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里路途,于全力飞遁的修士而言,不过大半日脚程。天际线处,一座雄城的轮廓渐渐清晰,如同匍匐在广袤平原上的巨兽,随着距离拉近,其磅礴气势愈发迫人。
城墙高耸入云,竟是以无数暗红色泽的巨岩垒砌而成,岩石表面在日光下流转着若有若无的灵光,显然镌刻着极其繁复强大的防护阵纹。城郭绵延,一眼难窥尽头,其内殿宇楼阁鳞次栉比,飞檐如雁阵,勾勒出森严而恢弘的天际线。数道粗大的灵气光柱自城中不同方位升腾,直冲霄汉,那是大型阵法运转时引发的天地异象。
空中各色遁光起落不绝,宛若流星经天,划出道道轨迹,没入城中或远遁他方,显出一派繁忙景象。地面上,多条宽阔官道如同汇聚的川流,承载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车马行人,最终在那巨大的城门外排成长龙。
与此地的喧嚣鼎盛相比,玉华门山脚下的那座坊市,确实显得清静朴素了许多。
“这城…好生宏伟!”阮灵儿望着那不见首尾的巍峨城墙,苍白的脸上因惊叹泛起一丝微红。她久居灵兽苑,后又入玉华门修行,虽知宗门气象万千,但这般人烟辐辏、规模浩大的仙家巨城,确是初次得见。
洛灿目光沉静,心中亦有衡量。此城之繁华,远胜他过往所历,只是与玉华门内那种深植于灵山福地、底蕴悠长的气象相比,终究少了几分沉淀。怀中银璃似乎被外界浓郁的灵气与隐约的喧哗惊动,细微地动了动,依旧沉眠未醒。
柳茹之神色相对平静,她曾随师辈游历,见识过世面,但眸中仍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金丹世家坐镇之地,自有其格局。收敛气息,步行入城吧。”
三人在距城门数里外的一处僻静林间按下遁光,略整衣衫,这才随着熙攘人流,走向那如同洪荒巨兽张开的城门。
城门分设左右,左侧凡人通道排着长长的队伍,有披甲执锐的兵士查验路引文书,收取税赋铜钱,秩序井然。右侧修士通道则人迹稍疏,但往来之人气息沉凝,最低也是炼气中期的修为。
通道入口处置有一方青玉台,一位身着狄家服饰、修为赫然是筑基初期的修士端坐其上,目光淡然地扫视着入城之人。每位修士都需向玉台旁侍立的狄家子弟缴纳十块下品灵石,换取一枚赤红色的临时符牌。
十块下品灵石!洛灿心下微动,这入城之资确实不菲,抵得上寻常炼气初期弟子数月的用度。好在他们三人尚能承担。
轮到他们时,柳茹之上前,取出三十块灵石置于一旁收取灵石的玉盘法器中。那狄家子弟目光在三人身上一转,尤其在柳茹之身上略作停留,态度显出一分恭敬,递过三枚散发着微弱空间波动的赤玉符牌。
“三位道友,此乃临时入城符牌,凭此可在城中滞留一月,自由出入外城区域。若欲进入内城,需另行办理凭证。符牌需随身佩戴,离城时交还。万勿遗失,否则会引动城中禁制,届时还需费些周折补办。”那弟子声音平稳,例行公事地交代着。
“有劳。”柳茹之接过符牌,分予洛灿与阮灵儿。
穿过那高达十余丈、内壁铭刻无数玄奥符文的城门洞,眼前景象豁然开朗。
城内街道宽阔,足以容纳十驾马车并行,地面铺就的是光滑如镜的青云石板,光可鉴人。两侧店铺林立,建筑风格各异,精巧,古朴,张扬,皆透着不凡的仙家气象。空中虽禁随意飞遁,却有许多造型雅致的兽车、灵舟沿着固定的低空轨道往来穿梭,井然有序。
浓郁的灵气扑面而来,虽不及玉华门内门核心区域的精纯,却也比外门区域充沛许多,带着一种红尘烟火特有的驳杂与活力。
街上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可见袍服各异的修士,气息凌厉、深沉。有身形健硕、气血旺盛的武者,亦有身着奇装异服、容貌迥异的异域来客。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修士间的低语交谈声,混杂着不知从何处飘来的药香、酒气,交织成一股旺盛而蓬勃的市井气息。
“三位仙师,瞧着面生,可是初临赤霄城?是否需要个向导?小的自小在城中长大,对各处巷陌、各家店铺的行情了如指掌,一日只需一块灵石,定能让仙师们少走弯路!”一个伶俐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三人侧目,见是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身着洗得发白的短褂,修为仅在炼气二层,脸上挂着殷勤又不失分寸的笑容。
柳茹之看向洛灿与阮灵儿,见二人均微微颔首,便对那少年道,“可以。先带我们寻一处清静稳妥的客栈落脚。”
“好嘞!”少年面露喜色,忙不迭地侧身引路,“仙师请随我来。若论清静稳妥,内城边缘的听琴小筑最是合适,庭院幽深,设有独立静室,灵气也充裕,只是房资稍贵,每日需五块下品灵石。若求实惠,外城西区的迎仙居亦是不错的选择,每日两块灵石即可…”
少年口齿清晰,一边在前引路,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城中情况。哪家丹药铺子的药材地道、价格公道,哪家炼器坊的手艺精湛、信誉卓着,哪个商会实力雄厚、童叟无欺。乃至近日城中流传的些许趣闻轶事,都说得条理分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