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到十一月初的这段赛程,对纽约尼克斯来说,像坐过山车。
11月4日,在华盛顿的MCI中心,他们跟奇才队磨了整整四十八分钟。阿里纳斯除了外线三分就是低位打马布里,肌肉碰撞的声音在篮下砰砰作响。比赛打到最后两分钟,还差两分。李特在右侧腰位背身接球,吸引包夹后,看都不看就是一个脑后传球,给到悄无声息溜到底角的昆廷·理查德森,手起刀落,三分穿心。回过头来,阿里纳斯想还一个,被李特预判到突破路线,一记结结实实的大帽扇飞,尼克斯顺势打反击,马布里上篮锁定胜局。更衣室里,赢球的兴奋都带着点脱力后的喘息。
“那家伙真他娘的是头野驴。”马布里揉着发酸的肩膀抱怨。
“但他每次从右边突破前,左手都会有个下意识下压的动作。”李特一边冰敷膝盖一边说,语气平淡得像在报菜名。
背靠背回到麦迪逊,迎接金州勇士。拜伦·戴维斯像辆小坦克,冲着尼克斯的内线就来了。克里斯·安德森和科特·托马斯轮流上去堵枪眼,被撞得东倒西歪。但尼克斯的进攻开了,普林斯顿的传切让喜欢乱战的勇士有点找不着北。李特像个导演,指挥着交通,球总能传到最舒服的位置。钱宁·弗莱和大卫·李这两个能跑能投的内线可算撒了欢,把勇士的禁区搅得天翻地覆。一场对攻大战,尼克斯笑到了最后。连胜让麦迪逊的欢呼声又响亮了几分。
但好景不长。11月7日,波特兰开拓者上门踢馆。扎克·兰多夫那块头,往禁区一站,就像一堵黑铁塔。他撅着大屁股,一下一下往里坐,尼克斯的内线轮流上去顶,都感觉像是在推一堵墙。科特·托马斯被打得没了脾气,克里斯·安德森激情有余,力量不足。兰多夫一个人就把尼克斯的内线搅了个底朝天。尽管李特在外线努力调度,马布里也拼命得分,但内线被爆,篮板被抢爆,尼克斯在家门口吞下了一场憋屈的失利。
“我们他妈的需要一个真正的肌**子!”训练课上,埃迪·乔丹看着技术统计板上可怜的篮板数,气得差点把战术板摔了。
带着这股憋屈,尼克斯飞到了丹佛高原。11月9日,百事中心。在这里,他们遇上了卡梅隆·安东尼。此时的安东尼,进攻手段已是万花筒,三威胁姿势摆开,浑身都是假动作。李特亲自盯防,两人从肘区纠缠到三分线。安东尼的每一次背身单打,力量都十足,李特顶得胸口发闷。但李特也不含糊,用长臂和快速的脚步干扰,让安东尼的每一次出手都异常艰难。
“李,这里空气稀薄,还跑得动吗?”安东尼在一次死球时,笑着喷垃圾话。
“足够跟得上你的脚步了,梅洛。”李特面不改色,呼吸调整得极好,“你开场七次出手,有五次是往左转身,需要我提醒你开发一下右边吗?”
安东尼脸色一僵,这小子观察力太毒了。最终,凭借李特对安东尼的关键限制,以及马布里在进攻端的续命,尼克斯在高原惊险地偷走一场胜利。但所有人都累得够呛,高原反应加上肉搏战,回纽约的飞机上,鼾声一片。
三胜一负,成绩尚可,但暴露的问题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内线防守和篮板,是这支尼克斯的阿喀琉斯之踵。
短暂的调整后,全队的目光都投向了西海岸的终点站——洛杉矶。
TNT的全美直播信号对准了斯台普斯中心流光溢彩的球场。厄尼·约翰逊沉稳的声音响起:“欢迎来到洛杉矶,一场备受瞩目的对决,纽约尼克斯挑战湖人队。焦点,无疑是两位攻防一体的外线球员——科比·布莱恩特,以及本赛季转会纽约,掀起波澜的李特。”
“我迫不及待想看了,厄尼。”肯尼·史密斯接口道,“科比开赛以来状态火热,而李在纽约扮演着完全不同的核心角色。这不仅仅是得分手的对决,是两位渴望胜利的战士的碰撞。”
查尔斯·巴克利的大嗓门带着看好戏的兴奋:“得了吧肯尼,李是个好球员,但这里是斯台普斯!科比会把他生吞活剥!我打赌李今晚得分超不过25分!”
更衣室里,李特系紧了他的鞋带。他能听到外面球馆隐隐传来的喧嚣,感受得到那种属于好莱坞和总冠军的独特压力。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肩颈关节,眼神平静无波。
“听着,”埃迪·乔丹教练最后强调,“按计划来,但保持强硬!这里是他们的地盘,别被嘘声吓到!”
球员通道出口,炫目的灯光和震耳欲聋的欢呼扑面而来。李特深吸一口气,跑了出去。热身时,他能感觉到一道锐利的目光始终锁定着自己。他不用看也知道来自那个穿着8号球衣的男人。科比正在进行他标志性的、一丝不苟的投篮练习,每一个动作都如同机器般精准,透着冰冷的杀气。
跳球,湖人拿到球权。斯马什·帕克运球过半场,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将球交给了左侧三分线外要位的科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