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汉后宫剧还没上演之前,朝堂上先因为一块地皮炸出了一场年度大瓜。故事的主角不是后宫争宠的妃嫔,而是两个男人——被皇帝捧在手心里的学霸老师张禹,和酸成柠檬精的权臣王根。这场围绕着平陵肥牛亭土地的争夺战,堪称古代版霸道总裁爱上我职场嫉妒风云的魔幻联动。
先说这位特进、安昌侯张禹,那可是汉成帝的白月光。人家不仅官衔一大串,还是皇帝的私人老师,妥妥的帝师天花板。这位张老师平时在家养老,却能让皇帝隔三差五带着小零食上门求教,国家大事都得听他拍板。这天张禹突然心血来潮,给皇帝递了份小作文陛下,听说平陵肥牛亭那块地风水绝佳,学生想用来种种菜、养养花,您看能不能赏给我?好家伙,这哪是要地,分明是跟皇帝撒娇要礼物!
这边申请刚递上去,那边就有人跳出来反对了。曲阳侯王根一听就急眼了,火急火燎地跑到皇帝面前打小报告:陛下使不得啊!那肥牛亭可是通往平陵墓园的必经之路,平时您祭祖、出游都得走那儿,这地儿哪能随便送人?要给地,换块别的成不?王根这话说得在理,可话外音全是凭啥张禹要啥你都给的酸味——毕竟同样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他可没享受过这待遇。
没想到汉成帝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当场就来了个霸道总裁式护短朕说行就行!张老师想要,偏要给他!这操作直接把王根整不会了,眼睁睁看着皇帝大手一挥,把肥牛亭的地契塞进了张禹兜里。估计王根当时内心os:这皇帝怕不是被灌了**汤?
被当众打脸的王根彻底化身人形柠檬精,开启了疯狂吐槽模式。今天跟大臣嚼舌根:张禹那老头就会哄皇帝开心,明天给皇帝递折子:张禹收礼收到手软,肯定没安好心。可他越吐槽,汉成帝对张禹越好,简直把偏爱是明目张胆的贯彻到底。有次张禹生病卧床,汉成帝亲自跑到病床前嘘寒问暖,临走前还大手一挥,把张禹的小儿子封为黄门郎、给事中——这波操作,比现在的爱屋及乌还离谱!
从此张禹就算天天在家躺着,地位也稳如泰山。朝堂上有啥大事,汉成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快!去问问张老师怎么说!可怜王根,机关算尽,最后只落得个越吐槽,人家越恩宠的憋屈下场。这场地皮争夺战,表面上争的是一块地,实际上却是皇帝对臣子的偏爱大比拼。张禹用实力证明了:只要把人设玩明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连权臣的嫉妒都能当耳旁风!
司马光说
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时,对这段故事想必是痛心疾首。他曾言:君主治国,当以公义为本,若因私爱而乱法度,则祸乱必生。汉成帝因对张禹的偏爱,不顾国土规划与礼制规范,执意赐地,看似是对老师的恩宠,实则暴露了君主的昏聩与朝政的混乱。王根虽以公义劝阻,却夹杂私心嫉妒,未能真正匡正君过。这种君臣皆失其道的局面,正是西汉后期政治**的缩影。司马光借此警示后世:君主若被个人情感左右决策,臣子若因嫉妒而失却公心,国家离衰败也就不远了。
作者说
张禹得地这场大戏,简直是古代职场的偏爱法则教科书。汉成帝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领导的偏爱才是最强外挂——你有一万个反对理由?不好意思,在偏爱面前统统无效!张禹的成功,与其说是靠能力,不如说是把帝王师的人设玩出了花,深谙撒娇的臣子有地吃的精髓。而王根的失败,也给所有职场人上了一课:单纯吐槽竞争对手,不如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更讽刺的是,这场因偏爱而起的闹剧,折射出的是西汉末年皇权的任性与朝政的失序。当国家大事都能变成领导的偏心游戏,王朝的崩塌,或许从这时就埋下了伏笔。历史的荒诞之处就在于,一块看似普通的地皮,竟成了照见时代病灶的镜子。
喜欢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请大家收藏:(064806.com)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