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缝深处,阴暗潮湿,唯有从缝隙透入的几缕惨淡天光,映照出林凡苍白如纸的脸庞。胸膛处传来的阵阵抽痛,如同永不间断的警钟,提醒着他不久前那场惨败的彻骨之寒。雷翼狮鹫那恐怖的雷爪,不仅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可见骨的创伤,更在他赖以生存的战斗体系上,撕开了一道致命的裂口。
外间,沉闷的雷音与尖锐的唳鸣时而逼近,时而远去,如同索命的丧钟,敲打着林凡紧绷的神经。狮鹫并未离去,它如同最有耐心的猎手,在上空盘旋搜寻,等待着重伤猎物力竭暴露的时刻。死亡的阴影,依旧浓重地笼罩在这片峭壁区域。
然而,在这极致的压力与身体的极度虚弱中,林凡的思维却如同被淬炼的钢材,变得异常冰冷、清晰、且专注。剧痛没有让他崩溃,反而剥离了所有杂念,将他的心神完全聚焦于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如何在那绝对克制的雷霆攻击下,存活下来?
依赖现有的磁力防御,已被证明是死路。必须跳出思维的桎梏,从更本质的层面寻找答案。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地面的湿泥上划动,脑海中前世所学的物理学知识,如同尘封的宝库,被危机这把钥匙猛地打开。
电、磁、场、导体、屏蔽…… 这些词汇如同碎片般闪过,最终,定格在一个经典的概念上——法拉第笼!
林凡的眼中,骤然爆发出灼热的光芒!那是一种在无尽黑暗中看到启明星的狂喜!
“法拉第笼……对!静电屏蔽原理!”他几乎要激动地喊出声,但立刻压抑住,转为急速的内心推演,“一个由良导体构成的笼子,可以有效地屏蔽外部的静电场和电磁波……换句话说,只要结构合理、接地良好,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可以近似为零!”
狮鹫的雷电攻击,本质是高压电流的释放,属于强烈的电磁场现象。如果自己能制造一个类似法拉第笼的装置,哪怕只是简易版本,是否就能将致命的雷电导向别处,从而保护笼内的自己?
这个想法,如同闪电般照亮了他心中的迷雾!
可行性分析: 此世界虽奇幻,但基本物理规律似乎相通。雷电是电流,金属是导体,接地导流……这些基础原理应当适用。
关键点:
导体材料: 需要能快速传导电流的金属。他拥有的钢材是良导体,虽不如铜银,但足以胜任。
笼体结构: 需形成封闭或近乎封闭的导电网格,网孔必须远小于雷电波长(即非常细密),才能有效屏蔽。
接地: 至关重要!必须有一条低电阻通路将引入的电流迅速导入大地,否则电荷积聚,笼体本身会成为高压体,适得其反。
形态构想: 制造一个完整的笼子不现实。更可行的方案是——一件覆盖全身主要部位的、由致密金属网编织而成的“防护服”或“斗篷”!只要编织紧密,且与大地有良好连接(例如,他站在地面上,防护服通过特制的导线或他自身与地面接触的部分接地),理论上就能将劈向他的雷电,通过金属网导向大地!
这不是硬抗,而是疏导!是用智慧化解蛮力!
灵感既生,刻不容缓!林凡强忍着胸口的剧痛,开始清点自己所能动用的资源。他必须在这狭窄的岩缝中,利用手头极其有限的材料,尽快造出这件“保命符”。
核心材料——金属丝: 他最大的依仗,是“不屈”剑本身!以及……他目光投向岩缝角落,那里散落着几块从沉船中带回的、富含金属的零星配件和那几枚锈蚀的铜钱。数量远远不够。
解决方案: 磁力拉丝! 一个大胆的念头涌现。他可以将“不屈”剑或那些金属块加热至红软状态(用残留的火折子小心引燃一些干燥苔藓提供有限热量),然后,用磁力进行极其精细的操控,如同无形的拉丝机,将红热的金属拉伸、延展成极细的金属丝!这对磁力控制的精度要求极高,但此刻他已别无选择!
编织基底: 需要柔软且坚韧的基底来固定金属丝。他撕下鳄皮甲内层相对完好的柔软部分,又从随身皮囊中找出几张鞣制过的兽皮边角料。
绝缘与固定: 需要防止金属丝之间短路,以及固定丝线。他有一些植物纤维搓成的细绳,以及少量从树脂中提炼的粘稠胶质。
接地线: 需要一根足够长、导电性良好的导线,连接防护服和地面。最好的材料是……他看向了那几枚铜钱,可以将其熔融拉成铜丝!或者,利用“不屈”剑本身作为临时的接地体?
材料简陋至极,方案近乎异想天开。但这是绝境中唯一的希望!
林凡开始了与时间、伤势和恶劣环境的赛跑。
他首先处理伤口,再次撒上药粉,用最后一点干净布条紧紧包扎,确保行动时不至于崩裂。然后,他蜷缩在岩缝最深处,利用苔藓燃烧的微弱火光,开始了极其精细和耗神的工作。
磁力拉丝: 这是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将一小块钢片加热至暗红,然后用精神力凝聚成无形的“拉丝模具”,小心翼翼地控制磁力,如同操作最精密的仪器,将软化的金属一点点拉伸、变细。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且失败率极高,稍有不慎,丝线就会断裂或粗细不均。汗水不断从额头滑落,滴在灼热的金属上,发出“嗤嗤”的声响。胸口的伤痛不断袭来,他只能咬紧牙关,一次次尝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