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 第379章 永安托孤:刘备的"临终布局"与黄元的"作死表演"

章武三年的蜀汉,堪称多事之秋。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火烧连营,带着残兵退守永安,这把老骨头经此一折腾,彻底垮了。消息传回成都,朝堂上下人心惶惶,谁都知道的身体快撑不住了,而这时候偏有人想趁机搞事情,这个人就是汉嘉太守黄元。

黄元跟诸葛亮一直不对付,用现代话说是职场死对头。他听说刘备病重,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私下里跟亲信嘀咕:诸葛亮那家伙早就看我不顺眼,等刘备一死,他肯定第一个收拾我!不如先下手为强!这家伙说干就干,当即举郡反叛,还一把火烧了临邛城,那火光在夜里亮得刺眼,仿佛在宣告自己的独立宣言。

当时诸葛亮正急匆匆往东去看望刘备,成都城里兵力空虚,简直成了今夜不设防城市。黄元见状更加嚣张,带着叛军一路烧杀抢掠,扬言要攻下成都换天改日。留守的官员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人主张赶紧调兵回防,有人提议向诸葛亮求援,朝堂上吵成一团,活像个菜市场。

这时候益州治中从事杨洪站了出来,这位老兄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却异常冷静。他对太子刘禅说:殿下莫慌,黄元这小子成不了大气候。然后分析起叛军的动向:黄元这人没什么远见,他知道成都空虚却不敢来攻,肯定是想顺江东下,要么逃去东吴,要么去永安附近观望局势。咱们只要派陈曶、郑绰两位将军去南安峡口埋伏,准能把他逮个正着!

刘禅虽然年轻,但知道杨洪是父亲信任的大臣,当即拍板:就按杨从事说的办!陈曶、郑绰领命出征,带着一支精兵昼夜兼程赶到南安峡口。这南安峡口地势险要,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滔滔江水,堪称天然牢笼。两位将军刚布置好埋伏,就见黄元的船队果然顺流而下,船上的叛军还哼着小曲,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正往口袋阵里钻。

放箭!陈曶一声令下,两岸伏兵齐出,箭如雨下。黄元的船队瞬间乱成一团,叛军们要么中箭落水,要么慌不择路地跳船逃生。黄元吓得魂飞魄散,想掉头逃跑,可江水湍急根本转不了向。没一会儿功夫,叛军船队就被截成了几段,陈曶亲自带人跳上黄元的坐船,三下五除二就把这叛乱头子捆成了粽子。这场闹剧般的叛乱,就这么被轻松平定了。

黄元被押回成都时,还在喊冤:我是被诸葛亮逼的!可没人理他这茬,最终落得个生擒斩杀的下场。消息传到永安,刘备躺在病榻上听了汇报,虚弱地对诸葛亮说:还好有杨洪和陈曶他们,不然成都就危险了。诸葛亮点头应是,心里却暗自记下了杨洪的名字,这可是个危机处理高手。

解决了黄元这档子事,刘备知道自己真的要了。他强撑着病体,召集身边的重臣,开始安排。最核心的就是这件大事,刘备拉着诸葛亮的手,眼神里满是托付的郑重:孔明啊,我这儿子刘禅,你是看着长大的。他要是能辅佐,你就多费心;要是实在扶不起来,这蜀汉的江山,你就自己拿去吧。

这话一出,满屋子的人都惊呆了。诸葛亮更是吓得脸色发白,赶紧跪在地上磕头,磕得额头都红了: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所能辅佐太子,效忠贞之节,死而后已!他涕泪横流,那激动惶恐的样子,让旁边的李严都看得眼眶发热。后世有人说刘备这是,但在当时的情境下,更像是一位父亲对儿子未来的担忧,和对心腹大臣的绝对信任。

安排完诸葛亮,刘备又任命尚书令李严为副,让他协助诸葛亮处理政务,算是搞了个双保险。接着他又单独召见刘禅的侍从,让他们把太子叫来永安。等刘禅赶到病床前,刘备已经气若游丝,但还是强撑着叮嘱儿子:阿斗啊,做人要记住,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多听丞相和大臣们的话,好好治理国家。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禅跪在床边,哭着点头:儿臣记住了。看着儿子哭红的眼睛,刘备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然后缓缓闭上了眼睛。章武三年四月,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在永安宫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消息传开,蜀汉上下一片哀恸,连东吴和曹魏都派人前来吊唁,毕竟这是一位曾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英雄。

刘备的去世,标志着蜀汉进入后刘备时代。诸葛亮遵照遗命,带着刘备的灵柩返回成都,拥立刘禅登基,开始了他鞠躬尽瘁的辅政生涯。而那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仅成了刘禅的座右铭,更成了流传千年的人生箴言。

司马光说

刘备托孤于诸葛亮,而寄以之语,非独明诸葛亮之忠,亦见其知人之明也。黄元乘危叛乱,旋即败亡,可见逆天道而动者,虽暂得势终难久长。昭烈遗诏勿以恶小而为之之语,不仅为教子良方,实为处世至理,传之后世而不朽。

作者说

刘备托孤堪称古代版权力交接教科书。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刚柔并济:既用若不行,可自取的信任给足诸葛亮面子,又用诸葛亮涕泣表忠的公开承诺约束其行为,还安排李严为副形成制衡,这一套操作把人性和权力看得透透的。

而黄元的叛乱则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乱世中投机者的可悲。他错把个人恩怨当成谋反理由,误判局势盲目行动,最终成了权力游戏的牺牲品。这告诉我们:越是危机时刻,越要保持理性,别让情绪主导决策。刘备的临终遗言勿以恶小而为之,放在今天依然适用——人生的成败往往藏在细节里,小善积累成大德,小恶放纵成大错,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本章金句:真正的智慧,是在临终前看清人心;真正的嘱托,是把大道浓缩成箴言。

如果你是诸葛亮,面对刘备的托孤之语你会如何回应?敢不敢对扶不起来的刘禅取而代之?而如果你是刘禅,听到刘备的遗言你会铭记哪些教诲,会不会格外的奋发图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喜欢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请大家收藏:(064806.com)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