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完成小学“初中戴帽”之后,毕业回生产队劳动。我们几个年龄小的同学,落级多念了一年书,不用考试直接上中学。从此后,我每天起早贪黑,带着妈妈为我装的一饭盒苞米粥锅巴和咸菜,往返三、四十里路,和林富有、董太安、董太敏、叶春和小成子,到永宁第二十五中学念书。在我眼里,由贫下中农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大学生,不算真正的大学生,是一只没有梁的筐,虽然也叫筐,但是?不起来。盐场和大、小西山,没出一个通过考试上大学的大学生。小西山的知识分子除了瞎董万空,再就是郝文章,也不能和大学生相提并论。
我想像中的大学生,个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他们的言行举止和一颦一笑,肯定和普通人有着云泥之别。大西山董太水借给我一本厚厚的课本,叫《文学》,据说是大学“语文”。我第一次读到《老山界》《第比利斯印刷厂》《多收了三五斗》等名篇,后来又说是高中的“语文”课本。
我上永宁二十五中学第一天,见到两位货真价实的大学生,一位是班主任谢曾泽老师,另一位是副班主任刘志老师,都由城市下放到农村。
谢老师是湖南人,瘦小略驼背,戴一副厚厚的眼镜。他说一口带有浓重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像汨罗江水流进北京护城河。他举止文雅从容不迫,毕业于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全班级四十多名学生,来自十八个大队十八所学校,呈现五花八门的众生相。他教语文课,我知道了“读说写”、肖像刻画、叙述和描写。
第一节语文课,是**诗词《送瘟神》,他把“绿水青山”读成“绿水亲山”,让我感到亲切。另一位南方籍老师讲物理课,把电流说成“电牛”。
谢老师的这节语文课,以他的男中音现场演唱收尾: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耳目一新,也展示了老师的才艺。谢老师除了教语文棵,业余时间辅导同学们的数学和化学。他体能强健,会各种球类和器械。业余时间,他在操场上练习长跑。他不但在双杠上面上下翻飞,还在深不可测的水库里自由自在地畅游。那一年大旱,学校到双岔沟帮助抗旱,许多同学累的提不起水桶。他用手绢把眼镜绑在额头上,挨个提水点替同学们提水。
他知道同学们很累,有的还吃不饱饭,买来饼干分给大家。湖南的革命先烈郭亮说过:“只要有一个湖南人活着,中国就不会灭亡。”确实是真话。
谢老师找的是农村媳妇,家庭负担较重,他经常拿出自己的工资资助困难同学。有位女同学父母有病,弟弟妹妹一大群,她是家里老大,几次辍学。谢老师多次家访,帮助她解决困难,替她交学费,后来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
副班主任刘志老师的每堂数学课,一句话不多说也一句话不少说,本人就是一则严谨缜密的数学公式。他演绎数学公式的过程,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有启发。连不喜欢数学的同学,课堂上也认真听讲。他的手一抡,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标准圆。他用手指头当圆规和三角尺,画出任何规范的几何图形。除了数学,刘志老师似乎不关注别的学科。清明,一场鹅毛大雪铺天盖地。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还乡团头子胡汉三说: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场大雪,让人以为冬天又回来了。刘老师站雪地里,朗朗吟诵**诗词“念奴娇”《昆仑》: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继刘志老师之后,被誉为“张几何”的张戢民老师担任数学老师。他的一言一行和高深莫测的表情,无不浸染着数学的神秘。他是篮球健将,在篮球场上侧投百发百中,如同在黑板上演绎象限中的曲线,让数学真实可信。
加入二十五中学文艺宣传队,是我的梦寐以求。
开学第一天,宣传队为全体新生呈上一台精彩的节目。
一位身穿绿军装,佩带领章、帽徽的女同学,英姿飒爽地走上前台报幕。她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台下顿时响起热烈掌声。她声音清亮高亢,没有半点本地口音,专业报幕员也不过如此。她报完幕刚隐进边幕,乐队随即演奏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一队身穿绿军装的解放军战士,平端上了刺刀的半自动步枪,迈着正步上场,表演刚劲的刺刀舞、红旗舞、大刀舞、军民鱼水情,博得一阵阵热烈掌声。他们表演的歌舞集锦《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八月桂花遍地开》《学习雷锋好榜样》《拥军花鼓》《打靶歌》,让我精神振奋耳目一新。独唱、二重唱、小合唱、表演唱、革命现代样板戏选段,让我大开眼界心醉神迷。
一时间让我产生了错觉,以为是部队文工团来学校慰问演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