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之地”的议事大厅内,星火议会首次正式召开。龙部落的木石座椅、雪眼的冰晶坐台与海裔的珊瑚席位呈三角分布,三方核心成员围坐一堂,空气中却弥漫着无形的张力。合作的蜜月期过后,文明底色的差异终究在决策层引发了理念碰撞,焦点直指如何应对方舟警告中的潜在威胁。
“当务之急是倾尽资源破译方舟数据库!武器、防御、引擎技术必须优先掌握,尽快建造大型谐振塔修复方舟功能,唯有硬实力才能抵御未知风险!”龙部落长老一拍桌案,青铜纹路在桌面上泛着冷光,语气斩钉截铁。林岩与泽颔首认同,科技跃迁是他们扎根文明的核心信念。
“不可!”雪眼萨满立刻反驳,声音低沉如冰原寒风,“强行驾驭超越理解的力量,如同孩童挥舞巨斧,只会引火烧身!我们应潜心感悟能量本质,提升与自然的和谐,先巩固同盟,缓慢消化技术,甚至尝试与‘守护者’网络沟通,而非对抗‘星灵’的意志。”冰眼大首领虽未言语,冰晶面具下的目光却透着认同。
汐首领轻抚颈间的珍珠项链,语气平和却坚定:“大型谐振塔可能扰动海洋生态,打破陆地与海洋的平衡。海裔世代守护海域,无法容忍这种未知风险。”三方立场尖锐对立,资源分配与研究方向陷入僵局,议事大厅的沉默压得人喘不过气。
激烈争论持续三日,最终在林岩、霜语大师与汐首领的居中斡旋下,一份妥协方案艰难通过——“深空之眼”计划,兼顾各方核心关切:
1. 技术观测优先:放弃直接建造大型谐振塔,转而修建小型专一的“谐振观测站”。其核心功能并非输出能量,而是利用谐振原理,敏锐监听太阳系外围的能量波动与信号,确认“未授权坐标锁定信号”的真伪、来源与性质,避免直接激活未知风险;
2. 防御先行布局:集中资源研发小型“区域防御力场发生器”,部署于“共鸣之地”、初生谷、雪眼本部等关键节点。防御性技术争议最小,成为三方共识;
3. 联合深入探索:增派由龙部落战士、雪眼萨满与海裔向导组成的混合小队,携带先进通讯设备进入方舟。任务重点是与方舟核心深度“对话”,探查“守护者”网络详情,谨慎探索非核心区域,挖掘方舟使命与坠落真相。
这份方案虽未让任何一方完全满意,却打破了僵局,确保同盟在潜在威胁面前稳步前行。星火议会的徽章——青铜龙纹、冰晶符文与海浪图腾交织的图案,被刻在了观测站的奠基石碑上,象征着三方的妥协与共生。
“深空之眼”观测站选址于远离居住区的高原,这里空气稀薄,星空澄澈如洗。建造过程成为三方技术融合的实践:龙部落搭建榫卯结构主体,铺设青铜能量导路;雪眼工匠雕琢冰核谐振敏感元件,精准校准频率;海裔贡献深海特殊生物材料,稳定能量流动。
数月后,观测站如期完工,造型奇特如冰花与青铜枝蔓交织,顶端镶嵌着一块巨大的“海之魂”与冰核共生晶体。启动之日,没有冲天光柱,只有核心处一团高度凝聚的谐振能量场缓慢旋转,散发着与星空共鸣的微弱脉动。
最初几日,监控设备捕捉到的只有宇宙背景辐射与恒星活动的正常噪音,不少人开始质疑计划价值。就在此时,砾与一位雪眼学者同时发出惊呼——一段极其微弱却极具规律性的人工信号,被谐振场捕捉并放大!
信号源自柯伊伯带以外的固定坐标,内容无法破译,但其模式与方舟数据库中记载的非友好文明基础通讯协议,存在百分之十七的相似度!更令人心惊的是,信号中持续重复着代表“标记”或“定位”的编码序列。
“方舟的警告是真的!有东西在太阳系边缘盯着我们!”砾的声音带着颤抖,屏幕上跳动的信号波纹,如同一只来自深空的冰冷眼睛。
消息传回星火议会,所有争论瞬间平息,一股寒意笼罩全场。外部威胁从推测变为现实,如同悬顶之剑,瞬间消弭了内部分歧。
冰眼大首领率先打破沉默,通过通讯冰晶传来指令:“开放雪眼珍藏的远古冰核,加速防御力场发生器部署!”汐首领紧随其后:“海裔将派出全部巡逻船队,监控沿海与方舟周边水域,确保无死角预警!”泽与林岩则下令,优先调配资源支持观测站运行,同时加速方舟核心数据库的破译,重点锁定“守护者”网络与外星文明相关信息。
外部压力让同盟空前团结,但林岩心中毫无喜悦。他们发现了深空窥探的眼睛,却不知其归属,不知其意图,更不知它何时会发动攻击。“深空之眼”观测站的每一次信号接收,都像是在与未知的恐惧对视。
同盟的步伐因危机而加快,却也踏入了更迷雾重重的领域。那道来自深空的异常信号,是沉默的警钟,提醒着所有人:他们的文明跃迁之路,不仅要跨越内部的理念鸿沟,更要直面来自星海的、未知而庞大的威胁。
喜欢石器革命请大家收藏:(064806.com)石器革命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