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骑兵联队长黑岛出身皇室,是一位传统骑士。
他骨子里对骑兵这种古老的作战方式充满敬意。
但他也清楚,骑兵在欧洲战场已多次败于现代化装备之下,尤其是自动武器,对骑兵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一扫便是一大片。
骑兵这一古老兵种,正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即便得以保留,其象征意义也早已超越实战价值。
这场战斗,极有可能成为黑岛这支骑兵联队最后的谢幕之战。
许多骑兵部队已转型为其他实用兵种,一些不愿接受现实的骑士,甚至以剖腹的方式维护自身尊严。
然而大势所趋,骑兵的消亡与被取代,终究无法逆转。
在黑岛眼中,这场战斗并非一场侵略之战,也不是单纯地剿灭独立团的军事行动,而是他和他的骑兵们,向辉煌过往作出的最后告别。
所以当孙德胜率领的骑兵连出现在地平线上时,黑岛几乎忘记了侵略者的身份。
能与真正的骑兵交手,正是他内心深处一直渴望的事。
他毫不犹豫地率一千余人调转方向,舍弃追击李云龙,转而与孙德胜手下这仅百余人的骑兵连,展开正面对决。
于是,李云龙的以顺利脱身,而孙德胜的骑兵连却被彻底包围……
日军骑兵使用的东洋马,是经过长期选育的优良马种,无论速度还是耐力,都远胜骑兵连,从万家镇伪军手中缴获的普通战马。
双方交火之初,主要以步枪对射为主。
其实,黑岛的骑兵联队配备有轻机枪,甚至迫击炮,但为了保持部队的机动速度,他主动舍弃了这些重型装备。
黑岛的判断毫无偏差。
即便只用最基础的骑射战术,一百多名骑兵,也根本无法正面抗衡一千多人的骑兵联队。
更棘手的是,骑兵连的弹药极其匮乏。
虽说李云龙特意多分配了一些子弹给骑兵连,可除了连长孙德胜能分到三十多发外,其他战士每人平均不到十发。
按这个数量来算,就算每发子弹都能击毙一个敌人,面对黑岛骑兵联队,这点火力也远远不够。
孙德胜很清楚自己的处境。
骑兵连对日军骑兵联队,压根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抗。
如此悬殊的差距下,别说他孙德胜,换作任何人也无力回天。
骑兵连甚至无法与敌军正面交锋。
不是因为胆怯,而是只要一开战,结局就已注定。
孙德胜不怕牺牲。
怕死的人也不会来当骑兵连的兵。
但他不愿无谓地送命。
骑兵连可以拼尽最后一人,但必须完成任务,把敌军从团长他们撤退的方向引开。
于是,他下令全连采用游击式的骑射战术,避免与敌决战。
在孙德胜的带领下,骑兵连将战场拉长了近十公里,穿梭于晋中复杂的地形之中。
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掉,兵力在不断损耗。
当队伍快接近小丘时,孙德胜回头一望,心头一紧,眼里只剩沉默。
原本一百多人的队伍,如今只剩下十几人。
而敌军损失的几十人,对黑岛联队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连长,我没子弹了!”一名战士喊道。
紧接着,另一名战士也喊出同样的话。
“谁还有子弹?”
孙德胜低声问道,声音沉重。
他知道,没有子弹,骑兵连便彻底失去了拖延敌军的机会。
可至少,他安慰自己,“团长他们应该已经安全了。”
李云龙曾慧眼识才,将他从底层提拔上来。
孙德胜对这位团长一向敬重有加。
能用骑兵连的牺牲换来团长一行人的生路。
他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即便牺牲,也值了。
战士们齐声回应:“连长,我们都没有子弹了。”
孙德胜摸了摸空荡荡的弹袋,苦笑一声。
连他这个弹药最多的人都已耗尽,别人更不可能例外。
“连长,现在怎么办?”
“和小鬼子拼了!”
孙德胜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些并肩作战多年的弟兄,此刻都成了生死与共的兄弟。
他一边策马前行,一边指向小丘外的开阔地:“好,他娘的,兄弟们,就在那儿,咱们和小鬼子拼到底!”
“拼到底!”
驾——
那座小丘,是孙德胜他们进入平原前见到的最后一道丘陵,地势奇特,两边山势陡峭,树木丛生,不过正值寒冬,叶子早已落尽,只余下枝干交错纵横,中间处延伸出一条山道,勉强能让三四匹马并排行进。
小丘并不高,骑马飞驰的话,转瞬便可越过。
翻过这座小丘,前方地势豁然开朗,一片辽阔的平原出现在眼前,视野之内,一望无际。
孙德胜清楚,骑兵连已弹尽粮绝,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就连战马也几近力竭,撑不了多久就会被日军的骑兵追上。
继续逃?
那只会变成敌人的活靶子。
不如保留战马最后一丝力气,拼死一战,用骑兵冲锋来结束这场追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