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林站直身子,语气坚定:“我以我的名誉立誓。”
李云龙沉默片刻,忽然扬声喊道:“张大彪!”
“到!”
“每个营抽出半个连的装备,凑齐四个连的份,马上准备装车。”
“是!”
徐子林起身敬礼,动作干脆利落,神情庄重:“李团长这份情义,我替王团长记下了。”
李云龙没多说什么,仰头喝尽杯中酒。
天光尚亮,他便和赵刚一同送徐子林出村,还派了一个连护送装备上路。
临行前,徐子林勒住马缰,回头说道:“老团长,山路难行,运东西的兄弟们辛苦。不如就把这个护送的连队也留下,算作对新三团的支持。粮食方面,我再加两千斤。”
望着那白马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山脊尽头,李云龙轻叹一声:“老赵啊,你这师弟,是个实诚人。有他在三愣子身边,咱们也能安心些。眼下粮草也算有着落了。”
赵刚点头附和,心里却隐隐浮动一丝异样,像风吹过水面,涟漪不断,却抓不住源头。
他久久凝视远方,仿佛想从空荡的地平线上看出点什么,终究一无所获。
春意正浓,大地焕然一新。
沿途枯枝吐绿,野草破土而出,风里裹着泥土与嫩叶的气息,沁人心脾。
山川壮美,天地开阔,令人不禁心生敬畏。
徐子林骑在马上,目光灼灼,胸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期待。
他对新三团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
若他愿意,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掌握那个即将共事的团长的一切过往——履历、战功、性格、弱点,无不可得。
但他不屑为之。
徐子林向来相信自己的判断。
聪明人从不依赖信息堆砌,而是靠直觉与锋芒破局。
他喜欢第一次见面时那种未知的碰撞,像刀出鞘的一瞬,火花四溅。
在他眼里,那些所谓的“团长”不过是一块块待雕的石头,而他正是执刀之人。
自大学起,他就未曾输过一场较量。
教授们束手无策,同学避之不及,连校长都曾摇头苦笑:“这世上若还有人能治得住徐子林,怕是只有军队了。”
军队?他偏要进去看看。
本就有报国之志,毕业那天,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校园,穿上了军装。
此刻,他嘴角微扬,笑意中藏着锋利。
四个连的装备,外加一个整编连的人马?
熟悉他的人都清楚,徐子林从不做赔本买卖。
谁若以为占了他的便宜,那才是真正的麻烦刚刚开始。
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徐子林向来欣赏这种退一步反而能进两步的法子。
他眺望着前方不远处的河源县城,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新三团,他又回来了,这片土地总带着一股让人难以忘怀的气息啊咳咳……
河源县城一拿下,王风立刻安排施工队伍对城内设施进行整修。
同时,他下令将新三团的指挥中心正式迁入县城。
比起原先驻扎的白家村,这里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更适合作为长期据点。
新三团在白家村借住已久,村民虽未抱怨,但王风心里清楚,不能再这样拖下去。
战争随时可能再起,若战火蔓延到村子,百姓遭殃,那就违背了他们打仗的初衷。
临行前,王风让后勤的老宋给每户人家送去十斤大米和三块大洋。
这些东西本就是从鬼子手里夺来的,拿出去一点也不心疼。
至于缴获要上交?
根本没这回事。
远离总部千里之外,各部队靠自己搞补给是常态。
只要队伍能活下去,上面就不会追究这些细节。
王风还当众承诺,乡亲们如果愿意,可以举家搬进河源县城。
那里的住房、饮水、安全都比山脚下的村子强得多。
就算将来县城再度失守,日本人眼下推行所谓“怀柔”,百姓性命多半无虞,顶多损失些财物。
可白家村的老人不愿走。
祖辈住惯的地方,哪舍得轻易离开?
何况村中许多青年早已加入新三团,留下的人更是把根扎在了土里。
王风便答应,等到秋收时节,新三团一定回来帮大家收庄稼。
这才在全村老少的目送下,缓缓撤离。
新三团进驻河源县城后,城里百姓欣喜若狂。
早听说八路军是打鬼子的队伍,如今终于盼来了安宁日子。
军队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商铺照常营业,街市渐渐恢复生机。
几天后史文才试着征兵,结果出乎意料——报名参军的人排成了长队,像一条蜿蜒的巨龙盘踞在城门口。
之所以急需补充兵力,是因为战后各营上报伤亡情况时,史文才的一营损失最为严重:近百名战士牺牲,十余人重伤,轻伤者过百。
王风眉头紧锁。
按理说伏击运输队任务不算艰巨,为何伤亡如此之大?
史文才叹了口气:“团长,刚开战时打得挺好,弟兄们沉着应战。可后来不知谁带头冲出了战壕,大家杀得性起,全都往上扑。鬼子的机枪手抓住空档扫射,一次冲锋就折了半个连。”
战后,我拽住那个连长问:“你为啥下令冲锋?老子都还没发信号!”
那家伙挠着头说:“报告团长,我以为还在演习呢!”
王风没再吭声。
演习归演习,真枪实弹和操场上喊口号到底不一样。
他只盼着这场河源县城的仗打完,新三团的弟兄们能真正明白什么叫战场。
这一仗,新三团打出了名头。
可树大招风,猪肥了就有人惦记。
刚露头,麻烦准跟着来。
没几天,总部来了电报。
开头一通表扬,说新三团英勇顽强,战绩突出,值得全军学习。
话音一落,笔锋一转:为加强政治建设,决定向新三团派驻一名政委。
“派政委?”
三个营长一听,立马炸了锅。
史文才第一个拍桌子:“团长,这节骨眼上派啥政委?来了人,咱们动个步都得请示,打仗还打个屁!”
王风眯眼一笑:“你这话可不像老兵说的。”
邓庞接着道:“我在独立团待过,老团长最烦政委。说是不懂战术还瞎指挥,名义上是搭档,实则绑手绑脚。就拿赵政委来说,跟老团长铁是铁,可战场上谁说了算?还不是老团长一句话顶一万句。”
喜欢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