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都市 > 走出小西山 > 第62章 父亲挑大粪龙游浅水 叹风流老叔一败涂地

那天一下汽车,妈妈就没看好里城这块地方。一个个大土包子像一座座坟头,里面不知道埋着多少死人。一片片大树林子,里面肯定藏着野兽,人进去出不来,就被吃了。沙岗子一陷老深,拔沙窝子像拔雪窟窿,掉进去能把人活埋了。这里除了上坡就是下坎,人走路得不断地把自己举起来,再放下去。大海是无边苦海,猪齿獠牙的大山,把天边啃得里出外进。涨潮了,一排排海浪前呼后拥,让人想起南碱沟铺天盖地的群狼。脚下的地面也一点点下沉,似要沉进海底。退潮了,海里奇形怪状的大石头一点点露出来,是龇牙咧嘴的海底怪物。

人站在山头上像站在房檐上,一不小心掉下去。

家家户户住的平房,黑糊糊就像山洞,人和豆鼠子一样进进出出。家家户户早、晚都吃苞米糊涂粥,就咸菜和大酱,见不着一粒细粮。晌午饭烀一锅地瓜,也是猪食,人吃一半猪吃一半。海里有鱼鳖虾蟹,大草甸子上也有狍子黄羊大雁丹顶鹤,可以尝鲜但是不能当饭吃,都得吃萝卜白菜、五谷杂粮。

逢西北海发海,“轰隆隆”的海浪砸在岸边,震的土炕直颤,提心吊胆不敢睡觉。等到山呼海啸潮水漫灌房倒屋塌,没地方躲没地方跑只有死路一条。

这地方一年四季刮风,漫天沙子打脸,不敢睁眼睛。夏天,沙包子被太阳晒的滚烫,都不穿鞋,得挑长草的地方下脚。房前屋后都是沙子,脖子里嘴里眼睛里耳朵里被窝里全是沙子。沙包子地存不住水,天天旱菜园子得天天浇。

翻沙岗子从沙岗后好不容易挑回担水,倒进地垅沟里,“刷”地渗没了影。挑好几担水都浇不透一条地垅沟,也和这地方的人一样,怎么也交不透。

大树都被伐光,只剩下漫山遍野勾勾巴巴的小老树,烧草比吃粮还高贵。这里的孩子,从五、六岁上山拾草、割草、楼草,五冬六夏一直拾到老。在边外出远门都是骑马,拉东西有爬犁和马车。这地方出门得拿步量,什么东西都用肩膀挑,从小到老离不开扁担。除了有病去医院,生产队的车不让私用。

这里的小小子们被扁担压得不长个子,自小罗锅巴叽像个小老头。小闺女自小c着沉重的大腰筐,赶海挖菜喂猪做饭,长大了身子往一边歪。

这地方人常说的一句话是,“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准受穷。”

他们算计过日子也算计人,邻里之间为了点园边子地几锨土算计,动铁锨镢头下死手,打的头破血流成为世仇。一家人也算计,哥兄弟为一间破房子算计,生分的不如外姓人。妯娌之间为了针头线脑算计,你坏我我坏你真是没意思。

边外人的体性如同大草甸子,一马平川一眼能看透。

里城人的体性是树林子沙包子和海水,看不准摸不透遮掩的严严实实。

边外人越憨厚实在、越受人尊敬,这地方人越憨厚越被人欺负。

边外人把生人当做至亲娘舅,救人救到底,帮别人也是帮自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里城人都是沾便宜不吃亏,让他为你花个小钱,如同从身上割肉。

他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下绊子使坏水,落井下石见死不救。他们还在要饭的筐里偷饼子、恨人穷,画个圈够你转多少年甚至一辈子。

妈妈提醒父亲:“别随便说话。话到嘴边留三分,不可全抛一片心。”父亲向和领导汇报,文绉绉地说:“我有悲观情绪,家乡的青山绿水,让我看到了希望。他挨家挨户走访一个星期,写出一篇内容翔实、全面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西山的历史沿革目前状况和急需解决的十个问题

三百年前康熙大移民,董氏兄弟由山东登州府来到永宁城,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和生存繁衍,逐渐形成小西山屯。百年小西山,历经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经历了抗美援朝、互助组、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等运动,现隶属盐场大队第七生产小队,队长董万金,会计董云运,保管员董云东。小西山三面环海,东靠盐场,西靠大西山,现有住户三十八户,其中六户地主,二十二户富农,两户中农,三户下中农,五户贫农。共有人口一百九十八人,其中20岁到60岁未成婚的光棍二十三人。大牲畜五十余头,自留畜(毛驴)三十八头。现有耕地三百七十余亩,山林七百余亩;南关沿、南洪子、南海底、南岛子,从“老牛圈”到东北海等河流、海域、滩涂近万亩。小西山依山傍水民风淳朴,自然资源丰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促狭,四面八方被河、海、沙岗子所围堵;再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所造成,仍被称做“光棍屯”和“小台湾”,解放后没出一个党、团员,没出一个大队以上的干部,没有一个人吃商品粮,没有一个人参军。

一、小西山靠山吃不着山。全屯曾经古木参天遮云蔽日,但是没有一棵苹果树、梨树和李子树,只有野生的酸枣树和杏树、桃树等。全屯有38人没吃过苹果、梨、葡萄、李子等水果。有的老人,一辈子只在中秋节吃过苹果,还是果落。历史上,小西山人因为没有果木被人瞧不起和羞辱,也是光棍出名的一个重要原因。和小西山仅隔一条老李大河的盐场,六个生产队都有自己的果园,人均果树三棵以上。可将小西山大片闲置的荒山、低产田改造成果园。小西山房后有几十亩“蟹了黄”地,还有石茬子等“旱龙道”旱地,都能开辟成果园。“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卖钱”,经过五到十年努力,就能将小西山变成花果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