中不容错过的盛宴。
其次,这次针对藏剑山庄的行动,从现有能找到的证据链条来看,并未发现明确的、来自更高层级势力指使的痕迹。
更多的记录显示,这是三人基于对藏剑山庄油水的评估,自主策划的行动。
动机颇为纯粹,劫掠财富,充盈私囊。
这种狩猎行为,似乎是他们这个小团体维持运转和满足个人**的主要途径。
这也解释了为何他们胆敢对镇玄司人员动手,并非背后有什么庞杂阴谋或强硬靠山,纯粹是利令智昏,加之对自身隐匿手段和实战能力的错误估计。
妄图在吞下藏剑山庄这块肥肉的同时,顺手铲除可能碍事的镇玄司人员,一了百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成功了太多次了,一次次的成功,他们觉得自己厉害极了。
最后,也是目前看来最具潜在价值的一条线索,关乎他们的销赃渠道。
抢夺来的功法秘籍、矿藏图谱、灵兵利器,对于刘莽三人这等层次而言,直接利用的价值有限,他们更看重的是将其变现。
在几份用特殊暗语记录的账目和一枚夹杂在信笺中的独特令牌上,吴升找到了指向,那令触手冰凉,正面阴刻着两个古朴的字。
金乌。
“金乌……”
吴升指尖轻轻摩挲着令牌上凹凸的刻痕,心中思索。
据他所知,在十二听风楼地界内,确有一家规模不小、背景众说纷纭的拍卖行,名为“金乌拍卖行”。
此拍卖行名声在外,传闻只要价码合适,几乎无所不卖,亦无所不收,对于货品的来源往往讳莫如深。
刘莽三人将赃物通过此地出售,合情合理。
这或许是一条能顺藤摸瓜,查出更多与他们有牵连的灰色交易,甚至可能触及拍卖行本身某些隐秘勾当的路径。
事情调查至此,基本脉络已然清晰。
这就是一起由三个利欲熏心、目无法纪的地头蛇,针对衰落宗门实施的抢劫未遂事件,过程中妄图攻击镇玄司人员,最终自取灭亡。
对镇玄司上层而言,这种局部性的、由底层势力发起的挑衅,虽性质恶劣,但尚在可控范畴,远比遭遇一个有组织、有预谋、系统性针对镇玄司的阴谋要容易应对。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事情可以画上句号。
后续的调查,特别是对“金乌拍卖行”这条线索的深挖,以及确认是否还存在其他类似受害者,需要更多资源和更高层级的权限。
但这已非吴升当前需要主导或能独自决断之事。
如何定性、是否深入追究、追究至何种程度,将取决于镇玄司上层的整体策略与资源调配。
毕竟,眼下司内的注意力,似乎更多地聚焦于河神之类的更大威胁上。
正思忖间,院落外传来了整齐而轻微的脚步声以及压低的交谈声。
吴升抬眼望去,只见一队身着镇玄司制服的队员,在天星山庄一名正式队员的引领下,正井然有序地进入院中。
这是他三个小时前联系山庄请求的支援,此刻已然抵达。
“吴玄令!”
为首的队正见到吴升,立即抱拳行礼,姿态恭敬,“属下奉命前来,协助清点并押运赃证!”
“你好,辛苦了。”
吴升微微颔首,起身将情况简要说明,重点指出了地下密室的位置、其中箱笼的重要性,以及杂物房内这些文书账册需一并封存带回,以供后续详查。
队员们训练有素,立刻分头行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