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回到自己的营帐之时已经是日落时分,贾环换上一身平日穿的衣服,正对着桌子上的地图研究着什么,这时门外有军士前来禀报:“启禀将军,徐虎将军求见!”
贾环头也没抬的说了声:“有请!”便继续看着地图,这时徐虎从外面走了进来,对着贾环恭恭敬敬行了一礼,贾环开口说道:“你回来了,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徐虎从怀里掏出一物放在桌子上,说道:“侯爷,这是鞑靼各部落的分布图,还请侯爷过目。”
贾环一听是地图,连忙取过放在桌上仔细观看起来,然后吩咐军士给徐虎上茶,徐虎谢了一声便静静地坐在一旁喝着茶,过了一会贾环看完地图微笑着说道:“有了这幅地图的帮助,就可以避开很多不必要地麻烦,我们便可带兵长驱直入,直捣黄龙,一举攻克鞑靼人的金沙城!”
“如此以来就不怕鞑靼人的威胁了!”说完徐虎的眼睛一转,凑近贾环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侯爷末将有个主意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啊,有什么话只管说。”贾环瞥了他一眼说道。
“之前咱们从哲尔根的手里不是俘获了许多鞑靼人的士兵吗?”徐虎说道。
贾环这才想起自己只顾前去追击哲尔根了,到忘了俘虏这个事情了,笑着问道:“我以为你们都杀干净了,怎么还有俘虏呢?”
“看您说的,那些俘虏都吓得走不动了,我们也不好意思都杀了不是,这不是抓回来了,原本啊想等您发落来着。我想既然咱们要去大漠,不如这样:让咱们一部分精通鞑靼话的弟兄化妆成鞑靼人,偷偷将那些俘虏领头的几个将官放走,这样我们的人便能混进敌人的城中,到时候一来可以做个接应;二来沿途留下暗号我们也好知道敌人动向不是?”徐虎说完看着贾环尴尬的一笑。
贾环听完不可思议的看向徐虎,片刻后在徐虎的肩头捶了一拳,笑着说道:“你这主意妙啊,这几年斥候没白干啊。”
听见贾环夸奖自己,徐虎也是笑着挠了挠头说道:“这还不是跟着侯爷学会的本事嘛!”
“哎呀,没开出来,你这拍马屁的本事也见长啊。”贾环撇了撇嘴继续说道:“行你先去物色人选,明日一早我就跟几位将军商议此事!”
徐虎闻言对着贾环躬身施了一礼,转身出了大帐。
第二日一早,贾环传令擂鼓聚将,升坐中军大帐,杨淼、贾琼、常涛等一众将官齐聚大帐。
贾环身穿银甲端坐正中,看着两旁的各路将官说道:“西海战事我军大获全胜,此番大捷皆仰仗各位将军互相配合,我已经将军报上奏朝廷,为各位将军请功!”诸将闻言皆是面露喜色。
贾环看了众人一眼继续说道:“西海之围虽解,但是鞑靼人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恐怕还会卷土重来,我军当务之急需定下应对之策,不可因此战得胜而懈怠军务。”
一旁的贾琼闻言起身说道:“不知侯爷有何良策,我等愿听从调遣!”诸将眼见贾琼都起身表态,王飞、韩凌等人也是齐齐效仿起身附和。
贾环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众人回首示意众人坐下,继续开口道:“好!实不相瞒,我欲带兵深入大漠,直捣敌人巢穴。不知诸位将军意下如何!”
此话一出,帐内瞬间静了下来,方才还带着昂扬之气的将官们,此刻都垂了眼,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甲片边缘——大漠的凶险谁都知晓,那地方黄沙漫无边际,白日烈阳能晒裂铠甲,夜里寒风能冻僵马蹄,更别说鞑靼人熟悉地形,惯会打游击,这一去,生死难料。
沉默中,杨淼往前迈了半步,甲叶相撞发出“叮”的一声轻响。他是在军中属于老将,此刻眉头拧成了川字,语气带着几分凝重:“将军此心,末将敬佩。只是大漠路途遥远,我军将士多是中原出身,对那片黄沙的气候、路径一无所知,连水源都难寻。依末将估算,大军这一去,单是往返就得一年半载,更别说攻城作战。西海城粮草本就需从内地转运,若主力远赴大漠,后方补给一旦跟不上,不仅前方战事难支,恐连西海城的防务都会动摇啊!”
贾环没有反驳,反而轻轻颔首,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回杨淼身上:“杨将军的担忧,并无道理,我早已虑及此事。”他上前两步,走到帐中央悬挂的舆图前,手指在西海城周边重重一点,“我欲兵分三路,既保前方征战,也守后方安稳。”
帐内众人闻声,都围了过来,目光紧紧盯着舆图。
“第一路,依旧由杨将军带领本部人马,驻守西海城东面的银州。”贾环的手指指向舆图东侧一处标注着“银州”的城镇,“银州是西海城通往内地的咽喉,守住这里,便能确保粮草、援兵畅通无阻,此为后方根基,绝不能失。”
杨淼闻言,眼中的顾虑消了几分,他拱手道:“末将领命,定守好银州,绝不让一粒粮草、一名援兵受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