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荣大学,学生会会长办公室。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
祁冀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指尖漫不经心地转动着一支昂贵的钢笔。
他面前摊开着一份关于‘贫困生助学基金’的申请材料,申请人一栏,赫然写着林砚屿。
这个小世界的气运之子。
按照原定的反派剧本,祁冀此刻应该找出这份申请的瑕疵,或者干脆让它意外消失,从而打压林砚屿,让他体会现实的残酷,为后续的打脸剧情埋下伏笔。
但祁冀却不打算按照剧本来。
通过打压来制造逆境,太低级了。
有时候,帮助更能让一切脱离掌控。
那样才更有意思,不是吗?
祁冀拿起内线电话:“让林砚屿同学现在来我办公室一趟。”
不一会儿,敲门声响起。
“请进。”
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形清瘦,穿着简单干净的男生走了进来。
那便是林砚屿,带着属于少年人的倔强和面对祁冀的紧张。
这是他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的接触祁冀,平日里祁冀虽然待人温和,但对于不熟的人基本保持应有的疏离。
“会长,你找我?”
祁冀没有立刻回答,他用审视的目光,慢条斯理的打量着林砚屿,从他那双因为打工而略显粗糙的手,到他眼底努力维持的尊严。
这种目光并不带恶意,却让林砚屿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祁冀终于开口,声音平缓,听不出情绪,“林砚屿,经济学院大一,专业成绩排名第二,助学基金的申请材料我看过了,很优秀,但也......很标准,缺乏亮点。”
林砚屿的指尖微微蜷缩了一下。
祁冀将那份材料往前推了推,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锁定林砚屿:“告诉我,如果给你这笔钱,你打算怎么用它,仅仅是交学费,维持生活吗?”
林砚屿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祁冀会问这个。
他抿了抿唇,回答道:“我会更专注于学业,争取奖学金,未来......”
“未来找一个好工作,报答社会?”祁冀轻笑一声,打断他。
“很标准的答案,但林砚屿,这世界上努力的天才很多,标准答案,不值钱。”
他站起身,绕过办公桌,走到林砚屿面前。
他比林砚屿略高一些,自然而然的来带压迫感。
“我查过你,除了学习,你在偷偷研究,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甚至写了一些初步的计算模型,虽然稚嫩,但想法很独特,这才是你的价值,不是吗?”
林砚屿猛地抬头,眼中闪过震惊和一丝被看穿的无措。
那是他利用所有碎片时间偷偷钻研的东西,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提过。
“我......”
“我可以给你这笔助学金,甚至,可以给你更多。不过并不是以慈善的名义,而是以投资的名义。”
“林砚屿,我看重你的潜力,学生会名下有一个创新项目孵化基金,我可以特批一笔启动资金给你,让你组建团队,把你的想法落实。”
“但这意味着,你将正式进入我的视线,你的项目进度,你的成败,都将与我挂钩,你获得的不是施舍,而是机会,同时,可能也是枷锁,你敢接吗?”
林砚屿的心脏剧烈的跳动着。
他从未想过,祁冀会如此清晰的看穿他隐藏的野心。
“......为什么是我?”
祁冀重新走回床边,望着楼下的人群。
“因为无聊,因为有趣,因为......”他侧过头,光影在他完美的侧脸上分割出明暗,嘴角那抹笑容让人根本无法忽视。
“我想看看,一颗被强行催熟的种子,究竟能长出怎么样出人意料的花朵,或者会以怎样绚烂的方式枯萎。”
祁冀的话让林砚屿感到一种被认可的兴奋。
他身处底层太久了,早已经习惯了仰望和挣扎。
祁冀向他展示的,是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条可能通往云端,也可能坠入深渊的捷径。
风险与机遇并存,而他被生活磨砺出的野心,正在疯狂叫嚣着接受。
林砚屿深吸一口气,试图压下胸腔里剧烈的情绪,“会长,我需要做什么。”
祁冀转过身,背对着阳光,那双眼睛亮的惊人,仿佛能洞穿人心。
“签一份协议。我也不是大冤种,孵化基金的钱,不是白给的。项目成功,我要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和决策权,失败,你需要用未来五年的工作收入,优先偿还这笔投资。”
这条件堪称苛刻,几乎是将林砚屿的未来捆绑在了祁冀的战车上。
成功了,最大的赢家是祁冀,失败了,林砚屿将背负沉重的债务。
林砚屿的脸色白了白。
“当然,你可以选择拒绝,”祁冀走回位置上坐下,重新拿起那支钢笔,在指尖转动。
“继续你原来的计划,按部就班的申请助学金,打工,攒钱,或许几年后,你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小有成就。但那时候,你的想法,你的先机,还在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