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凰和老族长,刘里正商量好刘家村杂货铺的事,算是帮两人解决了村里的一件大事。
秦凰昨天看到柳文昌的杂货铺子就有点动心了,后世的农村六七十年代就出现了这样的铺子,只是叫法不同。
后世叫供销社,后来叫小卖部或食杂店,商店,超市,无论叫什么但经营范围基本相同,也都是为了方便老百姓。
她也不图能赚太多的钱,既方便自己家也方便村里人,总之不会亏本就行,她的空间还有保鲜的功能,一些吃的东西她可以每天晚上都收进空间里,第二日在取出来。
有了杂货铺,黄婆婆就可以在铺子里卖货,不用在外面风吹日晒,豆腐和瓜子都可以放在铺子里卖。
现在是夏天,黄婆婆还可以在大柳树下卖豆腐和瓜子,等到了冬天没有屋子这个买卖只能叫停。
以后有了杂货铺,一年四季都可以做这个买卖。
秦凰准备一会去镇上送货的时候就和柳文昌谈一下在他那里拿货的事情。顺便在听取一下柳老爷的建议。
“凰姐姐,马车已经套好了,瓜子也都装上车了,你现在就可以去镇上了。” 小阳在屋外喊道。
“知道了,我这就出去,你和丁香记得给我种的向日葵浇水。”秦凰在屋里答应着。
她在新家的屋外种了十来棵向日葵,没几天,这些向日葵已经长出了两片叶子。
她想让村民们认识一下,结出瓜子的这种植物就是长得这个样子,现在已经有村民去后山寻找瓜子这种东西了,听那些小麻雀说后山还有零星的向日葵,去寻找的村民们早晚都能遇到一两颗。
她希望明年村民们也能在房前屋后或田地里种上一些向日葵,收获后可以直接卖给她就行,空间出品的种子产量也高,侍弄好了也能卖不少钱。
秦凰不再多想,出了房间来到苗神医的房间门口:“师父,我去镇上了,家里就交给你和小阳了,师父,要不要给大师兄带话或是捎信。”
“不用,你师兄要是有事就会来找我们。”苗神医的说话声从屋子里传出来。
秦凰驾着马车路过村中心的时候,看到十多个村民在刘里正和老族长的指挥下,修缮那两间土坯房。
老族长和刘里正的身边围了好多人在看热闹拉家常。
“里正叔,听说这要开的铺子是三娃娘张罗的。”
正在七嘴八舌闲聊的人们听到有人问刘里正,瞬间闭紧嘴巴竖起耳朵听刘里正怎么说。
刘里正看着大伙说道:“虽说是三娃娘张罗开的,也有村里的股份,货物的价钱和镇上的杂货铺一样,主要就是为了方便大伙,能不能赚钱都是两说,也就三娃娘愿意干这赔本买卖。
李大娘说道:“三娃娘这是怕大伙去镇上遇到劫匪,这村里开个杂货铺就省得咱们为了针头线脑,油盐酱醋茶的跑去镇上了,在村里的杂货铺就能买到,谁还舍近求远,大伙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刘泼皮老娘第一个举手表决:“我赞同李婆子的说法,三娃娘就是为了方便大伙才开的铺子,她家又不缺这点钱,里正要不是求她想法子,三娃娘也不能花大价钱开个没啥赚头的杂货铺。”
大家伙还围在那兴致勃勃的讨论着。
秦凰驾着马车已经出了刘家村的村口,她轻轻的抖了一下旋风的缰绳,旋风就哒哒哒的跑了起来。
玉通镇,洪柒坐在茶楼的二层包间里,虎头坐在洪柒的身边吃着祖母给他剥的瓜子。
洪峰走进房间禀报:“柒爷,掌柜说今天喝茶的客人比昨天多了一些,几乎每桌茶客都买一碟子瓜子吃。”
虎头拍着小手说道:“爹爹,虎头是不是很聪明,虎头已经能帮爹爹赚钱了。”
洪柒摸了摸虎头的小脑瓜,“虎头很聪明,虎头最厉害。”
“那爹爹同意虎头去刘家村的学堂读书吗?”
洪老夫人惊讶的道:“虎头要去读书,你不是最讨厌读书了吗?”
虎头不好意思的说道:“哎呀!祖母,那是以前,我现在想清楚了,我要去读书,我要比四娃哥哥读的好。”
洪老夫人和洪柒两人对视一眼,看着虎头的小样都露出了满意的笑。
洪老夫人觉得,这小家伙在刘家村的这几天乖巧懂事了不少,还知道上进了,这些可都是小秦的功劳。
秦凰来到玉通镇码头的时候,洪老夫人一家已经离开了。
秦凰和茶楼的掌柜了解了一下,知道铺子的生意确实比以前更好了。
茶楼掌柜留了一百多斤瓜子,秦凰和掌柜说好,以后让小树来送货,她就不过来了,两人算完账秦凰就匆忙离开,赶去办其它的事情。
秦凰又去了自家的早点铺子,铺子的门口坐着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丫头,小丫头的脚边放着一个小提篮,篮子里装着一袋袋相同份量的瓜子。
小虎刚送走一位老顾客,转身就看到秦凰来了铺子。
小虎忙跑过来把马车拴在铺子旁边的柱子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