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甄嬛传》第五六集播出,次日清晨俞良果郡王就冲上了微博话题前列,同时也涌现大量他饰演果郡王的剧照。
百度搜索指数更是飙升至前三。
俞良的力量开始显现效果。
当然,这也得益于他惊艳的出场表现和原本不俗的人气基础。
二者可谓相辅相成。
后面媒体记者们敏锐捕捉到这一热度,纷纷跟进报道,各大网络平台随即涌现出大量关于俞良在《甄嬛传》中惊艳亮相的新闻。
其中一篇热门新闻的讨论度已突破千条,评论区既有剧迷和吃瓜群众也有俞良的粉丝。
当然,也有俞良的小黑子。
【我宣布,清宫戏最帅已经没有争议了!】
【良良帅我一脸】
【我妈都沦陷了】
【楼上的这算什么,我奶奶还沦陷了呢】
【我发现俞良剃了头也那么帅,爱了】
【七八集怎么没有俞良的戏份啊,还有多少集出现?】
【良良的戏份在十二集才会出现,后面就多了,导演撕麻】
【演的什么玩意,小白脸,俞良我**你**】
【楼上的,我**%#%#¥】
【我老婆看到俞良出场的时候那眼神,都没这么看过我,我恨俞良】
【......】
虽然只是部分评论,但整体风向与上述内容相近,以好评居多,当然其中也不乏俞良团队安排的水军在引导舆论。
至于小黑子,不用管。
随着网络的热议,很多之前没有关注《甄嬛传》和俞良的也因此开始关注了。
于是在之后播放《甄嬛传》的日子里,就算俞良没有出场,但收视率竟然维持住了。
当俞良再次在十二集出现,收视率又涨了些。
基本上东方卫视维持在1.5%左右,安徽卫视维持在了1.3%左右。
观众的口碑也都非常不错。
但就算这样的收视率,两家卫视各自的排名其实也没有闯进前十,但可比头两天强多了。
而且呈现缓慢上升趋势。
当然,这不是俞良一个人的功劳,孙丽、陈建宾、蔡少分等所有演员在线的演技和精良的制作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功劳。
不然俞良就算是营销,但剧质量不行也留不住人。
但是吧,有一个无法争论的事实,那就是《甄嬛传》本就不多的开播红利,让俞良利用手段,吃了个七八成。
虽然观众和他的粉丝群体存在部分重叠,但主体仍是不同的。在仍以电视台为主要观剧渠道的当下,东方卫视和安徽卫视虽不及湖南卫视的观众基础,但仍拥有固定收视群体。
加上网络引流的新观众,这次曝光确实为俞良带来了国民度的显着提升。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他的微博粉丝数持续增长,目前已达三百五十多万,而且正向四百万迈进。
不过大部分红利都让他吃了也不算对,因为他就是男二号,就算是给人印象深刻,那戏份也不多,那些不上网的上年纪的观众其实看的还是皇帝、甄嬛、皇后。
但这种观众其实在后面的流量时代,是低质量的(无贬义),因为像这种年纪的观众,就算是喜欢一个明星,绝大部分是不会给明星花钱的。
要不说俞良精呢,把质量高的拿走,低的留下来。
也幸亏现在都不怎么懂这个,不然放在后面撕番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的年代,内部早就打起来了。
但就算现在有,俞良也不会客气。
毕竟娱乐圈本名气就是根本,谁会让步呢?
说回正题,因为《甄嬛传》的成绩慢慢变好,郑小龙把俞良列为首功。
因为他全程关注网络舆情,谁贡献最大一目了然。
为此,郑晓龙还特意致电感谢俞良。
俞良则谦虚回应,将此归功于整个剧组。
主要真的说都是自己功劳,那情商太低了。
而且吧,他也是受益者。
不过呢,他也准备收敛营销力度。
因为目前网络上关于《甄嬛传》的热度大部分都是他的了,就算孙丽、陈建宾他们没表示出在意,但他得懂事儿。
虽然之前说了该抢的不会手软,但也不能真的全占了。
不然那将来谁还会和你合作,好朋友也变成仇人了。
而且他也吃的饱了。
所以他在内心告诉自己。
收手吧~阿良~
咳咳...其实还有一点。
通过这次经历,俞良也意识到单凭记忆判断并不准确。
他原以为《甄嬛传》这样的经典剧集首播收视必定名列前茅,至少能进前三,没想到开局如此拉胯。
所以综合各种因素,他决定暂时观望,伺机而动。
...
《甄嬛传》播出期间,俞良也有很多事情忙。
首要就是和《中国合伙人》剧组签合同。
片酬是三百五十万,这个片酬对他来说很合理,毕竟电影片酬就是比电视剧低,而且他还是关系户,所以这就行啦。
不过在签约的时候,剧组负责签约的人却让他有些意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