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凰把赵安赵萍姐弟俩送出院子的时候,看到有好些村民抱着柳枝向隔壁的院子走去。
这是来学习柳编的。
秦凰去隔壁看了一会,有的村民是带柳枝来的,有的村民是空手来的。
学柳编的村民中,有的人学的快,有的人学的慢,有的人一看自己学不会,看了一会儿热闹就离开了。
还不等秦凰离开,刚刚离开的几个村民又被自家的婆娘给赶来继续学习了。
大家看到他们走了又回来,都打趣几人,是不是被自家的婆娘骂了,才又回来继续学习的。
几人听了大家打趣的话,也不恼。
玩笑着和大家说,确实是自家的婆娘给他们骂来的。
大家听了他们的玩笑话,都哈哈大笑,问他们是怎么被婆娘骂的。
一个汉子说,“俺那婆娘说,只要有手就能学会,学不会的都是在找借口,就是懒,不想学,俺能说啥,继续学呗!”
“唉!俺媳妇也是这样说的,反正在哪里都是待着,没准看的多了,俺这笨手笨脚的人也能编一个提篮出来。”
他们觉得提篮是最好编的,而且刘老爹和李大郎两人,最先教他们编的也是提篮和托盘之类的简单物件。
刘老爹和李大郎两人觉得,只有先把这些简单的编好了,才能编那些复杂的值钱的物件。
有那心灵手巧的妇人,没一会儿就编出一个托盘来。
刘老爹和李大郎两人边教大家基本的编法,边留意观察都有哪些人心灵手巧,编得又快又好。
他们要挑一些心灵手巧,手脚麻利的人出来,这些人学的快,编的好,这部分人以后专门用来编一些高档的物件,这样不至于浪费人才。
手法好的人就让他们编一些难度高,价钱也高的物件。
编织班这里大家学的热火朝天,劲头十足。
直到该做晚饭的时候,妇人们才全部离开了。
剩下的半大孩子和汉子们,又学了一会儿也都回家吃晚饭去了。
大家临走的时候,把自己编好的成品和半成品都带了回去。
大家想的是,一会儿吃过晚饭,有时间还可以继续编一会。
晚饭过后,秦凰就站在大门外,向村子中心望去。
扫盲班虽然是办起来了,可不知道会有多少村民去和刘夫子他们学习认字。
今天是扫盲班开课的第一天,她很是好奇,不知道两个刘夫子会给扫盲班收到多少学生?
秦凰站在自家大门口,就能看到村里的小路上,有大人和孩子陆续地向孩子们的学堂赶去。
王春花一家五口从隔壁院里走出来,看到秦凰在大门口站着,忙过来和她打招呼。
“夫人在这里看什么呢?是看有多少人去上扫盲班吗?”
王春花走到秦凰的身边,看着她问道。
秦凰看着眼前的一家五口,各个精神抖擞,看这架势也是去扫盲班学习的。
“是啊,我提出办这个扫盲班,还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去学习,要是没有几个人去,这一冬天的时间还真是浪费了。”
“夫人就放心吧!大家想找这样的机会都找不到,不用拿束修就能读书识字,我觉得有脑子的人都能去。”
“大家要都像春花姐这么想就好了,这个扫盲班也算没白开。”
“夫人,我们一家也要去学堂,我和大郎还有小梅都想去这个扫盲班学习”
“夫人不如和我们一起过去看看,还省得夫人在家门口担心。”
秦凰笑了笑,“春花姐说的是,那我就和你们一起去学堂看看,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报名了。”
这王春花自从一家人被她救下后,就没叫过她大妹子,真的把她当主子了。
秦凰和王春花一家来到学堂的时候,学堂的屋里屋外已经站满了村民。
秦凰站在外围看了一下,真正报名的人只有几十个,来了这么多人看热闹的居多。
刘里正使劲的敲了一会儿铜锣,屋里屋外才安静了下来。
“大家都别吵了,看热闹的都到外面去,不许大声喧哗,成人班和少年班要开课了。”
村民们听了刘里正的话,又有老族长在旁边监督,大家都闭上嘴巴离开了教室。
教室里有一个一米宽一米长的木头黑板,这个黑板还是秦凰送给学堂的。
当初村里办学堂的时候,秦凰就给村里送了两个这样的黑板,两个夫子对他们的黑板都宝贝的紧。
每天不知道要擦多少遍,从来不会用尖锐的东西去划黑板。
秦凰还送给两个夫子,一人一盒白色的粉笔,整个学堂不论夫子还是学子,都知道粉笔的珍贵性,没有一个人会浪费一分一毫的粉笔。
大家都知道,这个叫粉笔的东西是刘婶婶费了好大劲,从外帮人那里买回来的,听说一盒要上百两银子呢,他们可不敢浪费。
两个教室的门都敞开着,窗子上的窗纸也都破损了,外面的人能清楚的看到教室里面是怎么教学的。
成人班是刘伯山教学,少年班是刘清原教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