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被强行拉伸、缓滞的战场,呈现出一种诡异至极的静态美学。
爆炸的火焰如同凝固的琥珀,能量光束定格成透明的彩色玻璃柱,金属碎片悬浮在半空,勾勒出动力学最精致的瞬间。玩家们操控的机器人则化身为千姿百态的雕塑群:有的正做出高难度的战术翻滚动作,仅凭单脚着地维持着不可思议的平衡;有的张大着(传感器)“嘴巴”,仿佛在发出无声的呐喊;更有几个倒霉蛋恰好被规则扭曲光辉的边缘擦中,身体的一部分已经化为飘散的粒子尘埃,另一部分还保留着完整的金属光泽,形成一种介于存在与虚无之间的量子态艺术。
在这片近乎凝固的时空里,唯有思维和某种超越常规物理规则的能量流动,还能以相对“正常”的速度进行。
陈默的意识核心如同超频运行的处理器,在维持“时间缓滞”场的巨大消耗下,强行分出了数个线程,开始高速运作。
线程一:状态监控与能量管理。
【时间校准器碎片能量残余:14.9%…14.8%…14.7%…】
消耗速度虽然比刚开始时略有下降,但依旧触目惊心。按照这个趋势,最多还能支撑正常时间流速下的两到三分钟。必须在这之前找到突破口!
源初之种近乎枯竭,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意识锚定和与碎片的微弱连接。
马甲破损度高达71%,左腿报废,右臂传动不灵,传感器范围大幅缩减,能动弹一下都算医学奇迹。
“篝火”协议连接强度:微弱,但稳定。灵魂温床似乎在这种时间异常状态下,依旧在顽强地提供着微弱的庇护,减缓着玩家灵魂印记被规则扭曲力场侵蚀的速度。
线程二:战场信息快速解析。
陈默的“目光”(残存传感器)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飞速掠过凝固的战场。
第七军团的阵列分布、移动要塞的能量节点、小型攻击单元的运动轨迹(在缓滞状态下暴露无遗)、规则扭曲光辉的发射源和覆盖范围……所有信息被快速采集、分析、建模。
他看到了逻辑统领那缓慢但坚定地转向自己的幽蓝目光,以及其指尖那点正在以“龟速”却不可阻挡地继续凝聚的绝对黑暗。威胁等级:最高!优先级:最高!
他也看到了玩家们临时构筑的最后防线——那是由报废机器人残骸、拆解的炮塔零件、甚至是一些玩家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翻出来的、画风清奇的“文化创作”(比如一个巨大的、用废弃装甲板拼成的“滑稽”表情)堆砌而成的、充满了后现代主义混乱风格的堡垒。虽然简陋,却透着一股“你想拆我家,我就跟你拼了”的倔强。
线程三(核心线程):知识整合与战术推演。
意识海中,刚刚从“守护者-07”方舟强行灌输进来的、浩如烟海的知识碎片,在生存压力的催化下,被源初之种的力量强行梳理、分类、提取!
那些关于基础能源原理、材料结构、能量护盾生成机制、空间几何学、乃至“通用灵能语”编码方式的知识,如同被无形的手快速分拣。大部分高深莫测的内容被再次打包封存,标记为“日后再说(如果还有日后的话)”,而一小部分当前可能立刻用得上的“干货”,被迅速解压、理解、甚至……开始与现状结合,进行创造性构思!
· 发现可用技术 A:【基础能量回路冗余设计】
· 来源: 方舟通用工程技术库(入门级)。
· 效果: 能在能量回路关键节点受损时,通过预设的旁路,维持最低限度的能量传输,避免整个系统瞬间崩溃。
· 应用构思: 立刻通过灵能指令,将这套简易的冗余设计原理,发送给正在“慢动作”维修基地能源线路的玩家工程师!虽然他们动作慢,但思路清晰,可以提前规划布线,一旦时间恢复正常,就能以最快速度修复关键能源节点!
· 发现可用技术 B:【局部空间曲率微调公式】
· 来源: 方舟基础空间理论(碎片)。
· 效果: 通过精确的能量注入,可以极其微小地改变局部空间的曲率,从而影响能量束和实弹的轨迹。
· 应用构思: 无法大规模改变战场,但或许……可以用来给逻辑统领那即将发出的“存在抹除”攻击,制造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偏差?就像用一根头发丝去拨动射出的子弹?虽然希望渺茫,但值得一试!需要计算精确的干涉点和能量注入时机。
· 发现可用技术 C:【低功耗灵能共振通讯协议】
· 来源: 通用灵能语应用拓展。
· 效果: 在强干扰或极端环境下,通过灵能波动共振,实现小范围、高保密性的意识通讯,能耗极低。
· 应用构思: 立刻建立与核心玩家管理员(如“钢铁雄心”、“艺术就是爆炸”等)的独立指挥频道!摆脱公共频道的嘈杂,在时间恢复的瞬间,就能下达最精准的指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